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优化政务服务 确保“下放事项”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导报2019年07月31日16:57分类:新区

2月2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向滨海新区下放市级权力事项的通知》(津政发〔2019〕6号)正式下发,3月18日天津市召开了落实向滨海新区下放市级权力事项工作动员部署会,目前3个月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此次下放市级权力事项工作中,滨海新区在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天津市有关部门主动对接、反复会商,加强业务培训,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承接市级下放权力事项已全部实现应接尽接

据了解,此次下放市级事项为625项,经滨海新区政府以及天津市有关部门研究,鉴于涉及归侨认定的3个事项和涉及海洋处罚的25个事项尚不具备下放条件,暂不列入下放范围,实际下放事项为597项。经过3个月过渡期试运行,597个事项全部实现应接尽接,顺利承接。截至6月底,滨海新区各部门、各开发区承接的事项已经开展办理3.9万多件,在医保管理、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扶持等方面显著提升了滨海新区行政办事效率,显现出对企业活力、发展动力和全社会创造力的全面释放,得到滨海新区企业家多方好评。

此次市级下放事项中的181项为行政许可、确认事项,其中118项由区政务服务办承接,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区统战部等部门负责的63项则分别采用整建制进驻、纳入综合受理等方式进驻大厅办理。事项下放后,滨海新区创新审批服务方式,特别是在企业投资、行业准入等领域,积极运行承诺审批、容缺后补、以函代证等审批机制,大幅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下放事项中由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负责办理的118项共计发生23项,总共办理428件。其中办理量较大的“建筑活动从业企业资质许可”、“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资格证书核发”等事项,仅6月份以来就办理了376件。事项下放前,企业办理相关事项需由区级初审后报市建委审批,办理时间相对较长;事项下放后,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可以直接审批,同时积极运用承诺方式使得办理效率大幅提高,赢得了企业广泛好评。

——统筹各开发区同步承接下放事项,推动下放事项接好用好

滨海新区本着“应放尽放”要求,根据各开发区承接能力,将适宜事项进一步下放到各开发区。截至6月底,经济开发区拟承接428项,已完成承接276项,占拟承接事项的64%;保税区拟承接508项,已完成承接118项,占拟承接事项的23%;滨海新区拟承接184项,已完成承接113项,占拟承接事项的61%;东疆保税港区拟承接124项,已完成承接103项,占拟承接事项的83%;中新生态城拟承接147项,已完成承接71项,占拟承接事项的48%。

继续加强业务培训,结合实际优化办理流程,确保下放事项高效办理,实现接得住、用得好。一是全面推行承诺制改革,完善承诺审批程序,充分运用承诺方式提高下放事项办理效率;二是针对下放事项进一步研究制定清晰明了易懂的办事指南和流程图,让企业和群众看得懂、办得明白;三是开发滨海政务服务APP,推动一批下放事项实现“指尖可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事便利。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滨海新区在承接市级权力事项的同时,积极承担监管责任,切实担负起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明确监管边界,制定监管清单,运用好“双随机、一公开”和联合惩戒等制度机制,堵住监管的漏点、盲点、空白点,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标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指标

一直以来,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今年专门成立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并加挂区营商环境办公室牌子,迅速启动了“滨海新区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一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入推广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能上尽上、全程在线”的登记模式,今年上半年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9930家企业,占新注册开办企业的87.5%。同时,全面推行微信印章刻制小程序,新注册开办企业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免费刻制公章,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收费、一次不用跑。

二是压缩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优化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流程,构建“五个一”审批体系。将审批、规划、消防、建交等平台进行整合,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审批事项。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得施工许可证的总体时间不超过80天。

三是不断提高供电服务便利化程度。办电业务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办理”,推行线上办电服务。

四是同步提升各关键领域办事效率。推动不动产登记和涉及投资项目的电、水、燃气等市政配套部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企业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环节减少至4个,办结时限减少至5天内。用气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进一步优化供水、供热业务办理流程,简化办理环节。

——深化“一制三化”改革,提升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

一是着力落实“五减”“四办”改革。减少区级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650件,减少证照58个,取消环节70项,减少办理时间60%以上,取消66项公共服务证明。全面推行审批服务“四办”,制定完善“四办”事项清单。许可事项“网上办”207项,“马上办”63项,“就近办”113项,“一次办”210项。

二是全面推行承诺审批制。滨海新区全面推行承诺审批制改革,编制了《承诺审批告知书》,对于行政相对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缺少承诺材料时,可提交书面承诺,行政审批机关即当场予以许可并发放许可结果。今年上半年,以信用承诺方式办理审批360件。同时,进一步完善承诺审批程序,逐项确认了22个部门、372名监管人员并配置在审管联动系统上。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共办结各类行政许可事项6544件,均通过审管联动系统向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推送审批信息数据、发送短信提醒,确保审管无缝衔接。

三是提升审批服务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无人审批”,开设了14个政务服务“无人审批”超市。在区中心集成各类专业自助终端,建自助服务区,安装了自主查询设备,实现税务、公积金、征信查询在自助终端办理;安装自助收发柜,使申请人可以7×24小时提交申请材料或领取办事结果,真正实现“不见面”审批。

四是积极探索审批便利化举措。实施容缺后补和以函代证办理事项300余件。对8个行业50类环境影响轻微项目,试行环保审批差别化管理,即不需编制环评和不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推出62项“滨海通办”审批业务,滨海新区以及各开发区之间可以彼此收件,后台分区审批,一口出件,企业群众办事不再来回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王敏)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