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开区:“一区多园”打造西部开放高地

新华财经贵阳6月21日电(记者汪磊)贵阳经开区建于1993年,辖区面积101.67平方公里,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荣获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9个国家级荣誉。

贵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学表示,围绕提升开放水平,经开区主动融入贵阳市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大局,主攻“五大短板”,构建“一区多园”的产业格局。

——扩量提质促转型 打造公平共享的营商环境

刘学说,贵阳经开区坚持高水平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准服务,目前,五大特色园区雏形初显,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新医药大健康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加快集聚。

如推动绿色园区、循环园区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6项指标全部达标;智慧园区建设,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逐步提升,率先出台“亩产论英雄”评价机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产值达793万元。

此外,打造智能制造集中展示区。以“千企改造”为抓手,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方案编制。推动“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如航天电器“电连接器柔性智能制造车间试点示范”列入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贵阳海信、同济堂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而在要素保障、打造公平共享的营商环境方面,贵阳经开区以环境留住人才、留住企业,构建“一河百山千园”自然生态体系。投入资金8亿元完成阿哈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生态搬迁,建成各类公园32个,绿化覆盖率提升到45.4%;推出全市第一张“不见面”工商营业执照;共建创新创业活力区,航天十院特级技师毛腊生获评“大国工匠”,2人获得十大“贵州工匠”,各类人才总量达5万余人,成为贵州省重要的产业人才聚集地。

——外资吸附能力弱 利用渠道有待拓宽

不过,贵阳经开区地处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仍然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与沿海地区比,较高的物流成本直接抵消了在劳动力、土地、水电、税费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在出口大型机电设备时,高额的物流成本费用增加了企业“走出去”的部分成本压力;另外,区内部分外贸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境外建立海外营销中心和办事处等分支机构,前期在海外的市场推广和渠道建立的费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次,外资外贸吸附能力弱、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利用外资的渠道有待拓宽。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少、世界500强企业稀缺,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际化程度低。外经贸“走出去”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企业自身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企业国际综合竞争力不强,企业融资难、口岸通关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国际合作阻力重重。

最后,出口退税牵动着外贸企业的每一根神经,尤其是退税周期和汇率的波动,都对外贸企业的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西部城市相比,贵阳经开区在通关、退税、融资、“单一窗口”建设、通关一体化和电子口岸建设等方面资金周期过长,制约企业的经营发展。

为此,刘学认为,须加强对开发区管理机构出台改革和创新方面的政策引导。指导开发区在土地、税收、统计等方面跨部门跨区域合作,激发开发区活力和动力。此外,努力搭建平台,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助力企业“走出去”。重点围绕经开区“3+1”(即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新医药大健康和现代服务业)进行招商引资,以5个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带领区企业参加国际会展会务活动。

——坚持推改革提效能 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未来,贵阳经开区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与泛珠区城高铁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合作。

首先,强化精准招商。更加注重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龙头项目招引,围绕“3+1”主导产业和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精心制定招商作战路线图,严格按照各产业招商小组绘制的产业图谱,优先引进“建链、补链、强链”项目,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其次,强化要素保障。紧盯产业园区和企业人才需求,全力引进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150人以上;有效依托省内外大数据及网络安全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利用当地高校、重点职业院校、大数据人才培训机构,力争培养培训基础性人才200人以上。

第三,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是注重提升服务环境。大力实施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缩短办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时限;二是注重营造营商氛围。做好政务服务中心搬迁选址工作,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协调力度,积极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第四,坚持促转型、增效益,千方百计做强实体经济。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工业经济,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一是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重点打造“经开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平台”,在政策、技术、生产要素、人才、产品配套等方面研究制定新政策。全力推进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机械基础件等4个重点产业配套发展;二是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千企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企业实施转型升级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大数据+传统产业”改造计划,找到企业发展痛点,鼓励企业实施以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打造从产品销售、设计、供应、制造、配送到服务的全流程一站式互联网平台。

第五,坚持拓空间、落项目,千方百计推动园区发展。坚持“三个定期”精准调度,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业务标准化的要求,继续抓好“八大攻坚行动”。一是抓好政策延伸区建设,拓宽发展空间。以小孟工业园为核心,按照“1+3+N” 的空间布局,全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数据、现代服务业三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着力提升区域辐射力和聚集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立经开区、花溪园区共建联席机制,启动政策延伸区空间和产业规划编制,制定“I+N”系列工作方案;二是完善园区管理,提升园区形象。全面推进园区精细化管理,加快完善园区路网建设,提速城镇化改造,努力提升园区承载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宋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