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幕拉开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5月07日13:15分类:能源

新华财经北京5月7日电(记者张冲近期,“泛在电力物联网”成为一个备受电力及相关市场关注的热词。自国家电网公司3月初正式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计划以来,各地应用探索、试点开展的消息已经纷至沓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作为传统电网主动迎接数字化、互联网时代的路径选择,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带来的改变引发多方关注。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展开

泛在网即广泛存在的网络,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之间都可以畅通的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换,而“泛在电力物联网”则是泛在网在电力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应用落地。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将电力用户及其设备、电网企业及其设备、发电企业及其设备、供应商及其设备,以及人与物都连接起来,产生共享数据,从而为用户、电网、发电、供应商和社会服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电网提出了“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阶段性建设计划,这也意味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带来的变化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显现。

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力促能源转型进程

能源体系向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实现转型,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是最为清洁高效的终端能源载体,不断提升其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委员李俊峰看来,能源转型、能源革命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技术创新取代资源依赖、清洁电能取代化石能源的过程。有测算显示,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单位GDP能耗就可下降3个百分点。当前,不断提高用能效率、推进电能替代,提升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电力在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中,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45%。国网能源研究院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18》也显示,我国电能在终端用能结构中占比将持续提升,2035年提高至32%-38%,2050年有望增至47%左右。

通过打造泛在电力物联网,将使得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用电行业的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电锅炉、热泵、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用电技术加速推广应用。伴随电能替代在应用领域和方式上不断得到拓展,电能在能源消费终端占比将加速提升,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也将更加深入。同时,泛在电力物联也将更加凸显出电网在推动能源革命、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上的重要作用。

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的一项前期实践,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建成的“智慧车联网”就已经初见成效。据介绍,车联网自2015年11月上线以来,已累计接入公共充电桩30.24万个,占全社会公共充电桩的比例超过80%;服务电动汽车用户数超过130万,占电动乘用车保有量比例超过50%。同时,除了服务城市交通之外,这种提供“人、车、船、桩、网、电”信息枢纽的功能,还应用在了港口船舶岸电等业务领域。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开发的岸电云网可以实现岸电服务的互联互通,船舶碳排放量、靠港供电量等数据,都能依托云网计算。目前三峡坝区已有16个码头和12个锚地岸电设备接入岸电云网,福建、江苏等地在运大容量岸电设施也将陆续接入,岸电云网将助力长江流域港在未来实现岸电全覆盖,实现“车船一体化运营”,今年平台岸电电量预计将突破1000万千瓦时。

此外,还有专家提示,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现有的能源供给和消费模式将会发生重大转变,能源产业将得到升级重构,实时电价、需求侧管理、微电网等技术将真正可行并广泛应用。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电网转型的重要路径选择

除了对能源转型意义重大之外,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方向也是传统电网企业主动迎接能源变革、深度融入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路径选择。

随着本轮“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电网的盈利模式面临着深刻变革的冲击。一方面,由于输配电价逐步得到厘清,电网公司功能越来越趋向于“管道”,如果不能尽快挖掘出新的盈利增长方向,未来经营将遭遇瓶颈。另一方面,在数字化、互联网经济的助力下,电力市场开放竞争的速度逐渐加快,电力供需双方跨过电网公司的直接对接拥有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电量交易可以不再经过电网公司,而用户对于网供电量需求的减少势必将直接导致电网收入的降低。

与此同时,能源变革带来电源结构的巨变,其对电网运行的考验也在不断升级。当前,随着清洁能源的急速崛起和能源类型的不断丰富,电网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新的设备、更多新能源电量的接入,都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增加了极大的挑战。而从电能消费的角度来看,伴随电力用途的不断拓展,用户对于供电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却一直在提高。

在各方压力之下,电网企业必须通过建设更加高效、灵活、智能的电力系统来实现突破。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正是期望通过电力电网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让电网在发挥传统的“电力枢纽”功能之外,更多的强化其“平台型、共享型”特点,对内提高电网资产的运营效率,对外提供更加安全的电力传输服务,同时还将衍生出诸多崭新的“泛在应用”和“泛在服务”,形成电网企业在新的电力市场竞争格局下的新生竞争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董时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