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书记”李喜德的脱贫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1月15日10:28分类: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兰州11月15日电(记者文静)初冬时节,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兴化村层林尽染,天蓝山幽,一派诗情画意。在位于半山腰的蜂场里,李喜德给弱蜂喂食,忙得热火朝天。“今年喂好蜜蜂,明年能多分出150多箱。真是‘喜看蜜蜂巢前跳’!”

李喜德是兴化村的村支书,因为喜欢读诗、经常学写诗,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诗人书记”。他崇拜田园诗人,喜欢待在半山腰的蜂场里,享受陶渊明笔下“归园田居”般的诗意栖居。同时,他又是一个热心人,早年四处做生意,经常给村民出主意。因为古道热肠,他被村民选为村干部,并成为致富带头人。

兴化村山大沟深,村里因地形险峻,人均只有2.5亩耕地。由于自然条件差,多年来,这里种粮往往是“草盛豆苗稀”。村民们辛苦一年下来只能温饱,没有“活钱”。

在李喜德看来,只有摆脱了贫困魔咒,农民才谈得上诗意地栖居。他想了不少办法,其中就包括种植中药材。

在他和干部们的极力劝说下,村民们尝试改种大黄、党参等中药材。今年中药材价格好,勤快的农民至少能赚四五千元,村民刘义安更是赚了1.3万元。“今年赶上高杆黄芪价格好,每斤最高能卖到15元!”说起今年的丰收,刘义安眉飞色舞。

“黑土变成金丝黄,精准扶贫有保障。”看到村民们喜获丰收,李喜德在自己专门用来写诗的笔记本上记道。

地上农业有了转机,李喜德又把目光投向“空中农业”。

“养蜂讲究有山有水有花。鸟语花香的兴化村,十分适合养蜂。”他说,兴化村的花期长达半年,黄芪等中药材的花蜜营养价值又很高,“空中农业”和“地上农业”完全可以配套起来。

李喜德发起成立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村里28户贫困户投入到户资金,以托养、代管的形式,养了115箱蜂。 自从合作社成立后,以前成天在外奔波的李喜德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整天待在半山腰上,和蜜蜂耗时间。白天负责出蜂、收蜂,晚上观察蜂箱,根据采蜜情况,加减蜂皮。

有山有水有花有蜂的田园,也更适合写诗。他的笔记本上有很多写养蜂的诗,其中一首诗写道:“立夏天气阴雨绵,正是山间花开满。蜜蜂采花想出巢,盼望阳光早日照。”

李喜德说,今年夏天,兴化村连下20多天的雨,蜜蜂不易出蜂、无法采蜜,产蜜量大大下降。“当时,看着厚厚低低的云,我愁得要命,于是写下这首诗。”李喜德说。如今,看着蜂场里养得肥肥胖胖的蜜蜂,李喜德放下心来。

没有摆脱贫困魔咒的山村不是美丽乡村,垃圾遍地、蚊蝇满天飞的山村同样谈不上诗意栖居。这几年,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喜德又带领村干部谋划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推动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淳化乡风民风。

“借问幸福何处有,牧童遥指兴化村。”如今的兴化村,天蓝、水绿、屋新、墙白、路宽。在学着写诗的过程中,李喜德恍然大悟,诗不在远方,在脚下。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曲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