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服务持续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劲“动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15日14:56分类:农业

新华财经郑州10月15日电 (记者王晓蕊)刘文祥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因处于丘陵地带,“白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交通不便、产业空白,就连基本的生活生产用电都无法有效保障,“贫困”曾一度让这个村子成为远近闻名的落后村。

“之前家里经常'灯泡不亮、电扇不转’。经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后,全村用电得到了有效保障,家家户户用上了大型电器。”刘文祥村支部书记梁留恩说,电力保障和服务方面发生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在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全村大力发展桃、李果林种植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果林灌溉用水多,之前用柴油抽水机灌溉,现在换成了动力电灌溉,轻轻一刷电卡,水就能直接到林地里,不仅方便,灌溉成本还节约了近5倍。”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保障。2016年至2018年,河南省贫困地区电网投资完成306亿元,占“十三五”规划投入的75.4%,共完成了全省53个贫困县、6492个贫困村、1235个深度贫困村电网脱贫改造任务,贫困县、贫困村电网脱贫改造分别较全省整体脱贫计划提前一年、一年半完成。

今年以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持续推进贫困县电网升级改造和贫困县行政村电网均衡发展,继续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强劲“动力”。省电力公司相关数据显示,该公司践行光伏扶贫项目“购电费月结月清、新能源补贴及时转付”服务承诺,2019年1月至9月全额支付8.09亿元购电费,国家拨付的新能源补贴全部转付到位。

河南省太康县作为大别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光伏扶贫项目是该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网太康县供电公司提供的数据,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全县光伏扶贫电站上网电量5981.98万千瓦时,结算电费2260.59万元,使全县近4万户困难家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按照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整体安排,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还积极参与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共派出驻村第一书记203名、驻村工作队员374人。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系统定点扶贫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491户、50845人,已脱贫12233户、43197人,脱贫人口占比85%。

位于豫南伏牛山区的南阳市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人均耕地不到一分地,是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的定点帮扶村。自我国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国网河南省供电公司先后派出两任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该村。

短短几年间,娘娘庙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外,在两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下,全村找准了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成立了三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和苗木管理委员会,大力发展玉兰苗木种植产业,5年来,全村共销售玉兰苗木2000余万元。今年51岁的娘娘庙村村民刘花敏就是受益贫困户之一,“我们家目前累计种植40多亩的玉兰苗木,平均每亩收入一万元左右。脱贫致富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刘花敏说。

和娘娘庙村一样,刘文祥村也已实现产业扶贫带动成功脱贫。“全村已累计种植桃、李果林3600余亩,年产黑李、油桃1800余吨,年销售收入540万余元,全村人均增收达到5600元左右,贫困发生率由之前的近50%降低到现在的1.15%,成功脱贫摘帽。”梁留恩感慨地说,“我们村已经由之前的'落后村’变成了现在的'标杆村’,十里八村都来学习果木种植经验,这在之前真不敢想”。

“刘文祥村已通过光伏发电、果品冷库租赁等方式打破了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历史。”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驻刘文祥村第一书记李小永说,通过驻村工作队4年来的帮扶,该村已逐步由之前的“争取发展资金”方式为主的“输血扶贫”转向“产业带动”方式为主的“造血扶贫”,为下一步全村的乡村振兴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强的电网保障,满足了河南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支持了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转移就业,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除此之外,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推进兜底扶贫政策落实,严格执行河南省低保、五保户每月10千瓦时电量减免政策,2016年至2018年共减免电费支出5.52亿元,涉及电量9.86亿千瓦时,2019年1月至9月已减免电费1.24亿元。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