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坚持高质量发展 打造北方经济新引擎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1月20日09:00分类:新区

新华财经天津1月20日电(记者李亭)天津滨海新区围绕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其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在区域发展中形成特色鲜明的“滨海经验”。未来,滨海新区将加快打造“一基地三区”的核心标志区,成为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北方经济新引擎。

做强产业优势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9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全市占比达39.2%,拉动全市增长2.3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滨海新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战略抓手,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建成了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累计有293个项目获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近8亿元。支持鼓励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形成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获国家及天津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新模式应用支持企业有20家。培育了10家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支撑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系列举措下,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航空航天、汽车及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优势产业。2019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034.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0%。生物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产业分别增长11.9%、8.2%和13.4%。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经济发展攒足了后劲。目前新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478家,专利授权6279件,技术合同成交额70.6亿元。前三季度,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9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206家,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

招商引资项目加速落地。前三季度落地内外资项目4085个,投资额2549.3亿元,其中来自北京的项目1050个,投资额1220亿元,到位金额227亿元,分别占全区落地项目的27%、62%和53%。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1311家,注册资本126.8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2万户,增长28.3%,其中天津自贸试验区新增8336户,增长11.5%。

深化改革开放 优化营商环境

2018年以来,滨海新区刀刃向内,启动各开发区改革,完成了优化重组、职能剥离。继首创“一颗印章管审批”并在全国复制推广之后,不断推行“放管服”和“一制三化”改革,在“五减四办”、容缺后补、证照分离、无人审批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据介绍,滨海新区减少区级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650件,减少证照58个,取消环节70项,减少办理时间60%以上,取消66项公共服务证明。实行“能上尽上、全程在线”的登记模式,2019年上半年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9930家,占新注册开办企业的87.5%。

为进一步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滨海新区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优化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流程,构建“五个一”审批体系。将审批、规划、消防、建交等平台进行整合,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审批事项。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得施工许可证的总体时间不超过80天。

伴随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取得实效,滨海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19年在办理碧桂园天津公司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滨海新区提供全程帮办服务,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并联审批、以土地成交确认书替代用地批准手续、“承诺审批制”等方式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件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企业从拿地到开工,仅用时35个工作日,赢得企业好评。

税占比不仅体现了税收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活力,更客观地反映了当地营商环境的好坏。2019年上半年,滨海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特别是在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的情况下,税收收入仍然增长9.4%,占比83.6%。

为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扎实推进。四年来累计向国家上报4批127项试点经验和41个创新实践案例,22项经验和5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向全市推出三批106项经验案例。

数据显示,天津自贸区自挂牌至2019年7月份,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5.99万户,注册资本1.98万亿元,用占全市1%的面积创造了占全市12%的地区生产总值、1/4的实际利用外资、60%以上的对外投资和近1/3的外贸进出口额,成为促进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坚持高质量发展 打造北方经济发展新引擎

记者采访了解到,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十年来,坚持大胆探索,破解开发开放中遇到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其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滨海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重中之重,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分析表明,天津自贸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优化,管委会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存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制度创新还不够,激励约束机制不强,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等问题。

围绕高质量发展,滨海新区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展集聚经济、智能经济和开放经济,加快打造“一基地三区”的核心标志区,成为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北方经济新引擎。

一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中心。不断提升产业层级,全力推动产业“重构”。在重点产业方面,支持智能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5G、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各开发区围绕新区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实施产业定位导向战略,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快构建优势“内核”产业,打造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的产业支撑。

二是持续当好深化改革的“急先锋”。围绕完善考核机制,继续做好法定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有序推进各开发区社会职能剥离,实现各开发区轻装上阵,把资源最大限度投放到经济发展中。

三是更好发挥扩大开放“桥头堡”作用。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建立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与新区政府一体化的政策创新协作机制,对标世界一流标准,把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探索建设高水平特殊经济功能区。

提升货物贸易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打造海外工程出口基地和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培育出口新增长点。进一步推进港口降费提效,完善航运服务功能,推动津冀港口群协同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四是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从北京中关村到滨海新区的创新走廊,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以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重点,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载体功能,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未来五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

同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利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和滨海新区“鲲鹏计划”政策叠加效应,一对一精准制定人才政策,形成一企一策支持方案,加速人才聚集。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