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经济开发区潮起长三角 激荡高质量发展强音

浙江日报2019年10月17日10:37分类:园区

位于钱江北岸的海宁经济开发区以强劲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吸引力在新时代的发展快车道上一路疾驰,锻造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成色。我们看到,这里有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作发展的风向标,这里有泛半导体新兴产业强势崛起的好望角,这里有新旧动能转换的试验田……

波涛蓄势,起于涓滴。海宁经济开发区,以审视的目光,重新自我定位,围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总目标,积极打造“一城三地五区”,增强产业辨识度,谋划城市新的空间布局——扩容提质、转型发展、产城融合,建设高品质产业新城,打造杭州湾时尚产业基地、智能制造高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建设“芯”兴产业区、国际时尚区、创新合作区、绿色示范区、品质新城区,澎湃着与时代同行、与区域经济共振的强因子,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在时代向前奔竞的洪流里掬起一捧浪花,惊艳众人。

立足长三角 高扬区域发展风向标

融杭接沪,是时代赋予海宁经济开发区的光荣使命,也是其实现自我更新、自我跃升难能可贵的良好契机。

时间回拨到10年前。2009年9月,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落地海宁经济开发区北区块,总规划面积14.71平方公里。这是沪浙两地首个跨区域合作园区项目,也是沪浙两地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

海宁分区合作双方,一个是汇集了大量高新技术产业的上海老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是以皮革、经编、家纺等传统工业闻名全国的经济强县市。上海漕河泾谋求“走出去”,海宁寻求产业转型,双方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潮流,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把海宁的区位交通优势、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以及中小城市的商务成本优势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管理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优势有机结合,共同开发、联动发展。

在海宁经济开发区深耕10年,海宁分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4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家、主板上市企业3家。2018年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38亿元,工业生产性投入29.77亿元,工业总产值280.6亿元,税收收入18.09亿元。实践证明,漕河泾海宁分区的探索是成功的,打造成为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先后荣获“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示范园区”“浙江省开发区特色品牌园区”“2017首届国际科创园区(上海)博览会优秀科创园区奖”“首批嘉兴市接轨上海产业类重点合作平台”等荣誉称号。

正如海宁分区相关负责人所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一个宏伟的蓝图,即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于我们而言,就是通过园区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发挥现代产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斐然成绩的背后,更是离不开两地政府与企业的“默契合作”。政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1+1>2”的效应,在海宁分区,政府和企业在各自最为擅长的领域“各显神通”。由政府承担土地征迁、社会管理等职能,由企业负责规划编制、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园区服务等工作,并按照公司法规定的分配方式进行税后利润分配。通过这种分工模式,再配合以双方互派高管和中层干部的方式,有力调动了各个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为长三角通过园区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积累了经验,而海宁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上海发展飞地经济的新样板。

与此同时,海宁分区充分发挥上海漕河泾和海宁的本土优势,构筑以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为主、海宁经济开发区和漕河泾海宁分区互动的“三位一体”招商格局,以国际化视野推进以高科技项目和高质量外资为重点的招商选资工作。

十年之间,海宁分区不仅带动了海宁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破解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空间发展限制,促使合作双方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了互利共赢,为沪浙两地合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沪浙互动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生动的新样本。

激发“芯”活力 发现新兴产业好望角

俯瞰海宁经济开发区的关键地标,泛半导体产业园无疑是星光熠熠的一颗。围绕“泛半导体”这个关键词,响应全市的发展战略,海宁经济开发区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期、窗口期,把泛半导体产业作为培育重点,主攻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基础材料和核心元器件领域,加快推动区域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跑出“芯速度”。

“泛半导体产业的产品应用范围之广、企业亩均效益之高、科研创新动力之强,令其他产业难以望其项背。这也是我们提前布局泛半导体产业园的用意所在,以创新驱动助力海宁产业转型升级。”海宁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补充道,“我们的目标是再造一个开发区,期待这个泛半导体产业园能够成长到类似一个开发区的经济量级。”

随着一幢幢自建标准厂房和定制工业厂房的拔地而起,总规划面积1170亩的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第一组团已初露峥嵘。其中一期用地168.7亩,落实了两个厂房定制项目——德国贝纶丝线和天通泛半导体一期项目。德国贝纶厂房也已于去年交付使用并投入生产,深受外资企业客户的好评,树起了泛半导体产业园厂房建设的标杆。

