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发展”成第五届国家级新区发展论坛关键词

浙江新闻2019年12月10日09:19分类:新区

目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哪些问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新区应该如何建设?12月9日,第五届国家级新区发展论坛在浙江舟山举办。

来自国家发改委、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国家级新区及长三角地区代表齐聚舟山,以“建设国家级新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当前,全国共有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甘肃兰州等19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逐步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环境、战略定位、发展规模、发展模式等变化。

国家发改委新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社长朱东方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随着新区获批的数量越来越多,国家级新区的地位有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自贸试验区的相继设立对国家级新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新区依然是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整体来看,我国的国家级新区正加速进入扩面提质阶段,并已经开始抓住城市群建设这一重大机遇,由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作战。

联合周边力量,推进区域发展,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无疑是国家级新区接下来的建设重点,但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南开大学中国区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兰冰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存在大尺度区域间分化凸显、城市群分工体系与空间关系亟待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矛盾突出等问题。她认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要把握好市场协调、空间协调、产业协调和治理协调,建立功能明确、规模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建立合理的主导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的区域共同市场并削弱行政分割与地方保护。同时,要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打破地方保护与地方政府博弈优化;建立精准化的预警系统与政策设计体系。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在进行主旨演讲时指出,长三角一体化要以高质量为目标。他认为,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首先表现为构建高质量的区域统一市场,其具有高效、低成本、全球化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现代经济体系。同时,要推进区域发展模式转型,从传统的高速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本,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针对舟山群岛新区的发展现状,陈建军认为,舟山应该加快融入长三角和浙江大湾区大通道建设,成为大湾区中心重要节点城市;构建产业生态和服务配套,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合作互动;改善和优化创新环境,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创新平台;引进和出海共建跨境创新中心,加快构建跨国商贸服务网络;改善和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与会的各个新区代表在专题座谈会上介绍了各自发展情况及亮点做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