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年报】2019年外贸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1月06日10:03分类:新华财经年报

新华财经北京1月6日电(新华社经济分析师石莉) 2019年以来,受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我国外贸增长放缓,但总体态势平稳,反映出我国经济和外贸韧性较强。然而,国际贸易保护日趋严重,给对外贸易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在国际贸易关系、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仍将乏力,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多,稳外贸任务依然艰巨。

当前国际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将有利于2020年外贸整体改善;国家促进“六稳”举措密集推出,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期关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部署,以及聚焦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相关政策措施,对于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也为稳外贸增添新的动力。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虽然2020年外贸增长仍面临诸多困难,但总体表现将好于2019年。

一、外贸增长放缓总体保持稳定

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2019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增速呈现震荡走低态势,但总体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外贸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增速。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国内区域布局逐步调整,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对整体外贸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工贸易占比持续下降。从商品大类来看,机电产品出口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实现增长。

1. 外贸增速逐月收窄,2019年四季度现企稳迹象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4.5%;进口12.95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虽然外贸整体增速低于上年同期,但总体保持稳定。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增速。

 

分月来看,对外贸易增速总体上呈震荡走低态势,2019年 1至11月进出口累计总值增幅从1月份的8.8%逐步下降至11月份的2.4%,特别是8月份以来下降幅度加深,单月降幅加大。8月,进出口总值仅增长0.1%,增速较上月下滑6.0个百分点;9月份则转为下降3.2%,继续较上月下降3.3个百分点。

进入四季度以来,我国对主要国家贸易紧张关系得到部分缓解。10月外贸出现企稳迹象,进出口总值同比降幅大幅收窄,仅为下降0.5%,较上月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表现超出预期,同比增长2.1%,9月份则为下降0.7%;进口同比下降3.5%,亦较上月6.2%的降幅有较大幅度收窄。1月份,进出口总值转为增长1.8%,达2.86万亿元。其中,出口1.57万亿元,增长1.3%;进口1.29万亿元,增长2.5%,增幅较为明显。

 

2.对“一带一路”贸易增长加快,中西部地区快速增长

2019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格局继续演进优化。首先,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不断取得成效,国际市场布局持续优化。在欧盟和东盟等主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35万亿元,增速高出外贸整体增速7.5个百分点,达9.9%,占比较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提升4.3个百分点,至29.3%。

其次,中西部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外贸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国内区域布局得到优化。1至11月份,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13.3%,高于整体出口8.8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至18.3%。

3.一般贸易占比再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好转

反映我国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继续发挥对整体外贸的拉动作用,外贸占比进一步提升。2019年前11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16.87万亿元,增长4.8%,占外贸总值的59.2%,比上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7.8%,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至58%。与此同时,加工贸易占比趋于下降。1至11月,加工贸易进出口7.24万亿元,下降5.4%,占比25.4%,下滑2.1个百分点。

从具体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下降。汽车出口111万辆,同比增长5%。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幅明显高于上年同期,除服装出口微降外,其它六大类商品均获增长,而2018年同期箱包、服装和鞋类均呈下降态势。

前11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09万亿元,增长4%,占出口总值的58.4%。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4.19万亿元,增长5.3%;机械设备2.6万亿元,增长1.3%。同期,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99万亿元,增长5.7%,占出口总值的19.2%。其中,服装出口9480.9亿元,微降0.1%;纺织品7514.6亿元,增长4.9%;家具3327.7亿元,增长4.5%;鞋类2954.3亿元,增长5.9%;塑料制品2985.8亿元,增长15.8%;玩具1984.2亿元,增长30.8%;箱包1687.9亿元,增长4.9%。

 

二、贸易保护日趋严重,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019年以来,国际贸易保护日趋严重,特别是8月以来呈加剧态势,对世界经济和贸易,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对美贸易额明显下降,加工贸易产业加速外移,部分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受阻,企业研发受到一定程度抑制,部分企业技改投资投入减少等。

1.对美贸易明显下降

由于对美出口不确定性大增,整体对美出口下滑幅度较大,部分以美国为主要市场、产品又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的出口企业订单下滑明显,有些产品甚至极度萎缩,对美出口几乎下降为零。在某些地区,有些龙头企业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订单骤减。

