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以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呵护“诚信立市”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29日08:57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杭州10月29日电(记者吕昂)“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是一座立足于市场的城市,信用是市场的生命线。近年来,义乌围绕信用“归集、评价、应用”三大环节,立足商贸城市特色和优势,推进建立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打造覆盖所有市场主体和个人的信用一张网,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石的诚信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信用义乌”,持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体制机制 厚植信用根基

义乌在信用城市创建中,构筑工作推进“新模式”。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构建“1+2+X”工作推进机制,即“一套统筹机制、两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若干应用领域”,由市信用办负责统筹,市场监管局与公安局分别负责企业和个人信用落地,有效解决信用应用推进不力、应用项目落地难等问题。该市还专门组建国有企业——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征信有限公司,市信用中心与商城征信公司全面合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为了让信用“看得见摸得着”,义乌积极打造信用评价“新机制”。该市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58个政府部门、104家金融机构的1550项信用数据,形成覆盖50万法人和其他组织、225万自然人超过2.9亿条记录的多维信用数据库。在浙江率先出台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对企业、个人分别设定165个和173个加减分项,以及22个一票否决项,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动态生成评价结果,企业和其他组织分设A-E五个等级(信用优秀到信用极差),个人信用0-200分赋分。

今年,义乌升级打造信用评价2.0版,将企业评价分为“资质评价、遵纪守法、履约践诺、经营活动、社会责任”5个一级指标项和35个二级指标项,个人分为“身份特质、遵纪守法、履约践诺、社会活动、公德品行”5个一级指标项和28个二级指标项,使评价办法更加科学合理,评价结果更有区分度,主体信用画像更加精准灵敏。

同时,义乌还创新拓展诚信宣传“新载体”。一方面举办“诚信日”活动,每年1月9日设为义乌诚信日,发布年度信用大数据报告、十大联合奖惩案例等。另一方面,推广信用互查,引导市场主体通过共享信用授权码查询对方信用信息,并重点在市场交易、员工招聘、房产买卖、房屋出租、家政服务五个领域率先开展。同时,义乌还建立信用预警机制,动态监测企业和个人信用分变动情况并发送短信提醒,引导其开展信用修复,实施以来已向42.1万人发送信用预警短信,社会化自主查询已达21万人次。

--强化信用应用 形成信用闭环

义乌在建立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中,积极强化信用应用,形成“信用闭环”。首先,事前信用承诺,信用嵌入“一网通办”。按照“你承诺,我先批,事后审,失信惩”的思路,推进实施信用承诺准予备案、准营制度:针对信用优良的申请人,做出达到备案要求的承诺,即可通过备案登记;对部分涉企后置审批事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即可先行发证。后续监管中,对信用承诺事项进行100%核查,发现存在欺骗、伪造等不实信用承诺的,在审批环节取消该主体享受信用承诺便利化举措,在监管环节将该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目前,义乌全市已在35个部门122个事项中推行信用承诺,以信用承诺方式削减办事证明49项,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信用承诺15万次,减少材料6.8万份。

其次,事中信用监管,信用嵌入“一网通管”。义乌“一网通管”平台直接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共享信用档案数据和信用评价结果,在“双随机”检查中对不同信用等级市场主体实施差别化监管抽查比例和频次。同时,该市全面梳理形成全市监管部门实施信用监管的检查事项及对应信用小分扣分规则,对日常监管情况进行“驾照式”量化信用打分。在监管信用小分扣满12分或检查做出行政处罚时,将有关监管结果纳入失信记录,关联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的综合信用分,使监管痕迹内化为信用。此外,义乌通过企业自治平台,提供自查自纠整改上报、在线课堂学习、在线考试等企业信用修复方式和渠道,针对监管检查失信扣分情况,企业可主动改过自新、修复信用状况,促进企业增强守法诚信意识,加强生产经营自律。目前22个部门已在66个监管事项中部署了470个监管扣分项。

最后,事后联合奖惩,信用嵌入“一网通服”。据介绍,义乌实施政府部门信用核查,46个政府部门144个事项中已明确开展信用核查,累计核查128万次。制定联合奖惩办法,明确对不同等级(分数)的主体实施联合奖惩的事项、环节和措施,合计制定127项激励措施和260项惩戒措施。目前累计限制财政资金补助77家次,限制招投标3700余次,限制任职资格600多人次,直接促使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金额达3亿元。另一方面,义乌实施市场化、社会化信用核查。36家金融机构将公共信用核查作为信贷审批的必要环节,累计核查133万次,限制金融信贷4600家;同时推出“市民快贷”“市场快贷”等“信易贷”产品,覆盖群体超过30万人,累计发放信用贷款约9.5亿元。此外,社会公众在市场交易、社会交往等过程中,开展信用互查,累计社会化查询达21万次。

--服务商贸往来 深挖信用价值

义乌通过“信用+市场”,打造监管样板。该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发布全国首个监测市场信用波动情况的指标——义乌市场信用指数(YMCI),以信用监管来净化市场、提升市场。据统计,推行信用分类监管以来,义乌市场经营户违法率下降了2/3,客商满意率达到97%。义乌市场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重质量、守信用”市场;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市场、“全国信用监管示范市场”等荣誉称号。义乌商城集团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十佳诚信之星”。

“信用+外贸”,防范涉外风险。义乌作为国际化商贸流通中心,外贸合同诈骗、拖欠货款逃匿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市场经营秩序。该市以打造经侦预警平台为突破口,建立外贸公司、货运代理公司、供货商等信用信息数据库,及时公布逃匿的失信外贸主体,警示经营户防范外贸风险。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将1.2余家外贸公司及货代公司纳入诚信监督,收到信用评价50余万条,合同诈骗案件从2009年的159起降至2018年的22起,直接挽回损失2.99亿元。商务部等国家九部门发文推广义乌市场外贸领域信用建设相关成果经验。

同时,该市建成覆盖1.4万常驻外商的外国人信用平台,并向其发放“商友卡”(“外商市民卡”)。下一步,义乌将探索以“商友卡”为载体,开发“信用信息扫码查询”“订单信息在线登记”“交易双方信用互评”“失信人员自动预警”等模块,并在经营户中推广“商友卡”应用,使“做生意,亮卡片”成为习惯,促进贸易行为可追踪可追溯,提升贸易风险防控水平。并且基于外国人信用实施差别化签证、结汇、工作许可和来华邀请措施,提升失信惩戒能力。

“信用+金融”,强化金融服务。义乌搭建企业金融风险监测平台,对信用、线上交易、信贷、经营状态等数据进行大数据整合分析,实现贷前企业优选、贷后风险动态预警、区域风险监测等功能,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以信用大数据为依托,联合推出“信用金通”产品,依托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其信用状况、经营情况等,实时生成授信额度和利率,提供“全程线上、三秒三步,闪电到账、随借随还”的纯信用贷款,已推出“市民快贷”“市场快贷”“文明快贷”三个子产品,覆盖超过4万多家市场商户和30万个人,累计发放贷款14.5亿元,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金融系统推广。

据悉,义乌未来还将建立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市场主体需求信息、金融机构产品信息三者互为融通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金融超市”,实现基于信用大数据画像的银企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淘宝式”一站式金融服务。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