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在新一轮振兴发展大潮中澎湃“新区动力”

中国经济导报2019年09月19日10:11分类:新区

巍巍长白山,见证着黑土地上70年的沧桑巨变;浩浩松江水,聆听着时代进步的强音新曲。聚焦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长春新区,在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新区动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更加清晰地镌刻下“新区坐标”。

创新奋进中的长春新区,大有可为,风鹏正举。2019年,是长春新区实现三年大跨越目标、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振兴发展的繁重任务,长春新区已经扎根于雄厚的基础,调动起所有发展要素,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踏上新征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承担起各项新使命,坚持“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以“打先锋、站排头”精神施展着振兴发展的新作为。

201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长春新区,成为全国第17个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位于长吉图先导区核心腹地和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中心,是哈大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京哈高速、长珲城际等铁路以及京哈、珲乌等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贯穿新区,拥有国家干线机场龙嘉国际机场,与东北其他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东北亚周边国家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国家赋予长春新区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平台和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

长春新区成立以来,聚焦高质量发展,突出项目立区、产业强区、科技兴区、开放活区和服务优区,着力推动各项改革创新,全力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在推动省市振兴发展中较好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产业蝶变引领振兴路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是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自成立以来,长春新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项目立区”理念,以“三抓”促“三早”,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2019年上半年,共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43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14.8%。在长春新区的这片土地上,一系列创新产业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规划建设起来。长春新区在创新实践上,同时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科技创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围绕培育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每年新引进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开工项目300个以上(含续建)。随着总投资54亿元的航天信息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亚泰医药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京东长春亚洲一号、总投资50亿元的晰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标志性大项目的投产运营和开工建设,呈现出以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京东亚洲一号、华为云计算等重大项目引领创新发展的新态势。2015年10月,第一颗“吉林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目前,龙翔国际商务区在建的区域里已经足够想象出未来商务繁茂的景象,光智园区多户高科技企业正在紧张忙碌地调试设备……这是长春新区里最常见的情景。项目落地,产业集聚,重点项目绽放异彩,热度持续升级的长春新区,逐渐彰显出国家级新区的雄厚实力和吸引力。

开放合作搭建新平台

开放是实现吉林振兴的必由之路。长春新区是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加强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新引擎。长春新区是重要的物资加工储备基地、东北地区物流集散的枢纽和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将通过构建创新型、开放型产业体系,并以贸易为龙头,加强与窗口、前沿的合作,与东北亚各国共建产业园区,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有效带动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图们江区域合作水平。

长春新区高标准谋划和建设了国际陆港和国际空港、对外通道以及国际国内合作园区。国际陆港物流园核心区5平方公里起步区路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海关监管作业区成功获批,中欧班列累计运行16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国际空港龙嘉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临空经济示范区列入国家2019年审批序列。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即将开通,中俄、中白、中日、中韩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与上海张江高新区、杭州(滨江)高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对口交流合作越来越广泛。

科技创新释放新能量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长春新区自成立以来,就坚持科技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集聚创新资源,不断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改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结构,成为推进创新创业的重要辐射极。从科技创新平台到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从科技项目到科技产品,以中关村创新中心、北湖科技园、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产业园、中俄科技园、摆渡创新工场为代表的各类科技孵化载体,为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澎湃动力。到过长春新区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这里的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平台遍地开花,而通过平台孵化出的各类科技项目、产品犹如雨后春笋。

长春新区每年列支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超过1.5亿元,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达到5%以上;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以新区为核心的长吉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北方平台落户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56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总数177户,市科技大市场交易额达到300亿元,累计培育上市企业达到10家,新三板企业24家,占全市总数的52%;依托省、市、区三级共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施了八批次“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引进131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公安部批准新区实施七项外籍人才出入境优惠政策,在19个国家级新区尚属首例。

宜居宜业魅力新城区

长春新区自成立以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相关政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积极推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转变,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养老等社会公共事业,提升区域公共配套服务能力,让辖区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意度。先后引入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师大附中等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国际化打造长春新区优质教育品牌,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大力促进高等教育高效发展。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工作,辖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北湖分院投入使用,吉林省第二人民医院、通源医院二期工程、吉林国健高新妇产医院等社会事业类项目快速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文体设施建设,长春奥林匹克公园全面竣工。长春新区所辖各开发区还将根据区域特点,启动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全民健身广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满足群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需求。“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长春新区牢固树立协调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经济建设与教育、医疗、文体等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夯实发展根基。长春新区,一幅波澜壮阔的协调发展画卷蓝图正徐徐铺展开来,一个公平幸福的新区正阔步走来。

长春新区成立以来,累计投入170多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区域环境大幅改善,获得首批“国家绿色园区”称号。成功争取到国开行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一期)贷款350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基础设施、伊通河北北段等工程建设。总投资98亿元、全长38.8公里的“三路七桥”工程域外段已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域内段完成大部分基础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实现新区北部三个开发区互联互通,北湖快轨一期、与东北师大和吉大合作办学的4所学校、十一高北湖学校、长春奥林匹克公园等均已投入使用,区域承载功能显著提升,新区人气加快集聚。

营商环境构筑新优势

软环境是区域品牌、形象、实力的综合体现,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软环境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自成立以来,长春新区把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对标全国最高最好最优,全区总动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志在一流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担当,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一次次改革的深化,一次次企业心声的倾听,一次次工作责任的压实,换来了政务服务的大提升和营商环境的大变革,从“软”的办事流程到“硬”的办事场所,均赢得了驻区企业家们的由衷点赞和认可。“软环境”真正成为了长春新区发展“硬支撑”。改革永远在路上,奋斗永远在路上。放眼蓬勃发展、创新涌动的长春新区,“快而全、细而好”的营商环境,是涌动在区域内一道充满秩序和效能之美的亮丽风景。

长春新区按照“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模式,结合承接落实市级管理权限,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灵活设置机构,新组建了12个招商局,招商力量明显增强,专业化招商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企业拿地(缴清土地出让金)后13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工前所有审批手续,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实行项目联审联办、告知承诺制,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新建4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正推进所有审批事项向大厅集中;组建新区工商联合会,建立起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创建企业高管微信群、开展千户企业万张服务卡活动等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精细化服务。新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软环境建设标兵单位。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休止符。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长春新区创新性地提出培育富有新区特色的营商文化,践行“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都是软环境”,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打造诚信新区、诚信企业品牌,全面构建起“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让市场主体更具活力。有了文化支撑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才更有温情,才拥有最适合企业成长的肥沃土壤,进而使长春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更有力度,更有速度。

党建引领筑牢新基石

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新要求,通过开办新区大讲堂等活动载体,引导干部加强学习不断在学深弄懂做实上下功夫;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作风大整顿等主题活动,塑造了“创新、诚信、超越”的长春新区精神;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了“星火驿栈”党建活动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精品指导服务中心;创新实施了《功劳通报》、《问责通报》“两个通报”制度,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绩效奖金挂勾,进一步树立了“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春新区正“撸起袖子”,“加减乘除”一起做,用创新全面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助力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未来,长春新区将紧紧围绕在省市全面、全方位振兴发展中“当尖兵、作表率”的总体要求,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一年新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跨越”,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建成以创新、开放为品牌特征,以超越、引领为精神品格,以和谐、美丽为格局形象,动能充足、富有活力、宜居幸福的高质量发展新城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春新区筑梦的号角已经吹响,她正用激情驱动梦想,梦想带来创新,创新繁荣发展,在这一片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上,一定会开出异常绚烂的花朵。(长春新区管委会供稿)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