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武城“全域创卫”实现省级卫生镇村全覆盖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10日09:24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济南12月10日电(记者贾云鹏 陈国峰)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过程中,山东省武城县跳出“抓创卫就是抓城区”的传统思维,推行县乡村三级同创的“全域创卫”新思路,将创卫工作从县城延伸到乡镇、农村,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和卫生镇村建设同部署、同调度、同督导,全县环境卫生全面提升。目前,武城国家卫生县城已公示结束,所有乡镇达到国家级或省级卫生乡镇标准,所有村庄被认定为省级卫生村。

——县乡村三级同创 分类施策破难点

“村东头清理了大湾,硬化路铺到家门口。今年7月,连下了两场大雨,雨水随着就排走了。”武城县广运街道沙西村村民张焕真说,而前几年,村里的土路下雨就“翻浆”,出门一脚泥。如今,跟“翻浆”路一起不见的,还有村里房前屋后的土堆、粪堆、柴草堆。

旧貌换新颜的沙西村,是武城县全域创卫的一个缩影。武城将创卫从县城延伸到乡村,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和卫生镇村建设同步推进。从县级到镇街区、农村,全部建立了创卫工作组织体系,形成网格化分工、条线化推进、专人化负责的工作推进体系。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城区、镇街、农村环境不同,创卫工作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武城坚持分类施策,鼓励责任单位和干部群众贴近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创卫工作。

在城区,创卫的重点是市容市貌、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等方面。通过划分10个创卫网格,成立交通秩序整治等12个主线工作推进组,搭建形成“一办总领、条块结合、条主建设、块管细节、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以网格为单位划片包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上街道、进小区,扎实开展卫生集中清扫行动,推动创卫工作快速见效,继而转为精细化清扫和常态化管理。

在镇街,特别是政府驻地、主干街道,重点解决乱停乱放、道路清洁等问题,各镇街、开发区通过在主要街道两侧重新规划绘制停车位,让停车变得更规范、整齐;在乡村,将创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以清理农村“三大堆”为切入点,以拆除违章建筑为突破口,持续开展“十乱”综合整治,同时,注重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卫生习惯,从长远改变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的生活面貌。累计清理各类垃圾近10万吨,整治湾坑池塘830个,设置垃圾箱约1.2万个,购置垃圾收集车40余辆,建设垃圾中转站7个。通过镇村创卫,水清、地绿、环境整洁成为现实,乡村面貌换新颜。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聚合力同发力

“环境好了,心情就舒畅了,我对创卫工作举双手赞成!”亲身感受到环境变化,居民胡东标写了表扬信和诗歌感谢、赞颂创卫工作;“五老”志愿者主动走上街头参加创卫劳动;不少门店业主认真落实门前五包,让街面靓了起来……全域创卫成为武城人民的共同行动。

而创卫之初工作推进并不顺利,支持者寡、非议者多。有的说,武城这么个小县城,搞创卫能成?有的说,让公职人员扫大街,本职工作耽误了怎么办?有的说,创卫影响经济,脸上干净了,口袋也“干净”了。

为谁而创卫?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榜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创卫观,无论是整治市容市貌,还是强化基础设施,或是规范市场秩序,处处都体现为民理念与为民情怀,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现在,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农村,都能看到机关干部挥舞着扫帚、铁锨清理垃圾的行动。

“这里过去是垃圾坑。自去年创卫,我们把它清理、填平、硬化,安装了健身器材,如今这块空地成了一个活动广场。”沙西村党支部书记王金营说起这项工作十分自豪。

创卫为了谁?群众可以感受到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社区整洁了、道路通畅了、乡村变美了,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广大群众享受到创卫的成果,了解了全县创卫的用心,自然而然地把创卫看成自己的事。如今,“今天,你参与创卫了吗?”这句话已成为武城群众时髦的见面问候语。

——制度与教育并重 构建环境保持长效机制

“开展创卫攻坚战,绝不是搞临时性突击、短期性运动,而是要在集中治理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生产、生活管理的规范,引导全民形成创卫自觉,构建环境保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武城县委副书记季之岭说。

武城县通过“三大攻坚战”等集中行动,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在治标过程中积累经验、形成规范、培养习惯。县里定期观摩、现场打分、跟踪督导;乡镇一级,靠前指挥,定期考核,确保环境卫生长效保持、不反弹。

围绕网格化管理、环境综合整治,武城建立健全27类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的相关标准、具体措施、考核办法,形成了“职能部门具体抓、牵头部门长期抓、包保部门靠上抓”的管理格局。同时,建立主线问题协调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深入推进。同时,常态化开展“红袖章”“站高峰”交通秩序整治、“小手拉大手、创卫齐步走”等专项活动,形成创卫长效机制。

城市建设和管理投入巨大,单靠县级财力难以解决。对此,武城县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方式。例如,在贝州农贸市场建设过程中,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政府负责定规划,市场出钱搞建设、创收益,实现了双赢。

“创卫成果再提升,需要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持好来之不易的创卫成果。”县创卫办副主任范福亮介绍说,武城将每月15日、30日作为义务劳动日,通过开展机关干部义务劳动,带动全民参与,引导全社会形成创卫自觉,不断巩固和深化创卫成果。

如今,从环境到作风、习惯,群众身边的改变更加全面且深远。李家户镇西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祥说,如今村里的小学生吃完零食,一定会把包装袋扔进垃圾桶,村里涌现出的“好媳妇好婆婆”“孝子孝女”也越来越多。

“环境是一个地区的关键竞争力、第一吸引力。”武城县委书记张磊说,抓创卫就是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就是抓区域竞争力。通过全域创卫行动,武城将让好环境成为常态、成为城市品牌,用美好环境来提升群众幸福感、增强城市吸引力、聚集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