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高新区创新驱动助推“四链融合”

东北网2019年09月12日10:54分类:园区

作为科技部重点发展的全国“三类”园区中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大庆高新区持续打好创新驱动攻坚战,加快构建研发、孵化、转化、放大“四位一体”科创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持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纳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启动建设“双创”升级园区。抢抓国家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工作的政策机遇,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升级园区。目前已完成第一批中央2500万元专项资金和2019年高新区5000万匹配资金的拨付工作,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坚持“四位一体”,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战略升级研发平台,依托驻庆央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级研发中心,目前东北石油大学国家能源陆相砂岩油田开采研发平台已获批复。完善提升孵化平台,提升创业中心等孵化载体功能,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孵化器,启动运营前海创投新经济产融服务基地、猪八戒双创产业园、亿蜂国际创新示范基地等3个新型孵化器。目前建成省级以上各类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12家,在孵企业1000余家,毕业企业435家。壮大成果转化平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集团合作建设双兴智能科创中心,首批进驻的6个产业项目开始进行研发和试生产;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石油化工研究中心共建中试基地全面运行,一批特色鲜明的高附加值项目正在加速实现产业化;与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等工作紧锣密鼓,全区年均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00项。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导思特传媒、佳昌晶能、多维时空等新兴产业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服务,支持大庆华科、永晨石油等传统产业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人才支撑力。实施人才兴区攻坚战,创新人才工作模式,组建战略新兴产业和石化产业专家智库,制定专项人才政策,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激励若干措施,每年财政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用于激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抓好人才引进,近年先后引进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津贴人才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联合专业人力资源机构,打造高新区人才市场品牌,定期组织专题招聘活动。强化人才培养,制定重点领域人才赴外培养计划,举办“新经济大讲堂”提升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引导企业与本地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实训培养基地,实现技能型人才双元制、订单式培养。

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组建高新产业引导基金、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基金、万融鼎信能源产业基金,参与设立“油头化尾”产业投资基金。目前5支基金已实现封闭运行,基金总规模65亿元,并已注入扶持实体经济。制定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在鼓励信用贷款、信用担保、信用保证保险、联合授信、共保模式、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等六方面给予金融机构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其加大对高新区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

深化校地企合作,整合发挥区域创新发展活力。充分发挥高新区桥梁纽带作用,打通中石油驻庆央企、高校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的合作通道,强化区域科技资源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依托中石油大庆化工技术研发平台,通过合作研发项目、共建中试基地等方式,初步建立起央企研发和中试、地方民营企业承接和转化的新型合作模式。联合中石油驻庆央企、地方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力量,谋划“油头化尾”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努力打破国外化工关键技术封锁。

截至目前,大庆高新区共引建1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院士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46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8%,排名全国41个资源型城市国家级高新区第4位、东北地区16个国家级高新区第5位。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高新科技成果项目产业化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态势已经形成。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姚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