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自贸区立足本地特色多项创新经验被复制推广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6月04日09:29分类:自贸区

新华财经沈阳6月4日电(刘京金)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高地而非政策洼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明确要求。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根据《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实施方案》的发展定位,立足大连特色,埋头精耕“试验田”,以更大力度推进大连全方位开放、高质量发展。

两年来,大连自贸区共形成237项制度创新经验,其中经第三方评估形成82项创新案例,有56项上报辽宁省,16项上报商务部。其中,“‘保税混矿’监管创新”纳入国务院第四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进境粮食全流程监管新模式”入选国务院新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大连港集团探索国内集装箱码头股权整合的新路径”“大连冰山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被商务部列为新一批30个全国最佳实践案例。这些创新经验不仅极大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和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更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大连经验”。

多层次和多维度创新全方位推进

在行政服务模式方面开展创新。大连自贸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构筑先进网络平台和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服务渠道,创新现有工作模式,营商环境效率进一步提升。如出口退税综合服务平台、自贸金融在线服务平台是转变政府职能、金融开放制度创新过程中研发的技术服务平台,在缩短退税、开户时间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如企业远程自助放行模式,企业通过网络在自助设备终端自助申请签发“无纸化通关”指令,足不出户办理通关放行手续,24 小时全天候通关,以信息化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成为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的有效载体。

在行政服务机制方面开展创新。大连自贸区在制度创新过程中,重视疏通工作堵点,改变原有工作流程中的部分环节,以使流程更通畅,提升效率。如企业税务简易注销创新案例中,市国税局采取明晰办税事项、简化受理流程、统一核准标准等多种措施简化注销流程。又如审批中的告知承诺制,改变了传统行政审批的单向权力支配关系,将行政审批部门和申请人的关系调整为合作和互动关系,成为平等的民事责任主体,这对政府转变职能是一种积极尝试。

在行政服务对象方面开展创新。大连自贸区在政策许可的框架范围内,创新工作内容,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空间创新业务。最佳实践案例“保税混矿”,大连港将不同产地、不同成分的两种以上的铁矿砂在保税状态下进行配比混合,其创新之处体现在享受自贸试验区带来的便利化拓展企业经营业务范围。在金融领域,如跨境船舶融资服务、“通港达”精准服务港口经济、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服务等创新经验,均是在自贸试验区便利化导向下进行的服务对象创新。

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兼收并举

大连自贸区制度创新既有渐进式,又有突破式。已有的创新案例,创新程度具有差异性,有些针对现有制度进行细微调整,强化并补充小功能或去掉部分环节,制度架构和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如企业注册微信核名、“一对一”协调员制度、平行进口车简化流程等。

同时也有突破式创新,改变整个工作流程。如,企业注册“集中登记场所管理”制度,通过委托律师事务所规范管理企业集中登记、构建“集中登记场所”数据平台、建立联络员制度,既提高了政府资源的利用率,也探索了事中事后监管的社会参与模式。

此外,还出现多个集成创新案例,如进出口货物通关“英特尔模式”,制定“1+3+5”雁阵式创新服务体系,通过“自行运输”“先入区、后报关”和上门查验等三项措施提高区内物流速度,叠加运用分送集报、货物按状态分类管理、保税间货物结转等五项措施,优化货物国内流转及加工贸易审批,通关时效提高20%,创下英特尔全球工厂投产新项目最快纪录。

立足东北和东北亚 创新突出特色

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大连自贸区重视战略定位,努力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打造对外开放水平新引擎,形成“三互”大通关、国际水产品中转监管、创新出口稻草监管互认工作机制、“通港达”精准服务港口经济和发挥船舶融资租赁中心优势提升东北亚航运金融中心功能等创新。

其中,“三互”大通关,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满洲里六海关和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合作,深入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程度。

聚焦东北地区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如粮食、成品油、水产品以及其他大宗商品,通过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和开放高地,促进本地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其贸易便利化水平。如大连海关的粮食全流程监管制度创新,就是在北良港创建全国粮食示范港过程中创新检验检疫工作模式,提升进口粮食贸易便利化同时,提高粮食港口竞争力,促进下游粮食加工产业盈利能力提升,推动具有东北特色的粮食产业形成集聚态势。

此外,结合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发布的自贸金融改革创新指导意见,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充分发挥其集团境外大宗商品平台优势,为区内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服务。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阮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