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自贸片区观察】连云港:把握历史机遇 跑出港城“自贸加速度”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18日08:38分类:自贸区

新华财经南京10月18日电(吴琼 吴雪婷)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于8月30日挂牌。9月2日,连云港片区企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9月17日,连云港盈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连云港片区首家备案成功的外贸企业。连云港片区“上线”以来,先后签约项目总投资645亿元,仅9月,新增市场主体环比增长74%。

站在新的历史舞台,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正围绕建成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平台三大功能定位先行探索,跑出极具港城特色的自贸加速度。

——立体运输格局初成  多式联运提速亚欧交通枢纽建设

连云港片区的首要功能定位是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

连云港坐拥江苏最大海港,北望渤海湾,南连长三角,东与日韩隔海相望,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战略支点,区位优势无以复加。

立足这一功能定位,连云港正全方位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构建海、河、陆、空立体式交通运输格局。一体两翼、一港四区组合大港格局形成,30万吨级航道一期通航,二期工程计划年内基本完成连云港区段疏浚;海河联运基本形成疏港航道、盐河、灌河为主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千吨级船舶直通京杭大运河;连盐、连青铁路开通运营,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建设全面推进,“高铁时代”已经来临;公路建设形成“两纵一横”高速公路网和“四纵五横”干线公路网,通达能力显著提高;连云港“花果山新机场”总体规划、初步设计已获批,飞行区场道、航站楼、地下停车场及旅客过夜用房等正全面开工……

基于立体交通格局,连云港多式联运体系日臻完善。

2017年,以连云港港和“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为重要枢纽节点的中哈跨境运输正式启动。2018年,连云港中欧班列达到日均2.2列规模,海铁联运累计完成33.86万标箱,海河联运量累计完成1189.2万吨。

今年7月,“连云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铁空联运首次试单运行,成为继铁海联运、全铁联运后又一新的过境物流运输模式。

目前,连云港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70个,总吞吐能力达到1.6亿吨,并在江苏全省率先开行至中亚、欧洲的国际班列,运量占全国市场份额30%左右,位居全国首位。

以海铁、公铁、公水、海河等多式联运实体业务为基础,连云港创新构建了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以“一平台、三支点、四线路”的多式联运格局,促进港口内外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助力货运物流行业降本增效,2016年,该项目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首批16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依托该项目,连云港同步推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将多式联运涉及的90%信息系统整合融入建成云服务数据中心,全面实现一关三检“单一窗口、一单多报、联合查验”,海关监管实现对多式联运货物“海陆一次查验”和“电子指令放行”;率先搭建港口与铁路电子数据交换双向通道,完成了350余项核心和应用标准的编制,3项标准被交通运输部引用为行业标准,已实现和铁路方交换报文36种,与关检单位交换报文93种,与水运客户交换报文111种,日均收发报文90831个,同比增长31%。

——医药石化产业崛起  更优营商环境加速集聚要素

“建设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是连云港片区正在承担的重大使命。

医药和石化产业是连云港当之无愧的已有优质要素。

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近30年发展,连云港医药产业已形成新型肝病药物、新型抗肿瘤药、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等六大特色医药集群,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及重要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2018年,以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康缘药业为代表的连云港医药龙头企业,年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比例均超10%,并建立了超过5000人的研发团队。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位于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徐圩新区,规划面积62.61平方公里,规划产业规模4000万吨级炼油、300万吨级乙烯、400万吨级芳烃/年。以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为基础,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正在形成。截至目前,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已落户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中化国际等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的基地型、龙头型石化项目,石化产业基地亩均工业投资强度达到650万元,最高超过1000万元,远高于国内同类园区。

随着自贸区的获批,连云港医药和石化产业正迎来全新机遇。以千亿级“中华药港”为目标,连云港正加快构建巩固发展化学药、现代中药和生物药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药用包材和药用辅料两个配套产业、鼓励扶持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两个特色产业,力争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以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连云港正强势推进盛虹炼化、中化国际、卫星石化等重大项目建设,配套建设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连云港基地,积极培育一批千亿级龙头企业。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企业、人才等优质要素的集聚、壮大,一刻也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

