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畔听“新”潮——天津滨海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纪事

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05月20日10:55分类:新区

5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渤海湾畔听“新”潮——天津滨海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纪事》的报道。

“两台连续作业46天,超过7000米的下潜周期达到15个,最深下潜7076米。‘海翼’号顺利完成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观测任务!”

甫一见面,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建仓就报上喜讯:“海翼”号成为全球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次数最多的水下滑翔机,也是唯一一款能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的深渊级滑翔机。

作为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水下滑翔机通过调节自身浮力和姿态,实现在水中滑行并对水体信息进行收集。它重量轻、消耗小、隐蔽性好,能够胜任长时间、大深度、远距离航行任务,是世界各国投身海洋科学研究的利器。2017年以来,“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挑战深海大洋,势如破竹,在海洋科技史上写下数个世界“首次”。

拥有110项专利的深之蓝,落户滨海新区6年来,咬定创新不放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迅速成长为从事全系列水下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旗下的白鲨Mix水下助推器业已打入美国市场。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深之蓝未来将继续围绕创新打造顶尖的水下机器人生态企业,以更广阔的眼界探索深海,挺进深海,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科技力量。”魏建仓信心满满。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渤海之滨,海河之畔,一批像魏建仓一样的弄潮儿,汇聚这片热土,逐梦创新,大展身手,刻印下一串串精彩的奋斗印记。

对新世纪批准成立的首个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来说,5年来,创新竞进,改革统领,服务协同,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新区致力于打造政策引人才、人才孵技术、技术聚项目的互促格局,以汇集人才第一资源激活创新第一动力,不断刷新发展的高度与宽度。

芳菲五月,春潮拍岸。行走在滨海新区,曾经的盐碱荒滩,如今的智慧新城,正在见证着创新中国的逐梦故事,踏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敞开门伸出手请进来,构筑引智新高地,汇集人才资源

清晨,一轮红日跃出渤海,将天津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滨海新区。侯广琦早早来到办公室,谋划着冲顶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应用的下一座高峰。

“一米开外扫一下眼,不到2秒,就能完成身份识别。”见到记者,他兴致勃勃演示起“刷眼”神器。

相较于“刷手”0.8%、“刷脸”2%左右的误识率,“刷眼”误识率可低至百万分之一。2017年11月,侯广琦带领团队从中科院自动化所来到滨海新区旗下天津开发区创立虹星科技,开始追逐成果转化应用梦想。

从“分米级”到“米级”,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靠自己,走自主创新之路。虹星科技持续攻关应用端重大创新,在国内一马当先,推出首款商业化远距离虹膜人脸融合识别产品,行进中虹膜识别技术也已照进现实。

“滨海新区重才引才,从办公场地到职工落户,再到资金扶持,‘保姆式’服务贴心、暖心,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侯广琦肯定地说。

距离虹星科技不远的泰达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里,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亮出的“梧桐”智能无人机场、“鸾凤”智慧物流无人机、“泰坦”无人运输直升机,个个身怀绝技:“泰坦”将首次敲开无人机近吨载重的蓝海大门。“梧桐”和“鸾凤”作为一对智慧物流“搭档”,可实现货物自动装卸、自助发货取货。

专注于空中智能运输运载领域的一飞智控,2015年在滨海新区扎下根。创始人齐俊桐曾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最年轻的博导。

“当时就怀揣着一个蓝天梦想,但只有‘七八条枪’,力量单薄又无依靠,是滨海新区为我们搭建了圆梦的舞台。”齐俊桐回忆说,“2000多平方米厂房免去租金,设备投入给予扶持,让我们能够专注创新。”

除了一飞智控创始人,齐俊桐还有着另外一重身份——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做产业化的成果可以作为学校里正向评价指标,创新的人才评价机制,让我觉得自己的潜力都被释放出来了。”

4年时间,一飞智控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覆盖商用无人机整体产业链、估值超过10亿元的领军企业,产值保持着300%的增长速度,估值增长近100倍。

侯广琦和齐俊桐来自不同领域。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在滨海新区踏出自己创新事业第一步时,两人答得干脆:“是滨海新区对人才的重视!”