泛半导体产业园设立以来,海宁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进项目建设,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发布了详细的招商路线图,出台了发展泛半导体产业的意见和政策,组建了泛半导体产业基金,形成了泛半导体“一意见、一政策、一基金”的发展格局,通过“基地+基金、人才+资本”的创新模式吸引众多优质的泛半导体企业落户园区。

“注重龙头带动,是我们产业培育的一大特点。在众多企业上门考察的同时,我们也在主动选资选优,选择行业排名靠前的泛半导体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合作。”泛半导体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产业园主要是引进半导体装备及关键核心元器件等项目,目前已引进京东方、中国电子、士兰微等行业龙头企业,并以这些龙头企业为引领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主动谋划形成产业链,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时不我待,敏锐洞察时代发展的风向,不惮于从一片荒芜中从零开始,海宁经济开发区果敢的产业选择和定位,再一次彰显了其逐鹿高质量产业集聚区的勇气与底气。

不负所望,泛半导体产业也沿着“一年起步、两年出形象、三年见实效”的战略路径,蹄疾步稳。截至目前,已有瑞宏科技、确安科技、英达威芯、凯成半导体、芯晖装备、哈工现代、北斗皓远等19个项目签约入驻,签约计划总投资89.25亿元,其中已有5家企业正式入驻园区装修或生产,已投入资金约2亿元。预计到2020年,泛半导体产业园将落户产业链项目超30家,企业实际投资将超100亿元。

赋能高科技 开辟转型升级试验田

“寸土”能产“寸金”,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而土地“含金量”的高低体现了城市发展水平。目光自然聚焦到海宁经济开发区的东区,那个昔日孕育着开发区起步发展的摇篮。而此时此刻,变革,迫在眉睫!

曾经,这块土地承载着制革、印染、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土地产出低,污染相对较重,去年在占地面积4695亩的空间内,亩均税收仅有14万元。旧的生产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此,一场新旧动能转换的宏大篇章在这里起笔、写就,智慧港科技产业园应运而生。

据悉,海宁“智慧港”科技产业园规划总占地4695亩,一期涉及1955亩,将承载泛半导体、航材精密加工、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5年后产值达300亿元,并且与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和鹃湖国际科技城相对,三者共同构筑起海宁的技术长廊,厚蓄发展新势能。

2018年,海宁经济开发区启动东区全域改造提升,力争通过3~5年努力,关停全部制革、印染、化工企业,重点引进泛半导体、航材精密加工、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智慧港”科技产业园,实现年产值超300亿元、亩均税收超40万元的发展目标。今年,结合区街“低散乱”整治工作,完成“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115家,其中关停淘汰22家,改造提升86家,拆除违章搭建120平方米,拆除老旧报刊亭2个。

“既要培育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也要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业、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老树发新芽’,促进生产力整体跃升。”提升发展质效的关键在于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这是东区腾笼换鸟、重新出发的重要意义。

前不久,浙江万物工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万物工场暨工业互联研发制造项目就落户在这里。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形成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一期投资20亿元,包括智能产品研发、柔性生产等,将打造成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项目今年实现部分投产,预计可实现产值5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8000万元。三期还将建设芯片封测、总部大厦等项目。

“该项目落户土地原来是一家制革厂,每年亩产效益只有几万元,新项目的亩产效益将远超过去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智慧港科技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算了这么一笔账。新旧破立之间,大有可为。除了万物工厂项目,越来越多的其他投资项目也紧紧围绕新兴产业的定位,蜂拥而至,加快实现“腾笼换鸟”,为海宁经济开发区注入新的动能与生机。

推倒的砖瓦碎石见证了一段低产出的历史,新崛起的厂房大厦象征着“亩产论英雄”的华丽起点。东区,这片曾经没落的地方重新焕发生机。完成海宁“智慧港”科技产业园控制性详规,制定完成“一企一策”清单,明确对其中19家企业进行收储,对56家企业进行整治提升。截至6月底,已完成企业收储4家,收储面积416亩,收储区块已引入与德通讯万物工厂和“美达瑞新材料”等项目;“智慧港”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海宁科技绿洲一期新引进企业3家,二期实现交房,引进上海光维通信、泰矽微电子、紫金港生物科技、乐众信息等7家高科技企业。“漕河泾创营·海宁”众创空间通过嘉兴市复评。

如今,站在开发区东区的这块土地上,地还是那块地,但是在产业、平台、企业提档过程中,已将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实现工业土地“含金量”翻倍上升。目前,海宁经济开发区正在全力打造一个又一个“园中园”,静待优质企业落地生根。据了解,“智慧港”科技产业园附近,还将计划引进航空产业园等项目,充分挖掘存量资产潜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姚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