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进融资租赁升级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天津日报2019年07月03日10:07分类:京津冀

打造融资租赁的升级版,将会成为推动天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增长点:打造天津融资租赁业升级版

杨海田

自2013年以后,租赁业在促进天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融资租赁在全市资金供给比率均达到或接近30%。根据我国和国际租赁业发展的趋势与需要,综合天津市的具体条件,在滨海新区建设中国国际融资租赁聚集区,打造融资租赁的升级版,将会成为推动天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打造天津租赁业升级版并非易事,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第一,天津市和滨海新区要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融资租赁聚集区,是我国推动租赁行业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需得到高度重视,并应纳入我市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第二,为国内外租赁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办公地。目前,天津租赁企业已超过2000家,占全国租赁企业的20%。这些企业95%以上注册在东疆港、中心商务区和空港。大部分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总部企业,大都采取天津注册、北京办公的方式。建议滨海新区拿出部分资金,可将一些闲置的办公楼装修,吸引全国和国际租赁企业、相关机构来于家堡设立办事机构。

第三,设立租赁资产交易市场。2014年,国务院在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批复中明确提出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国天津租赁平台”。市场一旦设立,与市场交易相关的机构和配套设施就会随之而来,如同当年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那样,形成一个市场带动效应。

第四,组建亚洲基础设施租赁基金。我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已经设立运营。在此基础上,建议天津倡导和牵头,组建一个与亚投行相配套的投资机构──亚洲基础设施租赁基金(以下简称亚租金)。亚租金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与亚投行密切合作,创新联合投资、委托投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等合作方式。

第五,组建同业拆借市场。关于组建“融资租赁同业拆借市场”的建议方案,是中国租赁联盟、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天津、广州、西安中国租赁业创新服务基地,以及渤海租赁、中国金融租赁、广州广发租赁、福建融信租赁等重点租赁企业于2016年提出的,需将这一方案进一步研究论证后,报请国家有关部门积极争取。

第六,设立租赁车展和租赁房展,建设租联网。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租赁和以环保节能为特色的房屋租赁都在迅速发展中。天津应抓住时机,组织租赁车展和租赁房展,并以汽车租赁和房屋租赁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一个起步天津、立足中国、辐射世界的联合租赁网络,简称租联网。(作者为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天津市租赁业协会原会长)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是租赁企业扩大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

重要渠道:创新融资租赁方式 支持天津实体经济发展

翁亮

融资租赁具有融资与融物的双重特性,在拉动社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更加显著。截至2018年年底,总部设在我市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为1827家,比上年底的1574家增加253家。虽然融资租赁发展较快,但租赁服务实体经济仍存在诸多困难,如融资租赁公司参与动力不足、政策补贴支持效果降低等。为促进融资租赁支持天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考虑如下措施。

第一,拓宽融资渠道。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是租赁企业扩大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外部宏观环境已经趋于成熟,这使得资产证券化将成为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的重要可选方式之一。当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若希望继续开展新的业务,必须通过增加资本金或者盘活现有租赁资产的方式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但融资租赁公司的股东可能无法持续对公司进行无限增资,所以出售现有资产、及时转移风险是融资租赁行业必须探索的道路,资产证券化将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一种新的可选融资渠道。

第二,加强经营管理和业务创新。创新融资租赁主要是将租赁的基本原理及国际通行的惯例、做法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目标客户进行表外融资、优化企业财务结构、通过加速折旧和委托租赁合理节税。可考虑通过与金融、担保等机构的信用叠加,为高端或优秀或具有前景的客户提供理财或融资服务的租赁模式,注重租赁的理财、促销功能,以融资为辅。

第三,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就融资租赁业本身面临的发展约束而言,由于长期以来融资租赁公司对资金来源的数量和成本较为敏感,不能吸收社会存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同业拆借、银行借款等批发型融资,稳定性较差,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弱。需要合理平衡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关系,控制流动性风险,加强资产负债的组合管理。

