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专家谈)张晓明: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应更多借鉴“巧增长”理念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8月09日15:34分类:房地产

新华财经北京8月9日电(记者王樾)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应更多借鉴“巧增长”理念来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助力城市宜居性和品质的提升。

张晓明认为,城市与文化产业是共生的,未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合理汲取和利用各地传统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张晓明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

在张晓明看来,1949年以来的我国城市发展先后经历了“硬增长”“软增长”等阶段,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阶段。

“硬增长”指的是对工业化时期城市发展的理念。传统城市是根据工业化发展需要来建立的,它完全以效率为目的,城市行政、工业、商业、居住各个功能区分布在不同区域,此时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空间布局较少考虑文化元素,国际上称之为“福特型城市”。

进入“软增长”阶段,“后福特型城市”开始发展。以北京市为例,从2000年开始,北京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近20年里,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开始逐步转向强调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布局、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在“硬增长”与“软增长”的叠加期内,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文化产业也分享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但在2010年后,城市空间规模增长开始放缓,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导致“硬增长”动力减弱,所以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出现了“空心化”现象,甚至有些入园企业变身“候鸟型企业”,享受完一个园区政策优惠就转到另外一个园区。

为了解决城市“硬增长”阶段给“软增长”阶段造成的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张晓明建议,在未来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更多借鉴“巧增长”理念。“巧增长”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不再机械地扩大城市规模,而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的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让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以创造舒适环境,并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

在“巧增长”理念指引下,未来城市发展战略要处理好“功能性价值”和“表现性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要从传统观念,即传统工业化城市从“功能性价值”出发,只把文化价值看成点缀的观念,转换成从文化产业的“表现性价值”出发,在此基础上再统筹考虑其他的功能性价值。在思路转变的基础上,可以重构城市发展的文化空间,特别是重构城市文化园区的空间,以“表现性价值”为基础,构建新的价值空间。

张晓明表示,在构建文化产业、文创园区双重价值系统过程中,存在两类模式,即“载体模式”和“主体模式”。在“载体模式”下,业主方把旧厂房出租给文创园区,文创园区经过改造后再转租给创意企业和个人。其逻辑是将土地资源作为第一个环节,产业发展是第二个环节,更多追求土地价值的增加。而“主体模式”则是以城市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起点,土地作为中间环节,文化价值的增加是最终追求。

张晓明建议,应从文化产业和文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从“载体模式”走向“主体模式”,重新构建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的价值空间,实现城市文化空间价值的提升。(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