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领航区域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1月19日09:41分类:新区

新华财经北京1月19日电(记者卫婧)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2019年以来,国家级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集聚创新要素、城市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优化、机制体制创新等多方面发力,叩开高质量发展的大门。  

制度加码支持新区领航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国务院共批复设立19个国家级新区,大部分新区正处于开发建设的黄金期。2019年以来,多地陆续出台支持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新区提供更多用地、融资支持,助力新区向重点改革领域寻求突破。如黑龙江早在2019年1月就出台了《关于支持哈尔滨新区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四川、上海分别发布《关于加快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9年8月,我国新设立的6个自贸试验区陆续揭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落地,这让浦东新区、哈尔滨新区、江北新区等迎来了政策叠加的大好机遇期。截至目前,在19个设立国家级新区的省(市)中,包括上海、天津、重庆等13个省(市)均设有自贸试验区,形成“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联动的发展优势。

19个国家级新区已撑起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纵观各新区“成绩单”,无论是不断增长的GDP规模,还是对所在地区逐年提高的GDP贡献率,都可直观感受到国家级新区的澎湃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写的《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2018年,18个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除外)地区生产总值约4.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为4.7%。其中,浦东新区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约占上海市经济总量的1/3。

新区呈现出高质量发展六大特点

第一,产业布局迈向中高端。形成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国家级新区的一大特点。不少新区在强化实体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前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如滨海新区提出打造“智能经济”;天府新区着力优化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长春新区正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通用航空等前沿业态。

第二,区域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在浦东新区、天府新区和江北新区,不少集研发与孵化为一体、市场机制更加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此扎根;雄安新区已成为各类高科技的试验场和练兵场,5G、区块链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此很快得到响应;西咸新区逐步构建起以“硬科技”为核心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

第三,城市空间布局更科学合理。国家级新区已基本摒弃了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而进行“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如滨海新区将原有的7大功能区进一步合并重组为5大功能区;浦东新区内部已相继建成10个功能开发区和4个保税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成为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四,生态宜居功能更加突出。雄安新区和天府新区生态优势突出,均严守“农业和生态用地规划不低于70%”这条红线。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实践地,天府新区从“城中建园”转变成“园中建城”,实施了一大批生态项目。

第五,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雄安新区、江北新区等提出未来要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浦东新区建成“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的“市民服务中心”、哈尔滨新区的“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等,都是国家级新区率先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个缩影。

第六,出实招优化改善软环境。近两年,国家级新区尤为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力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搭建企业服务平台、设置人才服务中心、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等。哈尔滨新区2019年以来在营商环境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跑出了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加速度”。

做好产城融合与区域联动“大文章”

从全国层面看,各新区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基础不同,不同程度上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产城融合程度不高、区域协同联动不够以及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为此,建议国家级新区下一步可在差异化产业布局、城市发展走向集约高效、增强新区与主城区及周边区域联动发展等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以系统性、差异化思维精准布局新区产业。国家级新区未来要走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在部分差异化领域打造特色、树立标杆,产业发展不只是要瞄准高新技术发展方向,也要瞄准未来市场应用的方向。一些企业家建议,要从省级层面强化城市间协同发展,探索“飞地经济”等合作发展模式,避免国家级新区与省内其他区域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二是注重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集约、高效。新区之“新”,更在于能以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大胆探索创新城市发展的不同路径,推动“产人城”向“城人产”的现代城市发展逻辑转变,注重城市功能、城市承载力、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文化品质等城市内部价值的提高,强调城市发展的集约和高效。

三是增强区域联动协同,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国家级新区应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放眼国际来做规划、谋发展。新区下一步开放举措应结合几大国家部署,积极对接相关政策,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澳港大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