与此同时,从美国进口也大幅度下降,包括芯片在内的一些电子元器件等产品供应减少,国内生产企业拿货困难,拖慢企业生产速度,甚至造成部分企业停工停产。

2019年1至11月份,中美贸易总值为3.4万亿元,下降11.1%,占我外贸总值的11.9%。其中,对美国出口2.64万亿元,下降8.4%;自美国进口7630.5亿元,下降19.5%。

2.产业外移加速

在国际贸易环境加速恶化的背景下,附加值相对较低、对美依赖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企业所受影响日渐加深,其中一些企业已启动产业外移进程,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轻工食品、服装纺织、家具用品等行业均有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欧洲、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有些企业暂时只将组装、包装等末端生产环节转至国外,以规避美国关税提高造成的影响,而有些企业已将前端流程也转至国外。有些先期已在海外布局的企业,则适时扩大海外产能规模。产业外移现象不仅存在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外移倾向也较明显。

受此影响,2019年加工贸易整体呈下降态势。1至11月份,加工贸易进出口7.24万亿元,下降5.4%,在整体外贸中的占比下滑2.1个百分点,至25.4%。其中,出口4.61万亿元,下降3.6%;进口2.63万亿元,下降8.3%。

3.企业创新难度加大

2019年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科技合作等方面均受到限制,技术投资有所减弱,企业创新难度加大,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造成一定程度阻碍。

一方面,高端机器设备和重要关键元器件进口限制增加,技术合作受阻,甚至科技交流都受到控制。加拿大的一名教授表示,美国开始对中国进行人才控制,例如,他的一些美国同事2018年到北京参加机器人大会,2019年却不允许再参加。他表示,美国对中国相关技术都非常关注,并在加强这方面的相关管控。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加速产能外移,部分企业国内产线投资动力不足,整体投资呈下降趋势。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改造投资在民间投资中的占比也在下滑,企业对产线的小修小改比例较高,大型扩张和上马新项目比例降低。

4.机电产品进出口表现欠佳

2019年以来,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在增长,但增长幅度较2018年有较大幅度下降。1至11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累计增长4%,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增长2.2%,其中船舶、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和液晶显示器出口额分别下降8.9%、8.2%和2.6%。而2018年同期,机电产品出口额累计增长9.2%,高新技术产品增长11.3%。在具体产品中,仅液晶显示板降幅较大,下降12.1%。

2019年前11个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则整体呈下降状态,机电产品进口额累计下降3.5%,高新技术产品累计下降2.5%。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大幅下降21.7%,液晶显示板下降17%,汽车零配件下降11.4%,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下降8.0%,汽车及汽车底盘下降1.6%。

 

三、2020年形势依然严峻,稳外贸具备有利条件

在国际贸易关系、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仍将乏力,国内经济也面临适度放缓压力,稳外贸任务依然艰巨。

由于国际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2020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都将有所回升,将有利于2020年外贸整体改善。系列稳增长、稳外贸举措密集推出,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增大,对于改善内部环境、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也为稳外贸增添新的动力。

1.全球增长仍将乏力,国内经济挑战仍存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世界贸易局势恶化,2019年全球制造业活动和投资力度大为减弱,多国家多领域受到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不断减速,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美国、日本、韩国、巴西、俄罗斯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降息

世界贸易组织(WTO)10月份下调2019年全球贸易增速至1.2%,并预期2019年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很可能创10年新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一再下调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至10年来最低,并预计2020年全球增长仍将乏力。10月15日,IMF再次下调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4%,较7月的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10月23日下调2020年亚洲经济增速0.3个百分点至5.1%。

全球经济低迷致使外需不振,10月欧元区、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PMI数据均在荣枯线以下,虽然11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短暂回升,重回荣枯线以上,但IHS马基特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欧元区12月制造业PMI初值均不及预期,美国的数据较11月略有下滑,欧元区、英国和日本仍处于荣枯线以下,预示外部需求仍较疲弱,将导致出口继续承压。2020年我国外贸形势无疑依旧严峻,压力仍然较大。

这种压力从11月4日闭幕的第126届广交会已有所体现。本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186015人,同比下降2%;累计出口成交207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

2019年国内经济运行虽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国内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在外部严峻形势影响下,2020年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虽然目前主要国家间贸易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避免了国际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但要收到实效还需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且加征关税的回调属逐步过程,根据第一阶段协议,总体上关税调整仅限部分商品关税减半,对于没有涉及的商品仍需支付高额关税,仍将对2020年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2.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有助2020年外贸改善

