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两个社区”谱写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8月13日16:19分类:政府管理

新华财经贵阳8月13日电(记者汪磊)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全国最大。当前,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进入后续服务的关键期,以此为契机,贵州努力构建搬迁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体系,从“搬得出”到“稳得住”,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

其中,水城县以“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平安稳定、精神充实、就业充足、生活便利、内外相融”为目标,以“和谐社区、活力社区”为抓手,用心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呈现“实施一个搬迁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帮助一批人脱贫”的良好态势。

——“生活便利、内外相融”夯实服务硬环境

水城县生态移民局副局长朱鹏介绍,搬迁群众多来自深山区,山体破碎切割大,一些地方还是石漠化区,原住区域交通极为不便,水电、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条件较差。因此,在新的安置点如何集中完善基础设施,供给优质的公共服务,对吸引并稳定搬迁群众至关重要。

水城县的做法是,基础设施先行,创造舒适便利的硬环境。完善搬迁点的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和超市(便利店)、广场、便民服务窗口等公共服务和生活设施。按照“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原则,建设安置区综合服务中心,所有安置点均设置了户籍管理、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社区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窗口。

此外,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与安置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最大限度满足安置点公共服务功能,让搬迁群众直接感受到变化、便利。

如水城县结合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要和安置点教育资源供给情况,新建学校21所(幼儿园12所、小学4所、中学5所)、改扩建学校6所,师资配备1051人,19个安置点11388名搬迁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综合搬迁安置点医疗服务半径、地理条件等因素,建设卫生室15个,已配备医务人员144名。做好各类社会保障政策转移接续,共办理搬迁群众户籍迁移18599人,已纳入城乡(职工)养老保险17776人、医疗保险17500人、低保4026人。

以水城县海坪安置点为例,在已有1所九年制学校的基础上,新建一所新小学,开设12个班,能容纳600余人;新建幼儿园一所,开设12个班,能容纳幼儿360人,新建社区卫生室2个,为搬迁群众提供医疗保障。在两个社区设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图书室等便民利民中心,社区内现有生活超市9家、理发室3家、水气配送2家、餐馆32家、快递服务3家,为服务搬迁群众就业、就学、日常生活等提供方便,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

从水城县杨梅乡台沙村赵家寨组搬迁过来的贫困户赵音写家是首批入驻新房的群众之一,此前他从老家到乡里赶集办事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日子过得很艰辛。“原来居住在半山腰上的土墙房,出门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喝的是露天水,种的是荒坡地,做梦都没有想到这辈子能住这么好的房子,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马路宽阔,吃水不愁,用电稳定,去社区办事也方便。”赵音写说。

同样作为首批搬迁贫困户的安信书被安排到景区的舞蹈队里。旅游旺季时,她与另外30多名舞蹈队员一起,定时为游客们表演传统的彝族舞蹈。她说:“以前生活条件差,家里的土地石漠化严重,单靠种养,肯定是没办法脱贫的,能吃饱饭就算不错了,也谈不上享受多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从实际效果来看,易地扶贫搬迁是集中解决边远地区贫困群众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比较好的方式。”受访的基层干部建议,搬迁安置点的规划设计要考虑适合农村口味,以满足百姓实际生产、生活需求为主,预留后续产业发展空间,安置点交通、医疗、上学、商店、水电要配齐且便利化,以成倍放大搬迁后的公共服务优势。

——“邻里和睦、精神充实”构筑服务软环境

朱鹏说,创造公共服务良好硬环境的同时,水城县还着力提升软环境,围绕“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建设和谐、活力社区。在每个社区醒目位置公布居(村)规民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居民间互相尊重、文明礼让、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

此外,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道德讲堂”“凉都妇女夜校”等平台,开展感恩、道德、“三新一清洁”、文明礼仪、家庭美德等教育培训,促进社区内外团结和睦。结合春节等传统节日,祭山节、火把节、彝族年等特色节庆活动,水城县组织搬迁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搬迁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还推选一批威望高、素质好的群众调解邻里纠纷,适时召开院坝会,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倡互助,组建红白理事会、邻里互助组、居民议事会等组织,引导搬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搬迁群众相互帮助、相互关照、相互提醒、同舟共济的良好风尚。

目前,水城县搬迁点工会组织、妇联组织已全部成立,团组织已成立11个,有凉都锦绣坊24个、凉都妇女夜校15个、“青创汇”阵地5个、“四点半课堂”6个、日间照料中心1个、儿童活动中心8个、图书室阅览室14个、广播室13个、文体活动室15个、乡愁馆2个。

在围绕“平安稳定、精神充实”强化社区管理方面,水城县首先从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着手,倡导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引导搬迁群众用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还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15个,送法进安置点43场次,接受400余人次法律咨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次,调解纠纷3件。

