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陕西 新门户: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瞭望》新闻周刊2019年05月07日10:18分类:自贸区

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215家在西安投资或设立机构

地处内陆地区的陕西,正在向汇通四方的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加速转变

打造一带一路五大中心,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陕西大力发展门户经济

西安城西的古丝路主题群雕下,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驻足在驼队石像前合影留念。2000多年前,西汉使者张骞正是从这里出发,凿通西域,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往互鉴的先河。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描绘的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忙景象。沧海桑田,时空轮转。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陕西正重现历史上“万商云集”的景象:三星存储芯片、京东全球物流总部等一批千亿级龙头项目落地投运,韩国、泰国等四个国家在陕西设立领事馆,德国、英国等20个国家在西安设立签证中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15家在西安投资或设立机构。

地处内陆地区的陕西再次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陕西正在向汇通四方的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加速转变。

身居内陆的开放新门户

古丝路上的悠悠驼铃犹在耳侧,多支“钢铁驼队”已集结在西安市东北方向的国际港务区内,蓄势待发。即将搭上“长安号”中欧班列被送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集装箱整齐地分列在港区内的大道两侧,一眼望不到边。

今年春节前,西安市在国际港务区举办了“长安号”集装箱购物节。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种产品集中亮相,其中很多首次成为国人选购的“年货”。通过积极引入市场化物流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长安号”去年全年实载开行量、重载率及货运量三项数据在全国独占鳌头。

在开行中欧班列的多个城市反复评估后,阿拉山口黑土地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帝雄决定与“长安号”长期合作,将自己在哈萨克斯坦租赁50万公顷土地产出的小麦、菜籽所加工出的面粉和菜籽油运到西安后发往全国。仅3个多月,他的产品就累计销售了2000余吨。

“一方面,‘长安号’让我告别了过去国际联运在申请车皮、办理整体手续等方面的痛点,运输货物从数量和时间上都得到了保证;另一方面,陕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从这里以800公里画一个圆大概能覆盖5亿人口,区位上的优势对我开拓市场大有帮助。”吴帝雄说。

积极拓展西安至白俄罗斯明斯克、伊朗(阿富汗)、比利时根特等5条运行线路,争取肉类、粮食、整车班列等多类型口岸资质,用“舱单归并”解决通关手续耗时长、耗费高的难点,用北斗卫星系统对在途集装箱位置、施封状态、温度、湿度等信息进行实时跟踪……2018年“长安号”在历经种种创新后,已成为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国际进出口贸易大通道。

借助这条通道,青年创客元朝辉将中国的轻工电子产品卖到了中亚多国,“后来货物搭上了‘长安号’,一个20吨的集装箱,运费还不到3万元,货品到阿拉木图的时间,也由此前一个月缩短到现在的5天左右。”

2018年,元朝辉运营的“丝路城”跨国电商平台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除阿拉木图外,元朝辉现在还在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俄罗斯莫斯科、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等4个城市建立了电商海外仓(分拣中心)。元朝辉说:“‘长安号’就是一条大动脉,而企业就是小的毛细血管。‘长安号’开到哪,我就会把我的商品卖到哪!”

陆空联动激活门户经济

“钢铁驼队”向西进发的同时,“空中驼队”也不遑多让。作为我国首个以发展航空城为定位的国家级临空经济区,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以西安咸阳机场为依托,致力于打造航空商贸物流中心、国际航空服务业聚集中心、国际会展文化创意中心和生态农业与特色小镇示范中心。

在陕西国际航空物流港,目前已有普洛斯、丰树和“三通一达”等66家现代物流企业落户。依托通达全球的航空网络,航空物流港将进出口货物快速分拨配送全球。

通过加速构建“陆空联动”的立体丝路通道,陕西大力发展门户经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定位愈加明晰。以“长安号”为例,2017年“长安号”货源10%来源于陕西,而2018年则达到30%。开放的通道平台载体建设全面发力,为吸引产业转移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动力。

西安必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研究激光替代电镀工艺。2017年必盛激光的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是2016年的10倍还多。

看到门户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必盛公司总经理王晓飚打算委托瑞典一家工厂加工设备耗材——一种合金粉末,通过中欧班列将其运回国内销售,“今年设备销售什么的不谈,光是耗材销售,预计就能逼近1亿元。”王晓飚说:“门户经济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整合全球资源进行国际产能合作,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专职负责人李群刚介绍说,陕西自贸试验区两年前被批复成立时,就承载了打造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辐射带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使命”。数据显示,陕西自贸试验区形成制度创新的118个案例中,有84个案例经第三方评估认定具有较强创新性。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自贸区在全面推进“一口受理、多证合一、多项联办”服务新模式的基础上,启动“证照分离”试点,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实现全程电子化。截至去年年底,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成立近两年的时间内新增市场主体35021家,新增注册资本5628.55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578家。

五大中心引领全面开放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陕西正重现历史上“万商云集”的景象。2018年5月在西安举办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哈萨克斯坦、英国、马来西亚等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会。

英国贸易和出口促进部长罗娜·费尔海德说,从2017年到2018年,英国设在西安的签证机构发放的签证数量显著增长,“特别是西安到伦敦的直飞航线在2018年5月开通,有更多人往来两地学习、度假或是做生意。”

随着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活动成功举办,随着“一带一路”沿线近40个国家和地区150所大学及相关机构相继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宽领域、多层次交流互动正不断加深。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使陕西的门户地位更加凸显。“去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陕西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升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战略功能,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为陕西发展门户经济、扩大对外开放赋予了历史使命。”卢山冰说。

陕西省省长刘国中说,在发展门户经济方面,陕西省将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五大中心,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入探索自贸区改革,优化海关监管模式,支持综合保税区开放升级,做强航空和铁路口岸。积极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跨境电商国际合作中心、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围绕空港、陆港打造产业集群。办好既有展会,引进高端展会,构建开放合作平台,加强“一带一路”经贸人文交流,增强联通世界的门户效应。(记者 薛天 姚友明 孙波)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