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推行“实名付工资制度”助解欠薪难题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1月17日09:40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1月17日电(记者蔡博腾)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转移就业人口,主要在建筑业等领域工作。为保障这一群体顺利拿到薪水,内蒙古多部门联动,在开工之前就加以干预,大力推行实名付工资制度,旨在从源头保障劳动者权益。

——推行实名制 推广全流程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44.6万人。其中,在盟市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32.7万人,在区内跨盟市转移就业60.6万人,跨省转移就业51.2万人。从转移就业的行业和分布看,建筑业58.2万人,工资水平4000-16000元/月;加工制造业36.6万人,工资水平3000-7000元/月;交通运输业23万人,工资水平3000-7000元/月。跨省外来就业的农民工有12.8万人,集中分布在建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业等领域。

建筑业相比于常见的餐饮、快消品等行业,工程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人员流动性强。为及早介入,保障劳动者合法工资权益,内蒙古建立健全工资与工程款分账管理、用工实名制管理、银行按月足额代发工资、施工现场维权公示、违法行为社会公布、联合行政执法、工资保障金、应急周转金管理等八项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安厅、总工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工人实名制和工资支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其中规定,内蒙古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名制和工资支付管理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从业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施;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当在所承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前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实名制信息平台入网注册和相关信息录入工作。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建筑工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联借记卡号码等信息均要求录入。

此前,发放工资是企业向员工支付劳动报酬的双方行为。然而,实际运行情况表明,仅靠企业自觉自律、员工艰辛讨薪,远远不足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面对企业,员工个人力量有限,多处于弱势地位,政府积极介入十分必要。事前监管,效果远胜过事后追责问责。专家分析说,许多措施像是给建筑业企业“打疫苗”,通过科学规划、提前防范,促进企业按时发放薪酬,也有利于企业自身良性健康发展。

——夏季也关注 维权有方法

以往的“讨薪”大都发生在春节前夕——工程告一段落,北方地区岁末寒冷已经不适合户外作业,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务工人员,也许全家老小都在等着这笔薪水过年。为保护群众尽早拿到收入,内蒙古把关注点从年末转向夏季,防止讨薪事件大规模爆发。

2018年,内蒙古各级劳动监察机构主动检查用人单位3.7万户,年度审查用人单位12.2万户,转交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督办欠薪线索1417个。截至2019年9月底,各级劳动监察机构主动检查用人单位2.6万户,审查用人单位1.9万户,查处拖欠工资案件167件,涉案金额4041万元,涉及劳动者3037人。相关管理部门把功夫下在平时,除了春节,日常工作也实时关注务工者薪酬发放情况。

内蒙古开展根治欠薪夏季行动,制定2019年度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开展专项督查,将根治欠薪工作纳入法治政府考核,压实主体责任。兴安盟、包头市等多地开展了夏季清理欠薪行动。其中,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开展根治欠薪夏季联合行动,共检查在建项目12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8个,社会投资项目4个)。检查企业用工总数977人,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在建项目全部落实农牧民工实名制管理,92%实施银行代发工资制度,实施银行代发农牧民工人数922人,占在建开工项目总用工人数的94%。实施工资与工程款分账管理项目12个,占在建开工项目总数的100%。所有在建项目均足额缴纳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共计1830万元。

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局介绍,劳动者要通过合法渠道就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好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发放时间等重要细节。一旦发生欠薪,可拨打人社部门咨询电话12333;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司法部门申请法律援助等多种方式均可帮助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

——长远发展仍需多方面完善

实名制注册、夏季欠薪专项行动等已经切实提高了内蒙古建筑业农牧民工薪酬发放效率。业内人士指出,在工作中,尚有细节需要完善。

实名制信息平台并未形成全覆盖,部分建筑企业和劳动者的参与积极性不太高。对企业而言,此举并未形成强制措施,不加入平台就开工现象依然存在。实名注册后,将按照人数对企业征收社会保险统筹部分,企业财务负担因此会增加,一些企业存在逃避心理,认为又增加了“负重”。

对劳动者来说,上网不方便、不熟悉操作界面等使一部分人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劳动者对实名制信息留存、银行代发工资存在不信任情况。一位不愿具名的建筑工人说,如果发现金,还能少上税。

此外,有些“讨薪”未必是单纯的讨薪。个别施工项目未批先建、违法分包、转包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看似合情合理的务工者讨薪,背后潜藏的是施工企业假托讨薪名义,索要不合规的工程款。

有鉴于此,设计目标良好、能够大力保障务工者薪酬发放的实名制平台时,还应纳入一些现实考量。如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出台一些细则办法,让企业、员工均减轻顾虑,以更好地推行。

专家同时提醒,劳动者不仅要转移就业,也要关注转移就业的具体方向。目前看来,相当多的农民、牧民在外出就业时,选择了建筑业等薪水尚可、体力要求高的工作。这些工作收入日均超过百元,确实比耕种几亩薄田、靠天吃饭更加划算。然而,收入提高后,劳动者的危机意识仍然不能放弃。许多建筑工人在一个项目竣工后,会转投下家,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除工资外,务工者的医疗保险等待遇并未稳定。当劳动者快进入退休年龄时,由于体力减弱,自己的转型之路、晚年保障也应该着重考虑。

对此,劳动者注重提高技能、储备知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据了解,内蒙古人社厅正在开展培训课程,助力劳动者以实用技能换取更高收入,并已出现了一些有正向激励作用的典型。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