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银行业多措并举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财经2020年02月07日15:30分类:研究报告

新华财经北京2月7日电(记者刘琼 范珊珊)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当下经济社会的焦点问题,除了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外,不少行业和企业也受疫情影响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一些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也存在房贷、信用卡还款不及时等问题。

连日来,各级银行部门按照监管层的要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调整服务内容和应对举措,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开通绿色通道、减免各项费用等方式,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应对疫情。同时,对受疫情影响而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此外,各级银行机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通过金融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加大信贷投放促进企业生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疫情防控企业融资需求,加大信贷投放,促进企业生产。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官网及相关慈善机构等公布的信息统计,截至2月5日17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提供信贷支持合计已超过1930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277.75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105.11亿元;工、农、中、建、交和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435.26亿元。

此外,招行、光大、兴业等12家股份制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627.34亿元;34家城商行、民营银行提供疫情防控专项授信达245.19亿元;全国农信机构通过向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达184亿元。

疫情发生后,湖北仙桃市某医用制品公司因采购生产防护服所需的原材料,需增加100万元融资需求,工行第一时间通过线上融资方式审批,同时给予利率优惠,助力企业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等急需防疫医疗用品的生产。1月28日,工行河南分行为新乡长垣县某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发放1亿元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有效支持企业扩大产能。

福建省某药业公司生产的原料药是本次疫情防控重要物资。疫情发生以来,该企业原料药的生产订单不断增加,生产任务紧急,需要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浦发银行福州分行主动对接融资需求,启动专项绿色通道,仅用24小时就完成2000万元应急贷款的授信审批,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主板上市的绍兴市民营医疗用品制造企业,也是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浙江省重点名单内企业。疫情发生后,该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类医用辅料。由于正值春节假期及疫情管控,企业面临人员紧张、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上涨等诸多压力。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主动上门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给予优惠贷款利率,并落实安排专人跟踪授信全流程,2月3日成功为企业发放首批用于疫情防控的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

在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专项再贷款是专项的政策安排,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建立了名单制管理,严格保证这些贷款是救灾、救急用的,确保资金支持的精准性。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对于医疗防疫防护器材、医疗设备、药品生产等领域制造业企业给予专项支持,通过提高客户授信准入及审查效率、给予贷款投放补贴等措施,全力保障重点领域企业的提款需求。同时,对重点企业复工日前到期的存量贷款给予还款宽限期,并将2月3日至9日期间到期贷款的扣款日期统一调整至2月10日。

下调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减免各项费用

疫情之下,民营小微企业受冲击更明显,经营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不少银行针对重点地区小微企业推出专项政策,降低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负担。

中国工商银行迅速推出“专属服务+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多措并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全力为防疫物资供应提供金融保障。对于湖北地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贷款及办理“医保贷”的药店,利率在目前市场较低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优惠。截至1月31日,工行1月份已向840多户防疫相关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亿多元。

农业银行对湖北省内普惠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为湖北省内普惠型小微企业,专项匹配100亿元信贷规模。对湖北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其他重点疫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减免除利息外的全部贷款费用。据悉,1月份以来,农行普惠条线已发放防疫相关贷款31亿元。

蚂蚁金服旗下网商银行从2月2日开始,针对150万湖北小店和正在抗击疫情的30万医药类小店,不抽贷不断贷,并且对利息下调10%。对不幸患上新冠肺炎的店主,可通过客服电话联系网商银行,从而全额免除利息。

苏宁银行出台政策,对于武汉地区的小微企业主借款人,可申请宽限期延迟还款、征信延迟报送、罚复息减免等;即日起至疫情结束,针对江苏地区的小微商户,微商贷(信用)业务新申请及新发放的贷款业务在现行利率基础上下降0.5个百分点。自2月2日至2月5日,苏宁银行微商贷已累计帮扶小微企业30余户,放款金额达344万元。

