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态建设扶贫见成效 需提升抗风险能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26日08:11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乌鲁木齐12月26日电(记者郝玉)受地理、气候、水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新疆沙化土地面积达74.71万平方公里,占当地国土总面积近45%。开展沙化土地治理,不仅关系着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更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茫茫戈壁滩、沙漠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等工程。昔日戈壁沙漠逐渐被成片绿油油的林果基地所取代,既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为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收入。不过,新疆的生态建设扶贫工作,仍需提升抗风险能力。

——荒漠化治理全方位“给力”

千百年来,风卷着沙,从南北疆的荒漠戈壁上一路碾压向东,吞噬村庄,湮没文明,一直对我国北方气候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14年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新疆107.0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4.31%。这意味着,除去阿尔泰山和天山等地广袤的森林地带外,新疆绝大多数城市都位于荒漠化区域。

近年来,新疆荒漠化治理,从遍布天山南北的城市开始,扩展到村庄,再延伸至杳无人烟的荒野。呼克公路蜿蜒游走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经过呼图壁、石河子,最后收尾于克拉玛依市,这条公路串起的是十几个与荒漠短兵相接的城市。2017年开始,克拉玛依市实施荒漠生态建设规划,用人工干预、围栏封育、退牧还林等方式,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外围和白碱滩区外围荒漠区域构建“环城市外围生态圈”。两年间,仅封沙育林面积就超过4.4万亩。

与此同时,2013年底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实施以来,新疆累计设立封禁保护区38个,封禁保护沙化土地面积48.72万公顷。“十三五”以来,新疆新增20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新增保护面积23.1万公顷。新疆还对生态脆弱的草场实施禁牧、限牧政策,全面保护天然草场。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让荒野生态系统滋长越来越充分的自我恢复能力。

同样在新疆荒漠化治理中凸显出重要价值的还有退耕还林。2015年,新疆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今林果业已成为南疆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几十年的荒漠化治理过程中,新疆建立了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荒漠化治理体系。同时,围绕新发展理念,新疆陆续发布一系列“严”字当头的政策:严禁“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项目进新疆;严格执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自2009年至2014年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为止的五年间,新疆荒漠化面积以每年近118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2016年以来,新疆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941.73万亩,占“十三五”规划任务量2250万亩的86.3%。

——生态扶贫托起“稳稳的幸福”

生态脆弱,贫困高发,二者往往相互交织,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是一个缩影。近两年来,当地实施10万亩生态扶贫造林工程,将生态、产业、扶贫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形成产业带动脱贫,为当地困难群众送去“稳稳的幸福”。

行走在察布查尔海努克乡切吉村,随处可见苹果树、杏树。可过去,这里曾被漫天的黄沙和戈壁覆盖。如今,栽种的430万株果树不但解决了周边300多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而且已经形成一片名副其实的生态林、致富林。

察布查尔,锡伯语意为“粮仓”,这个地处新疆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伊犁河以南,我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但对当地政府而言,摘掉“穷帽”不是终点,如何让过去的贫困户持续增收,确保到2020年不再返贫,是摆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面前一道新的课题。

距离县城30公里的切吉村,过去5万亩的土地面积中一半是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可用于耕种的土地仅有2万亩。截至2018年底,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3199户11403人,主要集中在五个山区乡镇,地表水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年年栽树不见树”。

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这两场“战役”,出路在哪里?2016年,当地邀请中国农科院专家,规划设计“30万亩生态扶贫项目”。要把想法变成现实,察布查尔按照“谁主管,谁受益”的原则,成立察布查尔生态扶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确定“管理人员60名+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根据规定,每个贫困户管理50亩林地,前5年无收益时,从扶贫资金中给予每户每年1.2万元的补助,5年挂果后给贫困户再分配30%收益。后期实施的“生态扶贫造林工程”采取多种模式推广,最终达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覆盖。

截至目前,生态造林基地已累计完成义务植树5万亩,栽植各类树木近430万株,为300余户困难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可获得1万元的补助金。上岗前,生态护林员统一接受林业技能培训;农闲时节,有组织地参与防护林建设、“村村绿化”工程、生态林管护等工作。

此外,当地按照市场化运作释放股权。现有土地30万亩,每亩土地已评估1.5万元、经营租赁期50年。可按规划购买100%全部股权后独立经营做好生态扶贫造林即可,也可以购买部分股权、采取股权合作共同经营。对贫困户而言,生态林已成为未来增收的希望。目前,当地还正在建设集保鲜库、员工宿舍于一体的生态扶贫经济林生产服务区。

——多措并举提升抗风险能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来新疆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但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提升抗风险能力主要还面临以下挑战:

其一,我国生态环境风险预警体系仍处起步阶段。在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生态环境风险预警理论的背景下,新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无疑面临着与全国生态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立的相同困境。

其二,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制度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政府、企业、公众合力参与。新疆已对污水处理、废气排放、城市供热等行业设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但现行的规定并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综合作用,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三,缺少体系建设。新疆已经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某一风险防范基准只适用于特定环境,制度体系相对欠缺。

由此,业内人士建议:一是应对部门之间工作内容高度重合而丧失独立存在意义的部门机构进行合并,建立统一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环境风险防控和应对处置专项法律法规,服务并指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荒漠化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

二是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实现新疆生态环境风险防控需要大量资本,但新疆融资存在缺口,为此发展绿色金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路径选择。发行绿色债券,将募集来的资金投入到绿色项目上;开展绿色信贷,对符合“绿色清单”标准的绿色信贷给予“正向激励”;吸收社会资金,创新绿色融资模式。

三是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现行法律中,涉及环境风险预警的规定并不少见,但内容过于分散,分布在多部法律法规中,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建议结合当下新疆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风险,将预警机制积极纳入法律体系中,作为保护环境的绿色指导性原则。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