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智库每月谈:防治雾霾需明确“病因”多措并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27日15:37分类:能源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王海军 董时珊)26日下午,中国经济信息社举办以“中国雾霾成因分析与治理路径”为主题的“中经智库每月谈”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雾霾形成的来源与机制进行了探讨,建议根据我国能源使用状况和环境污染特点,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雾霾成因研讨会

明确雾霾“病因”才能精准施策 

自“雾霾治理战”打响以来,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行了车辆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升级、散煤治理、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压减落后工业产能,采暖季错峰生产等诸多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但轻度和中度污染天气在秋冬季节仍时有出现,困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

与会专家表示,雾霾存在顽固性、反复性等特点,雾霾的治理绕不开对其成因的探寻,只有确定雾霾成因并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才有望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 

根据目前的研究,我国雾霾的来源主要包括燃煤排放、机动车排放、工业排放、扬尘、秸秆燃烧等。从雾霾的构成来看,不仅包括烟尘、粉尘、扬尘、机动车尾气尘等一次排放的颗粒物,还包括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后二次生成的颗粒物。此外,气候变化影响下,区域性大气扩散能力下降,也加速了雾霾形成。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表示,对当前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已形成广泛的科学共识。随着治理进程的深化,我国雾霾成因也在发生变化,重污染天气中二次生成的颗粒物占比提升。“十四五”期间,应科学施策、精准防治,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减排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攻方向之一。

加快清洁能源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到60%,仍占主体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说,相比发达国家,发电在我国煤炭消费中占比接近一半,工业燃煤锅炉和散煤燃烧占比也接近一半,导致燃煤排放污染加剧。

杜祥琬建议,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继续推行散煤燃烧治理和替代,利用工业余热和地热等进行清洁采暖。此外,他还建议通过继续推行油品质量升级、减少道路拥堵以及发展生物质能等方式实现大气污染防治。

农村地区“煤改气”是推进散煤替代的重要方式。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气候部副主任冯相昭表示,目前“煤改气”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都在逐渐完善,为避免散煤复烧风险,后续推进过程中有关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问题、气源保障问题以及“煤改气”配套服务保障问题要高度重视。

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院长林翎建议,应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比如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氢燃料电池车的使用等,但她也提示,各地政府应充分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有序推进,切忌一哄而上,要标准先行并体现引领作用。

从长远来看,产业结构的转型将对雾霾治理起到关键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削减过剩产能,在煤电、钢铁、建材、水泥等行业推行超低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防治,我国工业排放已显著较少。

与会专家表示,国家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切实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协调推进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防治雾霾同样离不开创新。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童裳慧表示,雾霾治理进入攻坚期,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排放的重要抓手,但在雾霾治理领域,个别制度成为技术创新的阻碍,专利市场应用比例极低等问题依旧存在,因此国家层面更应推进制度创新,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能够达到更有效治理效果或能够治理更多污染物种类的新技术新工艺予以支持和奖励,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调发展。

目前,节能环保技术快速发展,但部分技术和设备费用居高不下。为此,林翎建议利用绿色金融手段推动节能环保技术的使用,解决环保技术推广难、投入成本大、资金短缺等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与会专家认为,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发展的同时,需进一步建立健全排放治理的相关标准,完善治理体系,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柴发合认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排放标准尚不健全,未来污染防治要实现标准化、法治化,应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环保科学技术、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林翎认为,除排放标准外,污染治理标准体系应涵盖跟环保产业相关的装备、管理等各类标准。同时,环保项目和相应标准建设应同步推进,以实现环保效果的优化。

强化政策引导实施差异化管控 

政策引导和政府监管是雾霾防治不可或缺的一环。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环保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坤坤建议,必须严格环保监管执法,但要杜绝“一刀切”的政策,应按照企业污染排放绩效和地方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差异化的管控措施。

柴发合建议,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不能减,同时政府应提高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理念,加强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组织协调,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真正把空气质量改善的任务落实到地方政府,把污染治理的任务落实到企业,把污染改善的理念普及到大众。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