第四,加快领军企业发展。通过以下方式加速融资租赁领军企业发展,一是厉行简政放权,对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二是突出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端核心装备进口、清洁能源、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租赁业务,支持设立面向小微企业、“三农”的租赁公司;三是创新业务模式,用好“互联网+”,坚持融资与融物结合,建立租赁物与二手设备流通市场,发展售后回租业务;四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各地通过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第五,提供良好环境政策支持。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融资租赁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清晰的产业规制、有效的监管,健全金融体系及配套制度环境,尤其是透明和有效的契约法及执法体系、良好的会计制度与惯例、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还需要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内外资源配置力的金融企业,以及能够全方位参与全球金融分工,领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性金融人才队伍。(作者为天津市租赁业协会会长)

引导融资租赁企业向制造业回归,充分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融资租赁行业要服务实体经济

陆建明  李文阔

融资租赁行业经过高速发展,已经进入减速阶段。2018年,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资产增速出现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出现资产余额下降。全行业融资租赁资产规模增长仅9.38%,为五年来的新低,且首次跌破两位数。融资租赁企业数量的增速虽然也有所下滑,但仍然超过了2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注册资金的增长却仅为1.3%,这与前两年注册企业与注册资金大致保持同比增长态势有很大差异。这意味着虽然对融资租赁行业保有较强的盈利预期,但面对当前环境中较大的不确定性,资本注入却更加谨慎。

面对当前的挑战,融资租赁行业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根据国际租赁联盟发布的“世界租赁业发展报告”,2017年全球飞机、汽车、船舶租赁各占整个租赁市场的18%、18%和9%,三者共占到45%,交通工具无疑是最重要的租赁物。而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政府融资平台是租赁资产的重要来源,租赁物中政府公益性、不收费的道路、桥梁、管廊等结构性租赁物的占比很高。在中央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大背景下,融资租赁企业应加快调整租赁物结构,加快转向交通工具、机械和电子设备以及医疗设备等面向实体经济的租赁物市场。这种转型不仅有利于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也可以使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更好回归本源,充分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策支持:

第一,加强政府担保政策稳定性,引导融资租赁企业向制造业回归。融资困难一直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央一直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植力度,其中重要举措为政府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担保借款。然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担保政策受银行政策波动的影响较大,企业被缩贷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为了促进融资租赁企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政府应该从担保政策上加强引导,在金融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优先确保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融资租赁项目在担保政策上的稳定性。

第二,建立特色工业集聚区,支持相关中小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整合。中小型融资租赁企业分布分散,抗风险能力较弱。随着大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增强,中小型企业过多极可能对融资租赁行业产生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探索建立特色工业集聚区,为中小型融资租赁企业提供兼并、联合的平台,促进行业资源整合,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三,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针对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租赁企业和项目,应提高环评、安评、排污等审批手续速度。建立融资租赁企业的资信评价机制,对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优质企业,可加快审批程序,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作者单位分别为天津财经大学;仲津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积极发挥税收政策的能动作用,把握先行先试政策的机遇。

举措1:营造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环境

梁学平

融资租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就是不再囿于规模经济,由要素驱动发展转型为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融资租赁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高融资租赁创新驱动要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当前,应牢牢把握大规模减税的政策新机遇,积极发挥税收政策的能动作用,营造融资租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环境。

第一,积极开展特色化、精准化的租赁税收政策宣传辅导。税务部门要认真梳理“营改增”后的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加大对国家、我市有关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宣传指引,使租赁企业能够全面了解租赁行业相关税收政策。税务部门应面向租赁企业推出特色化、精准化的服务措施(如微信导税、减税政策电子书、人工智能税务咨询、政策精准推送服务、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等),加强对租赁企业新一轮减税政策的税收辅导,助力纳税人精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红利。税务部门还应优化租赁企业税收政策的“精准滴灌”服务,加强税收优惠“应享未享”情况的排查和分析,力求做到减税政策礼包的落实落地。

