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安新区:“六个一批”商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10日10:11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贵阳9月10日电(记者汪磊)让权力瘦身,为市场松绑。2016年4月以来,贵州省贵安新区逐步探索构建取消办证、改为备案、自主办证、承诺办证、证照合发、严格准入等“六个一批”“证照分离”改革模式,着力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不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营商环境明显优化。

——“加、减、乘、除”降低市场制度成本

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万琳介绍,贵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动态调整,在商事改革事项上做加法。依据改革政策变化情况、推进情况和市场环境需要适时调整完善改革事项,自2016年4月30日选择审批频次比较高、改革后效果比较明显的50项行政许可事项先行开展改革试点以来,先后对改革事项进行了两次调整,确保改革持续保持活力。

而在审批准入上则是做减法。贵安结合新区实际,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降低准营门槛。其中,取消办证、改为备案、严格准入与全国“证照分离”改革模式基本一致,自主办证、承诺办证和证照合发等改革举措彰显了贵安特色。

如证照合发,打破前后置常规审批模式,对部分前置行政许可事项,企业申办行业行政许可和营业执照实行“一并申请、证照同发”;对部分后置行政许可事项,企业可选择营业执照和行业行政许可“一并申请、证照同发”或“分别申请、证照分发”;对部分关联性强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一照经营”或“一证经营”,不另颁发行业行政许可证件。

此外,贵安坚持责任导向,在审管联动上做乘法。针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做到落实不落空。审批部门制定细化配套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备案书、承诺书和一表通;监管部门制定严格可行的监管方案,针对改革事项明确具体的监管内容、监管标准、监管手段,确保“证照分离”改革统筹、平衡、有序推进。目前,已制定完成审批配套措施74个,监管配套措施60个。

最后,在环节材料上做除法。突出照后减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特别针对改为备案、自主办证、承诺办证和证照合发4类改革事项,在减环节、精材料、压时限上下功夫,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对改为备案的改革事项,实行即报即办,由申请人填写统一制定的备案文书并提交相关材料后,综合受理窗口予以登记备案并发放备案凭证即可开展经营。

——有效化解痛点释放改革红利

贵安新区实施“六个一批”“证照分离”改革以来,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新增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金分别提高168%和153%。

首先,放宽了市场准入,有效解决“办证多”的问题。通过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涉及“取消办证”“改为备案”的行政许可不再进行审批,放宽了市场准入。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后,企业要从事“取消办证”类事项经营活动,只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即可依法依规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无需再向审批机关申请行政许可的资质资格证书。以前层层审批的事项,现办结所需时间压缩为“零”,真正实现了市场准入“零门槛”。

其次,降低了准入门槛,有效解决“办证难”的问题。采取“自主办证”“证照合发”改革方式,把“办证”的主动权交给企业,实质性降低了市场准入准营门槛,为企业发展壮大赢得了充足时间。其中,为落实“自主办证”的有关要求,在全国率先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改革试点,放宽资质准入条件,为企业提供公平成长的空间,一定程度解决了施工企业“一出生就必须会走路”的尴尬问题。

再次,转变了审批方式,有效解决“办证慢”的问题。将“证照分离”办理纳入政务大厅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避免企业、群众办事折返于多个部门、重复跑,大幅简化了流程,办事效率得以大幅提升,省减办理时间80%以上。如对“证照合发”中“一证经营”的开设药店、电影院、网吧3个事项,实行“一窗受理、证照合发”工作模式后,申请人只需面对一个登记窗口,填写一套表格,提交一套材料,就可同步完成行业许可审批和食品经营许可等事项,大幅精简申请资料。

最后,打破了许可强制,有效解决“不准营”的问题。通过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涉及“承诺办证”的行政许可,大幅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和风险,增强了经营活动的主动权。一种情况是企业依法作出承诺,企业在办证期间达到法定的生产经营条件就可从事经营活动,打破“持证经营”的强制性,允许企业“边办证边经营”,解决了企业已经具备生产经营条件、因各种原因尚未取得许可不能从事经营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企业作出承诺,申请的行政许可审批机关不进行现场勘验,实行“即报即批”后就可从事经营活动,为企业达到法定条件第一时间开展生产经营提供了便利。

——改革事项冷热不均等问题待解

“证照分离”改革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以来,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改革事项冷热不均。除建筑业、医疗、餐馆类等改革事项发生率较高外,其余事项发生率较低,改革实效不突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高。信息系统共享不畅,行业主管部门自建系统仍难以打通,信息壁垒没有被真正打破,证照信息数据的推送和接收衔接不到位,信息共享效率低。

此外,也存在审管责任界定不清。改革文件中明确要求“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看似审批监管责任已明确,但事中事后监管责任还不明晰,具体落实时仍有部门踢皮球,左右之间的协调联动有待进一步畅通,监管创新滞后、“放”“管”一定程度脱节,事中事后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贵安提出如下改进方向和路径:

一是紧盯市场需求,紧密契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坚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从新区产业发展需求最热和事项发生频次较高的方面去聚焦,对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市场需求不大、反响平平的一些事项作调整,切实将能够让企业和群众更受益的事项纳入改革,重点研究改革方式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及时调整政策文件,确保改革落到实处。

二是厘定审管职责,精准构建事中事后监管链条。贵安新区是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地区,具有审管相对分离的特殊性,必须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厘清审批监管职责,做到放开准入和严格监管相结合,确保事中事后监管跟得上、接得住,防止监管缺位。进一步增强“放”的协同性和“管”的有效性,以改革倒逼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合理配置监管力量和资源,采取协同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实现监管全流程和全覆盖。

三是强化信息共享,聚力打通审管信息数据壁垒。强化信息互联共享,开发改革事项全程电子化网上办理系统,实现审批、监管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归集、统计、分析和全程留痕监督管理,力争做到能在网上办理就无需跑路,必须到现场办的做到“最多跑一次”。同时,加快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对于“证照分离”改革中涉及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事项,通过“多证合一”改革尽可能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真正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