借自贸区东风,连云港片区正以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放管服”,对标国际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力争成为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企业发展的福地。

推动流程再造,集成创新市场准入。通过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证照分离改革、容缺受理等系列服务措施,连云港片区市场准入体制进一步优化,开办企业全程“网上办”“零见面”。仅9月,连云港片区新增市场主体环比增长74%。

其中,连云区率先在政府职能转变、贸易投资便利、综合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流程再造,在自贸区块范围内全面实现“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20个工作日内领取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获批一个多月以来,连云区开办企业122家,审批时限全部控制在1个工作日以内。

创新贸易便利化加速货畅其流。连云港在标准版“单一窗口”既有政务、通关等功能基础上,增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特色板块,推动区域综合信息对接,促进与自贸试验区周边机场、港口、铁路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联动发展。结合港口实际,开发了港口、船公司及相关企业级“单一窗口”服务应用功能,重点打通口岸全程物流链条一站式办理通道,口岸代理单位或货主可足不出户完成口岸业务线上办理与电子支付,实现“港-航-通”一站式业务,建成“口岸服务单一窗口”,领先全国。

开创海关多式联运监管新模式。在实现海关铁路运抵、报关、核销等系统功能及装卸点生产系统与铁路综合管理系统建成的基础上,连云港片区开创了海关多式联运监管新模式,融海运、装卸火车、通关、国铁运输等分散的铁运业务于一体,企业生产数据直接向海关开放,真正促成海关、企业、铁路等多方互联互通。后续企业即可通过该系统一站式办理通关、铁运等相关手续,实现铁运运抵申报、报关放行与转关放行等100%电子化、转关单自动核销,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与监管质量。

海事政务“不见面”办理。连云港海事局在全国海事系统内率先全面实施邮寄受理服务,除需要现场核查申请人身份的业务外,其他业务全部实现“不见面”受理。邮寄受理实施以来,“不见面审批”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94%。

——发力数据丝路  六届连博会搭建“一带一路”共赢平台

2015年起,由公安部主办的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落户连云港,搭建起中国在“一带一路”唯一的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综合性平台。依托论坛,连云港与沿线国家陆续建立起能力建设对接、情报信息共享、联合行动协调、项目安保合作和安全学术交流等合作平台。

今年6月,连云港与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江苏省体育局联合主办了2019年连云港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一带一路”铁人三项赛。

这项赛事既是亚洲杯比赛、东京奥运会积分赛,也是全国首个以“一带一路”名义举行的国际比赛,对促进沿线国家体育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意义重大。

“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平台”是国家、江苏对连云港片区的第三个功能定位。

国际赛事、会议是承载“一带一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其中,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无疑最为重要。

2014年,连云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至今已连续六届。2017年,连博会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七大重点品牌展会之一。

自贸区获批次月,以“同绘陆海联运通道新蓝图,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新机遇”为主题的第六届连博会吸引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企业参展,期间签约47个项目、总投资611亿元,连博会的平台辐射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标志性展会。

依托连博会等平台,连云港正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教育、文化、医疗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与此同时,连云港还在探索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海关、检验检疫、标准认证部门和机构之间的通关合作机制,逐步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从“一带一路”区位上的“交汇点”朝着战略上的“强支点”迈进。

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在新丝绸之路上的首个国际合作实体平台项目。

在中哈实体联运通道的基础上,连云港正进一步构建中哈海陆联运电子数据交换通道,推动“数据丝绸之路”建设。连云港片区自主研发的中哈物流基地及无水港生产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中哈物流基地与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间生产数据互换、连云港与哈国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间物流数据互换以及海关、铁路间的数据互换。

围绕“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推动大开放、发展大产业、提升大城建、推动大发展”这一发展思路,连云港正广邀全球合作伙伴,让“一带一路”支点建设走深、走实。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