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1月20日09:04分类:智库报告

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刚性增长特征明显,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建议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库。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管理经验,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分类(如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一律实行项目管理。第二,确定政府债券项目绩效评价的对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应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规范政府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没有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无法量化资金的使用效果。第四,培育、引导、规范发展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学习借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实践经验,广泛培育、发展和规范引导独立的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最终形成以证据和结果导向的评价报告,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评价的公允性、客观性,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第五,夯实债券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流程设计。参照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抓紧制定《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范》,明确预算绩效评价操作流程。第六,加快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覆盖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绩效全过程,涵盖政府机构、第三方机构、专家、监督机构、公众等全方位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绩效管理理念、评价结果渗透到包括预算决策、编制、执行、财政决算、监督等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绩效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对与财政支出有关的各类财政数据、评价反馈数据等各方面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最终达到财政“绩效监督”的目的。(观点来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泽彩)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启动实施新一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疏解重点应放在中央单位辅助性服务机构、企业总部、优质教育医疗机构等领域。第二,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条件。北京城市副中心应大力承接城六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迁入,北京市委市政府应研究论证将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部分附属医院整建制迁入通州区,大力支持和推动市属重点中小学校到通州区设立分校区并实行一体化办学。第三,探索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雄安新区城市投融资模式。中央有关部门应研究面向境内外投资者发行雄安新区中长期专项国债,确保城市建设前期较大规模投资的资金需求。第四,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方式。国家有关部门应支持京津冀地方政府采取经济补偿的方式引导一批经营状况欠佳、污染排放较大的工业企业关停退出。第五,积极探索产业转移协作的市场化实践模式。支持平台型园区开发企业在京津冀地区托管一批区位条件较好、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产业园区,与当地政府共同出资成立园区运营企业、产业投资基金和共性技术平台,深入探索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和共同受益的发展模式。第六,尽快完成“微中心”的顶层设计。国家有关部门应按照示范先行、由点带面、逐步扩大的思路,制定“微中心”认定的准入标准,明确准入条件,统筹区域布局,适时发布第一批“微中心”名单,制定“微中心”高质量特色发展指导意见。第七,建立“互联网+”公共服务共享平台。京津冀三地应将区域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和各县(市、区)教育医疗机构整合到“互联网+”平台,采取以中央和地方投入为主、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覆盖各县(市、区)基层远程同步教学中心、远程医学诊断中心和远程就业培训中心。(观点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叶振宇)

新形势下推进我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三个建议

新形势下推进我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推动产业园区集约型化转型升级。未来一段时期,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打造产业聚集推动型、经营主体带动型、科技创新驱动型、生态循环促进型、三产融合引领型、服务支持拉动型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绿色产业园区。第二,新工业革命技术与智能制造应用推动产业园区智慧化转型升级。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可以带动园区人才、信息、资金、数据等各类要素的链接,依托产业园区链接城市、链接创新、链接服务、链接生活,改造传统产业园区,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资源整合到产业园区里面,对产业园区内企业进行更优质的服务,让产业园区自身产生裂变,实现本身的升级。第三,体制机制创新与融资改革推动产业园区高效化、平台化转型升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产业园区运营与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通过投融资改革盘活产业园区原有资源存量。(观点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刘佳骏)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到“三个变革”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着眼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统筹供需支撑力”的思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一,以质量变革为基础保障,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质量技术与管理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二,以效率变革为终极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同。第三,以动力变革为关键保障,提高供需支撑能力。要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供给支撑力;加快消费能力提升,提高需求拉动力。(观点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黄娅娜、邓洲)

从污染治理到绿色发展需加强顶层设计

随着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入,我国开始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加快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要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推动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这个“牛鼻子”,打造绿色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绿色投资力度,扩大优质生态资源供给,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引导企业践行环境责任,普及规范绿色营销;树立全社会绿色消费理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城乡居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深化国际合作,以绿色技术、环境标准及新一代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领域,搭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和多元合作平台;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成果经验的国际共享,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国样板。(观点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杨丹辉)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