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产权交易显活力 制约因素待破解

河北日报2019年11月05日14:24分类:京津冀

农村产权交易是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和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的关键环节,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4月,河北省明确由省供销社实施建设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由此,河北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由供销合作社主导构建全省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的省份。

4年多过去了,河北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应该怎样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产权交易让农民得到贷款,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滦州市榛子镇南辛庄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薯育秧专业村,但由于缺乏资金,阻碍了种植大户扩大种植规模。今年5月,南辛庄村种植大户宋爽以承包的鱼塘和7个薯窖作抵押,从中国农业银行唐山分行贷款25万元,承包了300多亩地,扩大了红薯种植规模。

石家庄市栾城区柳林屯乡北屯村外包的225亩耕地2018年11月到期,需要重新发包。因栽种了优质银杏树,原承包合同规定到期后承包户要将地上附着物清理干净,如果按合同执行,会给原承包户造成巨大损失,实际操作难度很大。为顺利完成发包,栾城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经实地查看,建议村两委在合理提高地价的基础上聘请有资质的评估公司对银杏树进行评估作价,作价价值作为承包土地的补充条件,对竞价人收取地上附着物价值的20%作为保证金,提高违约成本,为原承包方和新的竞价人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价环境,最终原承包方竞价成功。通过重新承包,承包费由原来的每亩480元竞价到815元,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能够得到贷款,宋爽靠的是唐山市供销合作社与中国农业银行唐山分行共同推出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产品“农权贷”。北屯村的耕地能够顺利发包,栾城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是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农户、农业企业融资困难。同时,村集体拥有的集体资产也难以得到盘活整合,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为各类农村产权交易主体提供场所、发布交易信息、组织交易,确保农村产权交易顺畅有序开展,成为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在供销合作社主导下,河北省已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155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含定州、辛集)12家、县级142家。18个县级政府赋予平台农村产权抵押登记功能,开展抵押融资服务。交易品种从以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为主,向覆盖林权、供销社名下资产、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标等多品种扩展。

试点先行、步调一致,河北省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改革经验

从全国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多以县域交易中心为主。各县主导部门不统一,有农业农村部门、自然资源部门、金融部门、综合产权交易所,少数为供销合作社。由于主导部门不同,导致各地交易中心的交易范畴、市场覆盖、操作流程、平台系统等大不一样。这也使很多地方难以形成统一的市级平台,也为搭建省级平台造成了障碍。

今年8月在唐山举行的全国2019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要真正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仅仅依靠规模经济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我国,参与农业产业链全过程的只有供销合作社。因此,包括构建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在内,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有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一个由供销合作社主导构建全省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的省份。河北省供销社成立了河北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试点先行,探索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改革经验。

为有效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户融资难题,唐山市供销社与中国农业银行唐山分行共同推出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产品,简称“农权贷”。该“农权贷”将过去分散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生产性设施设备、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涉农知识产权、农村生物资产、“一权一棚”、涉农保险单以及农民合作社贷款、林果贷款等单一项目进行整合,全部纳入“农权贷”抵押融资范围。按照市、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出具《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书》,农业银行贷前调查、资产评估、签订借款合同,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抵押登记,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形成了交易鉴证+抵押登记+产权评估+风险补偿+银行贷款+资产处置“六位一体”的农村产权金融惠农新模式。

石家庄市栾城区探索形成了“交易中心+乡农经站+村委会”的市场模式,夯实了交易基础,规范了交易秩序。具体做法是,政府部门出台入市交易相关政策,要求农村集体资产必须进场交易,明确乡镇农经站在农村产权交易中的职责,形成村委会提出申请,农经站审核,交易中心挂牌、征集受让方、组织交易、签订合同、档案归集完整的交易流程。该模式通过阳光交易,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减少了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稳定。

制约因素待破解,支持力度需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是供销社拓展经营服务领域的重大创新。在农村产权交易实践中,私营企业可以代表农户,但不能保证产权交易的公平性。供销社系统特有的组织体系、功能定位,能够有效承载政府的委托和农民的诉求。

从实践看,在供销社构建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在唐山,大部分县(市、区)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市级和大部分县级交易中心人员和运营经费还未纳入财政预算,市级和大部分县级财政没有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由于受土地确权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各类农村产权交易业务数量还未呈现爆发交易态势。此外,由于银行在农村产权评估价值、资产处置等方面存在顾虑,对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还缺乏主动性。广大农民的产权交易还存在私密性和隐蔽性,到交易市场公开交易的意识还不浓。

农村产权交易涉及面广,非供销社一家力量所能推动。专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将市、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真正体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益性、非营利机构”定位性质。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厅《河北省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实施办法》,设立市级不少于1000万元、县级不少于500万元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金融、财政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经营性资产、水利设施等各类农村产权进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流转交易。积极引导银行、评估、担保、招投标、拍卖等机构参与农村产权交易,降低贷款门槛,放大贷款金额,降低贷款利率,加快办理贷款业务。(记者 马彦铭 通讯员 齐春怡)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