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力助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1月19日08:53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上海1月19日电(记者王淑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上海现代化建设全局。到2022年,上海市要建设90个以上的乡村振兴示范村,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农业升级需要金融支持。据悉,围绕上海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展目标,聚焦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三园”工程,上海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上海金融市场齐全、金融机构集聚优势,多方合力,促进金融创新,为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乡村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创新手段扶“农”: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

2019年6月,为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支持上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市财政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关于促进金融创新支持上海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实施意见》明确了四项主要任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集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支持打造生态宜人的美丽乡村;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更多农民群众;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增强金融服务上海乡村振兴可持续性。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实施意见,在沪涉农的金融机构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资源倾斜、提升服务质效、创新服务产品等举措,不断深化金融服务“三农”的支持力度。

2019年,上海穗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上海峰盛果蔬专业合作社顺利通过上海农商银行企业网申平台实现在线提款,标志着上海农商银行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开发的农业线上小额融资产品“新农直报线上可循环贷款”首批业务成功落地。

“新农直报线上可循环贷款”是上海银行业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开发的首款线上类融资产品。前期,通过“新农直报”系统的服务预约功能,上海农商银行已为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约1.3亿元。

据了解,这样的用款方式更贴合农业生产周期特性,有效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痛点。单户额度最高可以达到50万元,以信用方式为主,额度有效期最长可达2年,实现了线上申请、线上支用、随借随还、额度可循环。

根据上海都市现代农业信息化、融合化、全流程化的发展特点,上海农商银行还相继推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业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农机贷款、农业品牌质押融资、家园贷等特色业务,积极助力上海都市现代化农业发展。

这样的金融支农模式创新在上海还有很多。上海地产绿叶菜供应影响到广大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历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安信农业保险推出的蔬菜价格保险将农业风险管理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发挥了稳定菜价、保障民生的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促进农业保险3.0、4.0的长远发展,安信农保还率先开展了“保险+期货”的创新试点,构建了从保自然风险向保市场风险转变的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体系。2018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农业保险电子保单试点,大幅提高农业保险承保真实性和农户便利性。

——“因地施策”加强财政金融融合

乡村振兴,绕不开“钱”的因素。专家认为,在实施上海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地区;也要加强财政金融融合,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创新农业信贷产品等,发挥以奖代补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据记者了解,上海致力于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增强金融服务上海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为了打通送金融服务下乡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用金融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5月,上海农商银行与安信农保携手共同打造了“上海三农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上海市郊区行政村为单位设立“三农”金融保险服务站,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网络,打造金融保险服务向基层村组的绿色通道,让农村群众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各种金融保险业务,切实把普惠金融贯穿到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中。

在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更需要金融机构的创新助力。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小微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了上海金山区“三个百里”农业小微企业集群贷款方案,创新“信用+土地经营权(承包权)”贷款模式。这有助于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推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实施。

据悉,上海目前还初步形成了崇明旅游生态圈、宝山农工贸一体化、浦东南汇“智慧”特色小镇等配套金融服务特色亮点。

促进金融创新,支持上海乡村振兴,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等各个方面共同施策,形成合力。就此,上海市金融工作局负责人表示,一是加强财政资金支持;二是加大基金投资力度;三是深化政策性担保服务;四是增强监管约束和激励。

下一步,上海各相关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扎实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上海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上海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