“我给你举个例子,因为有良好的人才政策,我们的人才流失率几乎为零!”齐俊桐自豪地说。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滨海新区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滨海新区发展的主角。”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说,滨海新区用心引才,用力聚才,用情留才,制定了精准的人才计划,政企共同发力,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的人才环境,为人才提供发展的良好平台。

2017年,滨海新区出台了“鲲鹏计划”,实施25条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政策:

——对企业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连续3年每年分别给予1.2万元、2.4万元、3.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

——经评审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经费资助;

——对引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和符合条件的著名专家,给予最高1200万元工作经费和生活补贴;

——对经新区推荐认定的入选国家、天津市、新区人才工程(计划)的引进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经费资助;

——设立“伯乐奖”,支持人才中介机构等引进和举荐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每引进1人或团队给予20万元至200万元的奖励……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相继建成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481家,国家和省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9个,国家级众创空间4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7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92家。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鲲鹏计划’实施以来,滨海新区新引进国家和市重点人才工程的人才28人、领军人才158人,比计划实施前增长23%,新引进博士后人才79名。”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马坤说。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共汇集“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奖项主要完成人等各类领军人才846人;国家和天津市重点人才工程的人才217人;外国专家2300多人,留学归国人员7800多人。

根据规划,滨海新区计划到2020年新引进培养3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若干人才团队,聚集高层次人才在15万人以上,让这片人才创新发展的沃土成色更足。

“万类霜天竞自由”——

搭台子铺路子扶梯子,营造励智新环境,激活创新动力

在天津开发区西区一栋灰色建筑内,精密仪器高效运转,科研人员穿梭其间。参与研制全球首个冻干剂型埃博拉疫苗,让这家名为“康希诺生物”的公司一鸣惊人,不久前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港股“疫苗第一股”。

“我们目前正在研发15款新型疫苗,其中3款为全球首创,3款为中国首创。申请了多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已有7项获得授权。”55岁的公司董事长宇学峰一脸自豪。

打造世界先进疫苗研制企业,是宇学峰和伙伴们回国创业时的梦想。

在康希诺新型疫苗产业化基地,宇学峰指着疫苗灌装线告诉记者:“疫苗研发的设备动辄几千万元,而最初康希诺只有一台发酵罐。多亏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伸出‘橄榄枝’,免费的场地设备支持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到研发中。”

让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有机会、有舞台。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依托新药研发综合性技术大平台,构建起“一站式”专业孵化器服务体系,培育孵化出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从这里起步,创新的“种子”拔节成长。康希诺申报了国家重大新药创新项目,获得4000万元政府扶持资金。天津开发区在生物医药园提供6000平米实验场地,帮助建起10余个实验室和中试车间。

既有引才聚才的“前招”,更有用才留才的“后招”。近两年,滨海新区不断为创新人才搭台子、铺路子、扶梯子,注重培育和孵化创新企业。

沿京津高速一路向东,面朝大海,坐落着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周泽奇的科技创业梦,就是从这里起步。

“万事开头难,创新尤其难!”2014年,周泽奇带领团队创业时,没有办公场地,没有生产车间,生态城为其提供了孕育成长的平台。“当时给予了1000平米的场地支持,3个月就有了生产车间,当年就有了4个产品。”他说。

顺利迈出第一步后,新的难题又让周泽奇犯了难。一款可用于早期真菌病检测的产品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需要巨额设备投入,企业无力承担。

这样的问题,在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并非个例。面对他们对大型仪器设备和创新平台共享的需求,滨海新区政府推出了“科技创新券”。

有了这种“代金券”,企业可以在20家机构的160个项目中,由“政府买单50%”,获得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信息咨询等服务。最终,丹娜生物只花费不足万元,就共享到需要的设备。

“开始困难重重,对创业心存担忧,政府的大力扶持,让我们对创新有了决心、恒心和信心,人才越聚越多。”周泽奇说。

如今,丹娜生物已经崭露头角,拿到9个国家的医疗器械证书,13个欧盟认证,产品打入国内近千家三甲医院、国外50多个国家的近百家医院。

科技创新从“种子”萌发到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沃土”的滋养。滨海新区不断深耕适合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土壤,不仅送出“科技创新券”,还提供“创业通票”大礼包,用于企业抵扣购买财务管理、法律咨询、创业指导、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费用。

对投资科技型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由滨海新区政府成立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按风险投资额20%给予跟投。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采取直接出资或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各类人才、机构和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即受益于此。董事长戴林回忆说,在企业成长初期遇到资金难题时,滨海新区旗下滨海高新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以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等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近亿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实施精准滴灌扶持,让创新企业“满天星斗”,让高端企业“皓月当天”。如今在滨海新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标志性领军企业”的培育发展体系已逐步形成,创新藤蔓上结出的硕果看得见、摸得着。

