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科技下乡发挥更大效用?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5月23日09:04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南昌5月23日电(记者崔璐)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方面,以博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下乡加快推动了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科技人员下乡发挥效用的因素,如激励机制不足、部门联动不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弱化等。对此,有专家建议,需加强多部门联动协作,强化技术上下传导的体系建设,管理上坚持激励与考核并重。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应逐渐扭转“重工轻农”思维定势,更加主动引领区域农业产业发展。

——科技下乡为“三农”带来什么?

不用除草剂,通过套种油菜花、三叶草等其他作物抑制杂草生长;不用化肥,让套种作物返肥于土壤,持续改良土壤;不盲目追求产量,在土地承载力范围内,保证果实总体质量,实现果园可持续发展……在奉新县一处猕猴桃果园里,江西省科学院的博士团队自2015年起在这里持续打造生态果园样板。

“传统种植模式下,一些农户盲目追求产量,人为介入因素较多,如大量使用除草剂、化肥等,这样可能会导致几年后果园出现衰退现象。”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博士高柱说。

去年是该果园挂果的第一年,十万斤猕猴桃被深圳点筹互联网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看中并全部收购。“我们对该果园原生态种植模式、果实口感及安全系数都非常认可,今年继续全部订购。”该公司采购总监张晓玲说。

由增产转向提质,科技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西在以“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为代表的制度保障下,大量的科研人员下乡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解决技术难题。品种选育、产量提升、病虫害防控……这些常会困扰农户和企业的发展难题,到了科研专家那总能迎刃而解。

“有农科院的茶博士当贴身‘保姆’,为我们把关,放心!”万安县好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继东说。去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的谢枫博士及团队为该公司1500亩有机茶园制定了病虫害防控方案,有效解决了病虫害爆发的问题。

宁都黄鸡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随着该产业的发展,如何进一步保护品种,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企业成本迫在眉睫。“主要还是得解决品系配套的问题。”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刘三凤点明了问题症结。

二是促进农民增收。“虽然大多时候科技人员下乡没有脱贫任务,但实际过程中,科技富民已成为一种常态。”江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述斌说。

永新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在江西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引进了食用菌栽培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现就业扶贫、产业扶贫。“贫困户一方面以资金入股合作社,按股分红,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自身劳动参与车间生产。”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黄喜根教授介绍。

——科技下乡还有哪些梗阻?

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中,以博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记者调研发现,目前仍存在激励机制有效性不足、部门联动性不强、农技推广队伍跟不上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下乡发挥效用。

一是激励机制有效性不足。据一些科研人员介绍,当前在科研院所,论文仍是评判科研机构、高校等最为重要的标尺。而科技服务创造的价值,在当前人才评价考核体系里,没有很好地纳入进去。“虽然目前对于科技下乡的科研人员有一些经费支持以及工作量的核计,但与发表论文、项目评奖等激励相比,前者的激励相对较弱。”朱述斌说。

二是部门联动性不强。科技下乡主要的出发点是为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技术问题则涉及从种养到加工、销售等农业全产业链,但这些环节隶属不同主管部门。采访中不少科研人员表示,例如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是由省科技厅主导,当科研人员需要对接其他部门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困难。“我的研究方向对应着稻田综合种养等产业,希望下乡时能精准对接当地分管水产的农业部门。”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养殖系副教授阮记明表示。

三是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弱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生力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茶叶研究室主任谢枫表示,“数据显示,农技推广人员队伍还是很强大的,但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尤其是乡镇一级。我们现在只能直接由县一级对接到农户,中间出现了断层。而县里往往不可能掌握所有有需求的农户信息,这样导致了某些有技术需求的农户被漏掉的情况。”他担忧地说。

此外,也有专家表示,目前对于科研人员下乡的考核机制不是很健全。虽然有些主管部门或者科研单位会对科研人员下乡制定考核制度,但也只能是从下乡次数、经费使用情况等一些方面来掌握,而具体是不是对企业或农民有帮助,还很难评定。

——如何让科技下乡发挥更大效用?

科技下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可小觑的动能。如何破除科技下乡中存在的一些障碍,让其发挥更大效用,不少采访对象和专家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用顶层设计指导引领推动多部门联动协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涉及到研发、种植、加工、品牌打造、销售等多环节,也对应着科技、农业农村、工信等不同的主管部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来推动农业、科技部门、产业部门一起,也就是大农联动,发挥科技人员下乡作用。”朱述斌说。

第二,探索更科学的激励与考核制度。采访中,不少从事科技下乡工作多年的专家学者表示,当前基层对于技术的渴求十分明显,为此,省级层面也从制度、经费、平台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和保障。但具体到各个科研单位也存在配合程度不一的情况,比如在专项经费的使用方面不够灵活,一定程度上也会挫伤科研人员下乡积极性。此外,大规模的科技人员下乡也存在队伍层次不一的情况,技术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也有发生。需要制定更科学的考核制度将科技下乡的队伍精准化、精练化。

第三,强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力量。针对当前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弱化的情况,全省应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按需补充。以定向委培、基层公务员招考等方式,加大对农口专业人才的吸纳。与此同时,通过提升其福利待遇保持队伍稳定。“在制度方面,要约束或限制基层政府部门挪用农技推广人员队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做好对上衔接科研人员、对下摸清农户需求的工作。”谢枫建议。

第四,当地政府应主动作为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科技下乡往往对接的是一个具体的企业或是农户,而要想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带动引领一地的产业,还需要当地政府制定地方性政策制度加以引导。如在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品牌过程中,需要政府制定区域性统一品控标准,统一推进,解决标准不一、品质不一等问题。对此,江西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博士生导师翁贞林表示,需激发当地政府主动作为的积极性。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