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多举措提升垃圾分类处理水平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8月28日15:10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重庆8月28日电(记者王松涛)2009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市目前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46座(不含餐厨垃圾设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超过95%,在全国处于前列。当前,重庆正针对相关工作中仍存在的薄弱环节,推出多方面举措,以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

——重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呈现五个亮点

据介绍,重庆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资金财政保障。全市在2005年已出台地方法规《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的要求;2009年出台《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对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进行了明确;2015年,研究制订《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及标识导则》,明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及标识要求;2018年,制定出台了政府规章《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在资金保障方面,主城区餐厨垃圾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运行均由市财政兜底。加大垃圾处置费征收力度,过去五年全市累计征收垃圾处置费超过23亿元。自“十三五”以来,累计争取国家补助资金1.4亿元,支持全市包括废旧塑料再生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二是突出垃圾“干湿分类”。重庆建成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全面实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并将易腐垃圾收运范围扩大到主城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及分类试点小区。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年处理易腐垃圾超过55万吨,约占主城区垃圾处理量17%。目前主城区餐厨垃圾日均处理1800吨,“干湿分类”措施取得较好效果。全市已建成投运餐厨垃圾处理设施4座,在建6座,易腐垃圾处理后将转变为生物柴油、压缩天然气及沼气。

三是突出分类处理能力建设。全市党政机关已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公共机构正全面推进;主城区垃圾分类体系已覆盖43个街镇、306个社区的110余万户居民。全市运行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共58座,其中,主城区建成4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和1座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和若干其他分类处理设施,同时配套3座具备分类转运能力的垃圾中转站。目前,全市已建成“七统一、一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9190个、分拣中心37个,再生资源交易中心1个、再生资源回收基地(集散市场)5个。在渝北洛碛启动并推进建设集合生活垃圾应急填埋、餐厨垃圾处理、废塑料资源化利用、非危险废物有害垃圾处理等功能的垃圾处理产业园区,提高了主城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

四是突出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在分类运输方面,重庆针对四类生活垃圾分别明确了收运主体和收运方式。其中,可回收物由居民直接售卖或由回收企业上门收运。有害垃圾由资质企业通过专业车辆进行专业收运,目前全市已有有害垃圾收运贮存经营单位18个。危险废物经营单位61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45个,除荧光灯等个别种类外,有害垃圾基本能实现市内处置。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均由环卫清运单位按照日产日清的要求进行分类运输,其中主城区已将易腐垃圾收运范围扩大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及分类示范小区。分类处置方面,重庆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健全,通过回收企业综合处置,可回收物基本进入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五是突出提升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科技水平。重庆先后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分选车研制”“城市智能式节能型大件垃圾综合破碎、减容运输、节能减排科技示范”“主城餐厨垃圾沼气发电技术集成与示范”“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气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建筑垃圾建材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示范”等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市环卫集团牵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生活垃圾单相湿式厌氧生物制气设备研发与示范工程”,攻克了大件生活垃圾混合破碎、垃圾分选、餐厨垃圾除油除杂及均浆、建筑垃圾异质分选与微损破碎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餐厨垃圾单相厌氧消化反应器、餐厨垃圾除杂均浆设备、垃圾焚烧发电系列装备、垃圾中转配套设备和车厢后卸式垃圾车等,建成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装备、垃圾转运装备等示范生产线和科技示范点。

——薄弱环节待完善 四方面工作需加强

目前,重庆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标准不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还不健全、垃圾分类经费投入不平衡、社会公众分类共识还未形成等等。业内人士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推进垃圾分类等工作,通过市委、市政府加强工作部署,确保分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规范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在宣传、动员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垃圾分类收集的同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关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二是尽快建立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网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网“两网融合”,进一步提高易腐垃圾回收利用水平,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社区、学校、家庭及个人,定期奖励。建立可由社区物业或居委会负责管理的现代社区回收站,使垃圾回收成为物业或居委会创收的途径。新建小区要合理规划垃圾回收站,并逐渐成为审批和验收的必备条件,强化新型社区的综合功能。

三是加快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类收运设施设备,提升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运能力。推进主城区第三及第四垃圾焚烧发电厂、洛碛垃圾应急填埋场、洛碛餐厨及厨余垃圾处理厂等重大环卫分类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加大对垃圾车辆、箱桶、垃圾处理设备的投入。

四是加大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科研力度,支持推广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现代科技。扶植垃圾回收利用的下游产业,消化和充分利用垃圾资源。

——多举措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

据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重庆下一步将推出三方面举措,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

一是完善垃圾分选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选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成果示范应用;积极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生活垃圾分选及资源化利用、绿色包装等方面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工作,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垃圾分选及资源化利用的决策咨询工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市民消费观念,提高市民的分类和环保意识,引导居民从源头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促进生活垃圾再生利用,并对不可用部分实施终端处理。开展绿色商场示范活动,宣传绿色商场行业标准,创建一批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商场。开展仓储配送与包装绿色化专项行动,提高商贸物流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集约绿色发展。

三是做好废包装物垃圾处理的系统工程。鼓励企业探索简约包装,减少二次包装,在企业开展简约包装试点。发挥大数据作用,推动企业发展包装定制化、仓配一体化、运输标准化服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幅度减少不必要的二次包装。推动将废包装物纳入资源回收政策支持范畴,开展废包装物分类回收利用试点,鼓励企业重复利用塑料箱、纸箱和编织袋等封装容器,提升包装物品再利用率。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