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夏粮生产保持稳定 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初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6月23日09:33分类:农业

新华财经西安6月23日电(记者刘彤、雷肖霄)记者最近在渭南、西安、咸阳、宝鸡等陕西夏粮主产区采访后了解到,自5月下旬开始,陕西夏粮收获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全面展开。初步测产结果表明:陕西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生产保持稳定。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今年优质、强筋等受市场欢迎的小麦品种播种面积、总产呈递增之势,品质有所提高。相关人士建议,应以高标准农田创建等为抓手,持续推进粮食生产稳定、提质、增效。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关中平原是陕西粮食主产区,悠久的耕种历史、充足的灌溉水源、完善的生产设施,始终是渭南、西安、咸阳、宝鸡等地粮食产量保持稳定的关键。记者最近采访时看到,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等农业机械穿梭往来络绎不绝,麦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三合村小麦长势喜人,十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轰鸣声中紧张作业。村主任孙英奇说,今年开春以来,由于灌溉及时、充分,全村1500多亩阎麦8911长势良好,亩产基本达到了1000斤以上,比往年增产100斤左右。

宝鸡市陈仓区境内川、塬、山皆有分布,去冬小麦播种面积35.83万亩,6月初开镰后,机收面积逐日增加,目前已进入收获尾声。陈仓区农业局局长王明垂说,初步测产表明,今年全区冬小麦平均亩产320.7公斤,较上年亩均增产14.8公斤,增产率4.8%;总产11.64万吨,较上年增加6.2%。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副处长吴金亮说,今年入春以来,陕西气温偏高、水分蒸发较快,对夏粮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据农情调度会商,陕西夏粮播种面积1651.1万亩,预计亩产平均255.7公斤,总产422.2万吨,在近十年中位列第六;小麦播种面积1448.9万亩,预计平均亩产266.9公斤、总产386.7万吨,产量保持相对稳定。”

小麦地里种西瓜,粮食卖上了好价

记者采访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陕西夏收的最大特点,就是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加快扩大;小麦与西瓜等经济作物倒茬轮种,不仅保证了粮食的品质,提高了收购价格,也使经济作物的品质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应逐步显现。

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有限公司是陕西较大的一家集流转、自有、托管等多种方式种植粮食的企业,今年小麦总种植面积超过两万亩。记者在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办里兆渠村采访时看到,数十台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机械已经进场,准备收割小麦。公司董事长薛拓说,他们种植的小麦地块集中连片,平整肥沃,由于采用了无人机防治病虫害,人工去杂提纯,选种的西农511今年的亩穗数超过41万粒,穗粒数40粒,千粒重42克,预计今年亩产可以超过1000斤。

位于华阴市华西镇五合村的五千亩麦田,是陕西较大的优质、强筋小麦育种基地,由于设施完备、灌溉及时,今年小麦亩产可达980斤,增产80斤以上。渭南市北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这片土地的经营者。公司董事长张永红说,自2013年以来,他们统一种植西农511、陕农33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机统一打药等举措,减肥减药,不仅节约了成本,还降低了农残。“通过精细测算,我们这5000亩土地,集约经营后,节省的收割费、农资费等亩均在200元以上;加上优质强筋小麦完全是订单回收,每斤收购价比普通小麦高10%。这一减一增增加的种粮收入可不是小数。”

吴金亮说,新世纪以来,陕西先后选育审定强筋小麦品种24个,其中国审品种4个。目前,陕西强筋小麦播种面积超过300万亩,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以西农979、西农511、西农20等为主的品种市场收购价高出常规品种10%左右。“强筋小麦品种正在逐渐成为陕西粮食产区的主播品种。”

岐山县故郡镇杜家村2000亩小麦即将迎来收获,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上下摇曳,长势喜人。岐山县嘉惠家庭农场负责人冯云亮说,与附近的其它麦田不同,这片小麦地里上一茬作物不是玉米,而是大棚西瓜。“深翻土地、倒茬轮种不仅增加了土地的透气性,涵养了地力,还让小麦、西瓜生长状况逐年改善。去冬今春持续干旱,农田普遍减产,但今年嘉惠农场的小麦亩产量可以达到1100斤以上,收购价格也高出普通小麦每斤0.3元。是新的种植理念和耕作方式,让我们种粮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街办高家堎村党总支书记高知喜说,由于品种、播种、施肥、防病、收割、销售统一,今年全村1500亩麦田的亩均产量能超过1100斤,每斤销售价超过市场价0.2元。“和普通农田不同,高家堎村的麦田每三年要进行一次深翻,每年要进行深松,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保持地力的稳定,还可以去除田里的杂草等附着物,减少农药的施用,达到科学种田的目的。”

增产、提质仍有空间

相关人士认为,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陕西粮食生产仍有增产、提质的空间与可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万全说,粮食种植也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西农511为例,这个品种目前在陕西、河南、江苏,安徽四省的种植面积超过了300万亩,抗病性、优良性得到了市场的检验。“未来的粮食种植,不仅要有好的品种,栽培技术也要跟上,以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为特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要加速,因为好的品种、好的技术、好的土地相结合,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说,目前陕西大部分耕地仍然处于“待提升”状态,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新要求。“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各县、区普遍存在管护主体不明确、管护权责不清、管护资金缺乏、管护机制不力等问题,难以把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落实落地,导致一些建设好的工程使用年限不足,影响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长久效益发挥,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反复建设的局面,亟需研究改进。”

陈仓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陕西夏粮传统产区,但目前当地川道地区每亩土地的流转价格已超过1000元,塬区地块也普遍在800元以上,影响了集中规模经营和农技现代化的推广。专家建议,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度,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实现粮食种植转型升级,推广先进农机具作业,确保粮食稳产、高产,为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蒲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