WTO最新报告指出,全球贸易下行风险仍然很高,2020年的形势取决于贸易紧张局势能否缓解以及贸易关系能否恢复。

2019年10月以来,主要国家间贸易磋商持续向前推进,贸易关系有所缓和。12月,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业界普遍认为,协议的达成对外释放积极信号,市场不确定风险在收敛,对主要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是利好,有助于推动贸易回暖,企业业绩回升。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马克·海菲尔说,这一进展意义重大,可能预示两国已达“关税峰值”,之后将进入关税回调阶段,有利于提振企业信心,推动投资复苏。

“加征的关税由增到减,对国内外贸企业出口修复肯定有积极作用。”来自江苏的恒润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敏表示,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达成,让企业更有信心向前发展,国家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部署也让企业发展的动力更足。

如果2020年我国与主要国家经贸协议顺利签署和落实,将对我国进出口起到积极提振作用,而进口将较2019年有明显改善。从11月的数据可以看到,进口已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再加上进口博览会的促进作用,预计2020年我国进口来源将更为多元,产品更为丰富,总量也将明显上升。

3.逆周期调节有利于应对挑战,稳外贸举措利好外贸增长

当前国家不断推出稳增长举措,减税降费、促进就业、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对于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对于降低企业税负和融资成本,有效激发企业活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也为稳外贸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据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再分配调节机制将进一步健全,未来中等收入群体将进一步扩大,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提振内需,扩大进口。

稳外贸方面,近期国常会屡次聚焦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继提出以更优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之后,又要求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贸易融资、信用保险等政策;推动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外贸新业态,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和设备、零部件等进口。通过上述四方面举措,推动外贸稳中提质。

《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9月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1月正式发布。商务部部长钟山指出,《指导意见》是国家加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谋划,未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研究出台具体政策措施,落实好《指导意见》。夯实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大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加快品牌培育,加强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提升贸易综合竞争力。

钟山表示,将建立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部际工作机制;逐步提高自贸伙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占比,持续推动商建贸易畅通工作组;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优化进口结构,鼓励国内有需求的资源性产品进口;支持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促进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推动出台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指导意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管理模式,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和海关统计制度,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范围;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做好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B类措施落实,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年底前主要业务应用率100%;结合增值税改革和立法,逐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支持金融机构有序开展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综合化服务等。

专家指出,未来更多的对外贸易促进政策将加速出台,新一批举措将更多围绕外贸高质量发展,构建稳外贸措施“升级版”,有利于各项对外贸易工作系统协调推进。

4.多双边合作成果丰硕,稳外贸增添新动力

近几个月,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多双边合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果,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升温的背景下,有利于加强和扩大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激发经济活力,为全球经济稳定与繁荣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我国稳外贸增添新的动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2019年11月整体上结束谈判,2020年将正式签署协议。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RCEP的达成,将形成东盟10+5区域内统一的规则体系,以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经营不确定风险,为区域内工商界和进出口企业带来极大便利,亦增强我企业出口竞争力。统一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将有助于本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供应链和价值链,对区域内商品流动、技术流动、服务流动、资本流动,包括人员跨境流动产生极大裨益,形成“贸易创造”效应。

2019年11月6日,中国与欧盟签署结束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被纳入协定的双方各275项具有各自地区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如中国的“安吉白茶”“赣南脐橙”、欧洲的“帕尔玛火腿”“爱尔兰威士忌”等,将受到高水平保护。根据该协定,中国相关产品有权使用欧盟的官方认证标志,有利于获得欧盟消费者认可,为中国有关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提升市场知名度提供有力保障,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相关产品对欧出口。

10月16日,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生效;10月17日,中国与毛里求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1月4日,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正式宣布结束。自贸协定的扩容和升级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各国出口商都将从更加便利的贸易规则中获益。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在当前外部环境有所改善的背景下,2019年四季度外贸表现将略有好转,全年将保持适度增长,2020年增速将快于2019年。不过,国际贸易关系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仍需加以警惕。

我企业仍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从产品、品牌、市场多维度发力拓展业务,各级政府部门要在2019年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入企业详细调研需求,多部门联动精准施策,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切实将国家的各项稳外贸政策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优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重要声明

《新华财经年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报告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由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采集撰写或编发,仅反映作者的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可靠、准确和完整。任何情况下,《新华财经年报》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