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机制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5月31日08:48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合肥5月31日电(记者王菲)近年来,安徽省以创新引领发展,深化金融和资本、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等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完善科研单位、企业、基金、开发园区的协同机制,畅通转化链条,推动原创科技成果形成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研和产业协同 推动尖端科技形成生产力

今年年初,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梳理筛选出173项高水平的产业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加快整合科学中心的创新资源,强化政府、院所与园区企业的深度对接,以“三重一创”产业扶持政策和基金入股等多种方式支持创新成果转化,架起政策资源、创新资源、产业资源、要素资源互联互通的“桥梁”,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保密通信,正在逐渐成为量子科学实用化速度最快的领域。为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安徽省将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培育形成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

作为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主要节点城市,合肥依托中科大等高端科教资源,加速科研、人才、资金等各种创新要素的集聚,不断完善“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型产业”的创新链条,推动量子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大力培育量子新兴产业,打造“量子中心”。

在安徽合肥高新区的云飞路,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国科量子、中创为量子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正在形成上下游产业聚集发展。

通过科研团队技术参股或企业直接购买科研成果等灵活的成果转化方式,这些年轻的科创企业将来自实验室的前沿量子科技进行产业转化应用的同时,也推动着量子科研技术的迭代发展。

量子通信技术逐步实现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跨界融合,促进行业技术的提升。通过量子通信技术的衍生应用,诞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产品。

科大国盾与高新区的另一家企业云玺科技公司合作,将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延伸运用于移动端高安全等级解决方案。云玺科技公司董事长童迎伟告诉记者,双方联手从硬件、应用层深度融合,研发出物联网云智能印章、融合量子安全技术的平板电脑、签字笔等移动办公系统,目前物联网云智能印章已经开始量产。

近日,安徽省进一步出台政策,推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瞄准国内外一流标准,率先在智能家电、新型显示、芯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今年一季度,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52.5%提高到58.1%,提升幅度为近五年来新高。

——聚焦新兴产业 畅通金融和科技对接通道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多层次资本生态圈为纽带,安徽省努力畅通金融和科技的对接通道,助力创新发展。

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为推动更多的科创企业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转板上市,安徽省在该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板,在板块发展定位、市场运营规则等方面,积极做好与上交所科创板有机衔接,提升全省创新资本形成能力,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主平台建设。

安徽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领域,分批次从高新技术企业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库、专精特新企业库中,摸排筛选了800多家后备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科创板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夏辑说,省科技厅将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做大做强。

安徽将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优惠、承担科技研发项目、科技人才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强化科技政策协同,为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营造最优的创业创新创造环境。

目前全省科技创新类境内上市公司已63家,占全部上市公司(103家)61%;“新三板”挂牌科技创新类公司达160余家,占全部挂牌企业(331家)48%;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科技创新类企业1500余家,占全部挂牌企业的(3042家)49%。

——创新“基金+基地” 构建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安徽省出台支持“三重一创”政策,设立了每年60亿元的“三重一创”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和总规模300亿元的“三重一创”产业基金,支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安徽发挥政府基金的引领和撬动作用。创新运用“产业+基金”“基地+基金”的发展模式、构建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集群生态圈,助力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基金+基地通过股权投资、可转债、股债结合等方式支持项目落地,改变了过去代建厂房、委托贷款、大额财政性补贴等粗放式的项目支持方式,实现了国有资本在决策、投资及退出上的灵活高效,规避了无序投资的投资风险。

在合肥新站高新区,通过市区两级联动投资模式设立的新站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新站区“芯屏器合”的产业生态布局,通过基金+基地、基金+产业的方式,放大了资金效应,加快了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集聚发展。

安徽易芯半导体是一家生产半导体级单晶硅棒的企业,通过技术团队持续多年创新研发,掌握了硅晶棒拉棒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晶棒生产技术的垄断。公司副总经理张坤介绍,2017年,新站产业投资基金为项目团队投资了3000万元,并为他们找到合适的生产车间。当年,他们就带着自主研发的项目落户新站高新区。

新站高新区招商局项目二处处长吴迪介绍,新站区以支持产业项目为核心,兼顾国有资产保值为目标,充分发挥基金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引领中的引导作用,而不是追求基金的财务收益最大化。采用组合投资方式重点投资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相关产业的上下游项目,实现资本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依托基金的专业化投资,帮助地方政府更精准地选择产业方向和优质企业。同时,依靠基金的市场化机制,实现对地方潜在优势产业的深度挖掘,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

安徽省增加“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服务基地建设的考核权重,基金每年投资基地项目的比例不低于60%。同时简化基金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加快投资进度。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