因疫情影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企业或受到较大冲击。对于这些企业,银行纷纷采取延长还款期限、减免逾期利息、信贷重组等方式,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建设银行表示,住房租赁业务是建设银行重点发展的业务,对于在建信金融租赁公司办理疫情防控相关医疗设备的金融租赁业务,予以缓收或减降相关租金和利息。对于现租住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房屋的疫情防控相关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疫情期间一律免收房租,并免费提供消毒等防疫服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实施减费让利举措的基础上,近日再次出台五项措施,对疫情流行地区的客户一律减免人民币结算、国际结算、银团贷款、委托贷款、企业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企业理财等五大类46项服务收费,最大程度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银行表示,自2020年2月2日起至国家确定的疫情结束之日止,免收银联卡持卡人在湖北辖内办理跨行取款业务交易手续费,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在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不少小微企业出现了一些暂时性的困难,银保监会指导银行、保险机构采取了多种帮扶措施,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这是从当前应急的情况来看。

“我们还要从治本上下功夫,2020年重点将从增量、降价、提质和扩面四个方面来着手来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周亮说。

放宽还款期限

对于一些失去了收入来源的患者,以及冲到一线的医护人员,银行采取放宽其房贷、信用卡贷款还款期限的措施,若因疫情影响出现逾期,银行将一律不视为违约。

国开行对因疫情造成助学贷款还款不及时的,制定不予罚息、不登记不良征信记录的政策安排。

中国银行表示,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确诊患者、疑似人员及其配偶,疫情期间在中国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个人贷款、信用卡透支发生逾期的,将给予还款期宽限,不计为违约,不计入个人征信逾期记录。

中信银行对于因疫情原因导致短期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贷款客户给予一定还款宽限,对于参与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因病隔离的人员的逾期贷款,不计入逾期征信,不收取逾期罚息。

光大银行专门为奋战在武汉抗击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提供免抵押、免保证、最高30万元额度的个人信用贷款,全部享受优惠贷款利率。对这些医护人员防疫期间发生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透支逾期,不视为违约、不进入违约客户名单、不影响个人征信,且其信用卡终身免年费。

为减少客户不必要的外出,工、农、中、建四大行对个人本外币定期存款产品政策做出调整,近期到期的存款将按存入时约定的利率自动延期至2020年3月31日。

捐款捐物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除了提供信贷支持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在持续履行社会责任,大力践行公益慈善,积极捐款捐物。截至2月6日,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官网、会员单位报送及相关慈善机构公布等信息统计,银行业金融机构捐款共达16.0412亿元。

部分银行机构捐款情况:

微信图片_20200207153740

                      (数据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招商银行在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后,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特事特办启动相关流程,在短时间内完成内部审批,捐出2亿元驰援武汉。据悉,捐款的款项将由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作为疫情防控专款使用。

作为首批捐资的金融机构,中信银行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5000万元,用于武汉、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肺炎疫情防控、肺炎病情救治和医护人员保护。中信银行表示,作为一家“有温度”的银行,中信银行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援疫情防控,为疫情发生地区的群众提供更多“有温度”的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先期向湖北疫区捐款3000万元。此外,建行总行发起公益行动的全球动员令,3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分支机构与湖北省分行境内外联动在境外筹集物资。在克服了医疗物资规格识别难、货源紧张采购难、物流运输难等问题后,截至2月2日,海外机构境外共筹集物资459.04万件,总金额1744.08万元。其中,价值1417.12万元的物资用于捐赠,价值326.96万元的物资用于网点疫情防控和保障一线员工健康安全。

中国农业银行向湖北省慈善总会首批捐赠3000万元。同时,农行党委广泛动员员工向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捐款,2月3日启动抗击疫情专项捐赠活动,短短两天时间募集资金6000万元。2月5日下午,捐款已汇入湖北省慈善总会账户,投放到湖北各地抗击疫情的“战场”上。

北京银行向北京市属医院、区属医院,以及部分在京医院、援助武汉的北京市医疗队和其他疫情防控前线工作人员提供超过3000万元的现金及医疗物资捐助。北京银行表示,未来视疫情防控需要将继续提供相应资金支持。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杜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