【营商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4月30日23:37分类:信用专家智库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4月30日刊播《经济分析报告》第981期,摘要如下:

近几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层面信用建设制度框架基本完备;信用基础设施雏形初现,信用信息公示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信用黑红名单制度逐步建立,并在一些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加快形成;信用试点示范深入推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信用服务市场不断壮大。

最近四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都出现在创新社会治理相关的段落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专家指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广泛推进。信用应该像水一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入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在强化运用信用手段破解农民工欠薪问题、信用建设与城市管理结合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虽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只是在部分领域初步形成了“不敢失信”的氛围,全国范围内“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局面还远未形成。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失信问题高发频发的态势未能得到根本性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虚假广告信息、“老赖”、金融领域欺诈、制假售假等问题依旧突出。

诚信缺失问题依旧频发折射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任重道远。当前我国信用服务机构多以金融资本市场作为主营业务方向,市场同质化严重。但随着行业监管、惠民便企等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对信用应用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信用服务和产品难以满足相关需求,亟待多方合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信用服务和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有关专家表示,应从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推动解决“执行难”等方面促进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经社信用领域首席经济分析师胡俊超) 

1

《经济分析报告》是新华社经济智库核心品牌,提供中央政策权威解读、宏观和行业经济分析、地方案例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等。全年约80-100期,以文本形式寄送。

联系电话:010-63072047,010-88051687,010-88052705

电子邮箱:zhanlvezixun@xinhua.org,credit@credit.org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石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