各搬迁社区均设立了党支部、居委会,由周边乡镇选派熟悉情况的干部到社区联合办公,共同做好搬迁安置和后续工作,增强社区管理能力。在社区配套建设警务室,配备警务人员3名,并将20名彝寨纠察员纳入警务室进行群防群治,同时实施“雪亮工程”,安装监控摄像头100余个,共同创造安居环境。将阿娄社区设置为10个网格,索玛社区设置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下设5至7个片区长进行管理,形成“社区—网格—片区长”的管理体系,及时收集搬迁户家庭详细信息,做到服务精准。

水城县阿娄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剑说,公共服务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中之重,有助于减轻搬迁群众的焦虑感,增强归属感。在安置点,除了日常生活必备的医院、学校、超市以外,还规划有“微田园”项目,村民可以在指定区域种地,所产的时令蔬菜,卖到景区内的酒店和餐馆,从中获益增收。这个富有乡愁味道的项目,让原有土地流转的村民,可以重新过上种瓜种豆的乡村生活。

他认为,农民转化为市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从小事、细事耐心抓、持久抓,小到开锁、开煤气、开电视、叠被子等,让搬迁群众感觉到温暖,逐渐度过心理上的不适应期。当务之急,政务服务中心要及时、快捷解决随迁群众孩子的就学、户口等转接服务,使其尽早安定下来,生活运转起来。

——抓住“充分就业”这一公共服务“牛鼻子”

“搬迁群众都会经历由刚来时的兴奋期到就业生活的焦虑期,相较于普通农村,搬迁点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难点在于如何实现贫困家庭的有效就业。”朱鹏说。

为此,水城县在搬迁前就提前摸底、谋划就业服务,采取“组织安置、自主安置、委托代管”三种模式解决搬迁群众的生活就业问题。按照安置点全覆盖要求,建设就业服务所,精准统计用工和就业需求,采取“易扶搬迁+产业园区+就业”模式,为搬迁劳动力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就业创业服务,累计对搬迁劳动力开展岗前就业技能培训9005人次,累计实现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12954人,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此外,建成就业创业服务窗口17个,配备劳动保障协管员32名驻点开展服务工作。整合人社、工、青、妇等各部门培训资源,实行劳动力全员培训,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施培,提高人岗匹配度。200户以上安置点普遍设立人社服务窗口,通过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搬迁群众、周边企业岗位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周边产业岗位优先聘用搬迁群众、社区公共服务岗位优先推荐搬迁群众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水城县海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距中心城区12.57公里,位于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内,安置了附近6个贫困乡镇群众1711户7591人。按照“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脱贫一批群众”的思路,水城县将地处边远、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集中搬迁到旅游景区,激活景区发展活力的同时,也让旅游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攻坚良性互动。

如何做好就业服务,让搬迁群众生活有信心?海坪的做法一是实行就业摸底、安排就业、以工代训同步进行。摸准劳动力就业需求和就业意向,协调人社、扶贫、院校企业等单位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增强贫困户技能。先后举办餐饮、缝纫、酒店、民风歌曲舞蹈多类培训班15期,培训建档立卡户1300余人2400人次。

二是采取引进企业解决就业、鼓励创业扶持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扩大就业门路,目前解决就业1525人。其中,度假区内就业518人,引导外出务工就业938人,引导自主创业69人。

三是成立农家乐餐饮合作社、马帮旅游合作社、民宿酒店合作社等合作社7家,采取下属公司与搬迁户合作模式,鼓励搬迁户根据自身需求积极参与。同时通过扶贫服装加工厂及其他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共同寻求发展致富途径。

四是创新“三变+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模式,引进县平台公司盘活资源,鼓励搬迁群众以冗余房屋面积入股公司的方式参与“三变”。冗余面积折算股本后交由经营公司改造为特色实体店、小旅馆、小作坊来经营,所得利润按比例分红。同时与搬迁户合作,共同打造家庭旅馆。采取管委会下属公司出资改造,新增搬迁户家庭旅馆23家100个床位,仅2018年消夏文化节期间就实现家庭旅馆旅游接待人数1050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17万元,户均分红约3600元。

搬迁过渡期是一个适应期,也是一个不稳定期,尤其是老年人最恋故土。基层干部建议,一方面,除通过开展丰富的老年人活动,如手工、合唱、快板等帮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外,对于一些尚有劳动力的老年人,可以开发一些公益性岗位,如交通安全员、绿化、护路、治安巡逻等,解决50到70岁及弱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此外,考虑到搬迁群众都是农民,适应性差,转变为产业工人较难,可根据各安置点的实际情况,适当布局现代农业产业,让搬迁户从事自己较为熟悉的工作,完成职业过渡。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