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 | 因“疫”思“变”,将“危机”化“契机” 哈尔滨新区政务服务理念再升级

中国日报网2020年02月17日09:37分类:新区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哈尔滨新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积极转变服务理念,通过对审批服务事项网上申报、证照免费邮寄、远程电话辅导、预约线下服务等多项便民化举措的灵活运用,让常规服务在非常时期发挥了非常作用。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做企业的贴心人。

哈尔滨新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在认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将营商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疫情之下的企业需求为中心,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推出了“首席服务员”制度。各首席服务员与新区企业投资服务局、招商公司和各园区形成对应服务关系,建立了快速响应、首问负责、全程帮办、个性服务、不说不行等工作机制,变疫情防控期为主动服务期,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企业开复工做好服务保障。江南园区企业黑龙江佰益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想要开展消毒液生产业务,但是不知道该办什么手续,怎么办手续,负责江南园区的首席服务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远程咨询及指导,帮助企业定制了营业执照变更经营范围+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的个性办理流程。

变“线下跑”为“线上办”,推行服务“不见面”。

为减少人员聚集,哈尔滨新区主动转变以往集中式办公、面对面服务的传统政务服务模式,加大线上服务力度,全面推行“不见面,网上办”、“有咨询,请致电”,最大程度做好“非接触”政务服务。新区审批局充分利用哈尔滨新区企业设立智能系统,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可以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即时通过。2月6日,在温州的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员的电话辅导下,通过互联网提交了设立申请,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获得了审批通过。

“不见面”审批,“零距离”服务。从1月31日至今,共接待电话咨询329次,现场预约19件,网上办理96件,累计完成47件,免费邮寄证照1件。

变“材料齐全”为“容缺承诺”,让“一次办”成为常态。

为满足企业转型生产防疫物资补给疫情的需求,新区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对急需调整经营范围、取得相应生产资质的企业,在关键材料齐全的前提下,主动实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采取先办理后补材料的办法,让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办好手续,投入生产。目前,新区已在商事登记、投资建设等多个领域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因材料不齐全造成的“办事多跑路”,聚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地让一次办结成为常态。

变“一事一议”为“套餐式”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

新区充分发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优势,针对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照+证”的“套餐式”集成服务,让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同时获取合法经营所需的全部手续。2月3日,哈尔滨乐泰药业有限公司申请在经营范围中增加消毒产品生产项目,工作人员通过经验判断该企业还需要申请办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为帮助企业早日投入生产,新区审批局将营业执照与生产许可合并办理,通过容缺受理、同步审核、提前验场、同步发证等措施,帮助“乐泰药业有限公司”在一个工作日内取得了转型生产需要的全部资质。通过类似方式,新区审批局先后为哈尔滨医药四厂、哈尔滨龙卫中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了服务。

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助推全省“百大项目”建设。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大项目推进工作不受影响,哈尔滨新区相关投资建设审批部门紧密配合,协调联动。2月7日上午,在市、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的统筹协调下,全省“百大项目”之一——松北区和呼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场外配套二期工程在工作人员的电话辅导下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提交了办理申请,该项目手续复杂,涉及事项多、部门多,市营商局的技术人员在后台为项目顺利审批提供了实时技术保障,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局与市发改委等部门通力协作、主动配合,同步完成了该项目所需的全部手续。这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也为跨层级、跨部门、跨平台解决企业问题提供了成功实践。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抗“疫”战役中,哈尔滨新区不断刷新营商环境发展底色,将应急服务能力转变为常态服务能力,危中见“机”,转危为“机”,用最好的营商环境回击罕见的疫情,为新区发展筑牢基础。(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