“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算原型机研制成功,8英寸区熔单晶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神公司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进入全球前三,飞腾公司自主研发首创的国产64核高性能通用服务器芯片打破国外垄断……

类似硕果不胜枚举。

“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3.3万家,其中年收入亿元以上科技企业16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23家。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年发明专利9100件,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超过220亿元。”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说。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效果开始显现。2018年,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26.9%,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1%,比全国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8.2%,提高12.8个百分点。

“众人拾柴火焰高”——

抓项目聚人气优功能,打造汇智新格局,谱写协同乐章

北京东南140多公里外的渤海湾畔,北塘古镇依河临海。坐落于此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由京津共建共管共运营,成为越来越多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

园区内的天津威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今年迎来了一个重量级好消息——获得国际ISA secure认证。

“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国际自动化协会认证,将为公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威努特研发经理王方立说,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防火墙、安全审计等工控安全领域创新产品,已广泛应用在电力、石油石化、军工等领域。

初创于北京的威努特,是国内专注工控安全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公司正式将研发中心及供应链管理中心迁至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去年,光是从王方立手中诞生的专利就有五六个。

“新区的人才政策和产业环境给予我们很多便利,我把户口落到了天津,成为了一名‘新滨海人’。”王方立说。

因京津冀协同发展而生,又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挂牌两年多,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累计注册企业940余家,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超过240家,注册资金约104亿元。”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说。

服务大战略,搭台聚人才。滨海新区围绕“抓项目、聚人气、优功能”三大主攻方向下大功夫、做足文章,一批优质载体先后搭建完成,持续引入北京大型科研院所平台和优秀科技人才。

在滨海新区旗下天津港保税区内,仅联想集团就有54家公司在此落户。联想集团中国区副总裁何瑛介绍,保税区不仅在政策咨询、证照办理、资质申请等方面提供了优质服务,还在白领公寓、员工食堂、班车、骨干员工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了最大支持。联想集团已将天津港保税区作为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大本营。

“北京研发,滨海转化”,正日益成为京津创新互动的“新风尚”。

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一楼入口一处全封闭实验室看似普通,却带着耀眼的光环——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专门从事光电子芯片的研发和小批量生产。

“除了支持院内项目孵化,它还面向社会开放,为提升我国光电子芯片的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持。”常务院长黄泽民说。

年近六旬的黄泽民,本可在国外过安逸的生活。“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与效率很关键,我到滨海新区就是要做这件事。”谈起当初回国的初衷,黄泽民仍然十分坚定。

2015年,他只带了4个人从北京来这里扎根。不到4年时间,研究院已拥有170多人的团队,囊括电子综合检测中心、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三大实验中心。

考察落户时,黄泽民和团队也犹豫过,经过一番接触,最终被滨海新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的诚意打动。

“每年资金支持1.2亿元,连续支持5年,12万平米的办公场地,按照人才层次给予购房补贴、工作津贴、未就业配偶的生活补贴、子女优先安排入园入学等,在我们看来,没有理由不来。”黄泽民说。

如今,研究院已支持63个孵化项目通过论证,在滨海新区落地30多个科技成果,涉及电子信息、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带动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独行快,众行远。人亦是,城亦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中,滨海新区融入其中、服务其中,协同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今年春节假期尚未结束,位于滨海高新区的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里,业务交互“大管家”、运维监控中心总监董颖就已回到工作岗位。

董颖是杭州人,滨海高新区提供的单身公寓就在公司附近。更让他高兴的是,他也将成为真正的天津人,“企业享受科技领军企业计划政策的扶持,只要董事长签字人才即可落户。”

去年,紫光集团总投资逾百亿元的紫光云公司全国总部落户滨海高新区,短短几个月就聚集668名科技型人才,其中有400多人在天津办公。

“天津及滨海新区开放的意识和高效率的服务,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企业家老大’,使我们心无旁骛、专心发展。”紫光云公司总裁兼CEO吴健说。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2015年以来,滨海新区共引进北京项目1699个,协议投资额3920.6亿元。这其中,仅去年就签约北京项目591个,协议投资额1155.6亿元。中关村智造大街、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优质项目相继落户。”滨海新区发改委副主任吴秀山展示的成绩单令人欣喜。

芳菲五月,万物繁茂。渤海湾畔,“新”潮澎湃,“新”动不已,“新”花怒放……(记者王明浩、刘元旭、邵香云、毛振华)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