第二,积极把握先行先试政策的机遇。商务部门、税务部门、自贸试验区等部门要深入落实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天津等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鼓励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业先试先行的政策规定,不仅要“手把手”“点对点”加强对自贸试验区租赁企业免税减税政策的辅导服务,还应建立健全分纳税人的自贸试验区税收政策评估分析体系,为自贸试验区租赁企业开展税收政策“体检”,帮助租赁企业实现先行先试税收政策的“应享尽享”,积极打造租赁业发展的“新高地”。

第三,紧紧抓住减税政策的新机遇。税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三方要联动,紧紧抓住2018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机遇,落实积极政策实施过程中一揽子减税政策的“组合拳”,最大限度实现减轻融资租赁企业的营商税收成本,用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的“减法”赢得租赁企业效益的“加法”和租赁行业活力的“乘法”,将税收政策红利逐步转化为推进租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第四,积极防范租赁税收政策风险。在税收优惠政策较多、税收事项专业性及法律性较强的情况下,租赁企业可能面临着因政策理解不透、适用政策不当、操作程序有误、报送材料不全等产生的税收政策风险。租赁企业要积极组织有关人员系统学习租赁税收政策法规,充分了解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资格、操作流程、报送材料等涉税事项,避免自身原因产生的税收政策风险。租赁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面向租赁企业的税收政策培训,使租赁企业充分理解税收政策指引、适用条件、优惠方式方法等税收政策事项,避免因不熟悉、不理解政策法规产生的税收政策风险。(作者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完善融资租赁市场监管体制,规范融资租赁企业经营行为。

举措2: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融资租赁发展

王俊

融资租赁业务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的契约关系。融资租赁业务中契约关系是否稳定有效,与营商环境有直接关系。当前,融资租赁行业正在经历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只有使每一笔融资租赁业务中的契约关系更加稳定有效,才能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融资租赁发展,提升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必须突破制约融资租赁发展的营商环境瓶颈。

第一,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鼓励企业依法维权。全面依法治国是形成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和前提。融资租赁企业既要以法律为准绳规范经营活动,也要以法律为武器保障合法权益。针对融资租赁企业经常遭遇的租金拖欠等突出问题,一方面要鼓励融资租赁企业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融资租赁企业合法权益,保障融资租赁企业正常经营。另一方面要加大相关司法案件审判与执行力度,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挽回融资租赁企业的经济损失,努力让融资租赁企业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二,完善市场竞争秩序,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为在融资租赁行业加快形成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要抓紧废除妨碍融资租赁市场统一的规定,制止损害融资租赁市场公平竞争的做法。只有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力,更好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要以资本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为突破,打破资本市场上各类垄断,优化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环境。要完善融资租赁市场监管体制,规范融资租赁企业经营行为,形成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良好行业发展氛围。

第三,加强商业道德建设,倡导诚信经营理念。商业道德的缺失是导致融资租赁业务开展中出现诸多法律纠纷的重要原因。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对融资租赁业务中的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等利益相关各方进行商业道德的培训与教育。要在融资租赁行业倡导诚信经营理念,通过建立失信企业清单,加大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商业道德。

第四,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包容创新意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一方面要加大融资租赁行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融资租赁企业落户,加快融资租赁聚集区建设。另一方面要增强包容创新意识,鼓励本土融资租赁企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快融资租赁产品创新,增强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能力,培育本土融资租赁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细化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业务相关规范,指导融资租赁企业规范、高效的运营。

举措3:借助自贸试验区优势 创新融资租赁出口模式

韦颜秋  吴良君

天津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优化软环境,全面提升了在贸易自由、投融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监管有效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融资租赁产业已成为天津自贸试验区一块闪亮的“名片”,但也存在跨境租赁业务缺乏指导、公示制度不健全、运营模式混乱、监管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有效促进出口工具的效能发挥。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打造融资租赁促进出口“升级版”,需要更系统地谋划和长远的布局。

第一,建立健全业务规范指导手册。建议以总体方案要求和实际情况为条件,自贸试验区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多方共同行动,对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业务的相关规范进行细化,尽快完善有关政策,指导自贸试验区内融资租赁企业规范、高效地运营。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对融资租赁公司收取外币租金进行规范,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规范,海关总署对融资租赁方式出口的业务指导,部门间互相配合、适当放权联合推进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促进出口业务规范。

第二,设立信息公示与租赁资产登记平台。通过政府主导和引入第三方机构设立信息公示平台,一方面将税收减免、批量采购、政府转移支付信息等最新的、即时性、政策性较强的政策信息在平台上发布,以便于融资租赁企业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另一方面将融资租赁企业资产及资信状况进行公示,让有意向的潜在交易人对融资租赁企业进行全面地了解。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面向京冀、环渤海、辐射西北和东北的融资租赁资产登记公示平台,以解决法律授权不明确,法律效力、公信力及证据力不足问题,确保登记公示平台具有法律效力,增强其社会公信力。

第三,创新融资租赁出口模式。作为融资租赁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在特殊目的公司设立、投融资便利、税收政策、通关便捷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和服务客户属性,创新融资租赁促进出口业务模式。在融资方面充分利用“内保外贷”“境内审批、境外贷款”“跨境换币融资”等政策;出口产品选择上结合发展定位,关注国家支持出口类别的范围;风险控制上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境内关外”特点,把风险进行有效转移和化解。将这些政策优势排列组合,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

第四,完善监管配套体系。首先,在融资租赁监管归并到银保监会后,要尽快明确市场准入、市场退出、业务经营、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监管要求,以保证对作为境内企业的有效监管,防范风险发生。其次,考虑到自贸试验区“境内关外”特点,在监管内容和标准上要进行适当性调整,形成从“境内”到“关外”监管的有效衔接,既要防止出口过程中的风险,又要防止监管过严而造成的业务拓展束缚。(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构建新型经济融资租赁服务平台,促进生产要素流向新兴产业。

举措4:推动融资租赁供给侧改革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许平祥

中小企业是促进天津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截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量超过60万家,占天津市企业总数超过九成,对天津市GDP的贡献超过了45%。然而,融资难一直是阻碍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相比,由于资产规模小、抵押物不足和信用缺失等原因,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渠道窄、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现代融资租赁将融资与融物、投资与贸易结合,具有方式灵活、抵押要求低、信用宽和成本可控等特质,其与中小企业是天然的契合伙伴。因此,推进融资租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也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手段。

第一,在推进融资租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充分发挥“领路人”作用。政府应积极推动并搭建“融资租赁对接信息平台”,以促进融资租赁对中小企业的精准服务和专业化水平。如在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方面,可以形成服务中小企业的产业融资租赁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与融资租赁的结合可以用20%—30%的资金获得生产研发设备的使用权,从而克服其对技术型设备投资不足问题,加速推动企业退出落后技术和高能耗领域,从而达到转型升级目的。

第二,推动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从而打破融资租赁衍生为类金融的业务模式。目前租赁企业主要通过股权和债权进行融资,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稳定性差且资金成本高。构建融资租赁与“信托+保理+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的新金融生态,以多元化融资租赁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与新兴金融的融合创新,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这对提升融资租赁服务中小企业的效率意义重大。

第三,构建新型经济融资租赁服务平台,促进融资租赁与新型经济企业的融合。截至2018年12月,天津市高科技型中小企业1.26万家,是新型经济的核心力量。现代融资租赁被誉为“朝阳产业”和“新经济推动者”。新型经济企业需要通过股权融资来控制企业负债和降低资金成本。融资租赁能够顺应融资股权化,采用“投租联动”和“科技融资”等业务模式, 创造资金新供给,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提供新思路与新空间,促进生产要素流向新兴产业。

第四,促进融资租赁的国际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融资租赁业务与国际贸易结合迎合中小企业国际融资需求,这可以成为未来天津市融资租赁支持和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融资租赁将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并成功实现“走出去”的有力助手。(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