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各方求解小微企业的减压纾困之路

新华财经2020年02月20日19:37分类:研究报告

新华财经北京2月20日(记者范珊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多个省市延迟复工安排,交通管制、商贸停业,以及人口流动受限,这些都对经济增长在短期内造成冲击,特别对与经济波动强相关的中小企业更是遭受严峻考验。如何帮助小微企业减压纾困,各方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

小微企业受影响最大

本次疫情的发展,给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武汉封城、假期延长、复工推迟等一系列措施相继推出,宏观经济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放缓,物流、生产、销售、回款等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企业停工减产。尤以餐饮、酒店、旅游、电影、娱乐、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实体零售业中的小微企业损失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占比达九成以上,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微型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小微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并容纳90%以上的新增就业。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非常弱。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小微企业遭受了需求萎缩和停工停产带来的资金流断裂风险的冲击,面临生死危机。

相关的调研数据也印证了这点。清华、北大近期联合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9.58%的中小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05%的中小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01%的中小企业认为其账面上的流动资金仅能维持公司运转不超过3个月,生存压力凸显。

央行银保监会多举措联动保证金融支持

疫情爆发以来,监管层高度重视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高频发声,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加强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

2月7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的暂时性困难,银保监会将重点从增量、降价、提质和扩面四个方面着手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2月1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金融“战疫”支持实体的30条措施,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定市场流动性,并要求银行不得对受疫情影响大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盲目抽贷、断贷。

证监会也优先支持疫情严重地区和抗击疫情相关企业融资,简化手续、特事特办,支持疫情严重地区相关企业发行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

而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释放了好消息。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为稳就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这对吸纳了近80%就业、提供50%税收的小微企业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

需注意的是,上述政策如何在各地、各级有效落实,尤其是小微企业能真正得到帮助,得到实惠,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也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流程提出挑战。

金融机构落地执行

银保监会指导银行机构以及非银机构采取多种帮扶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一方面,可充分发挥银行系资金成本低、业务种类广、覆盖地域广、产品类型多等特点,创新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受地方金融机构监管的非银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也要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强、效率高、客户差异化等特点,与传统银行机构形成差异化优势互补,形成层次丰富的供给机构,更有效广泛的服务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银行业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积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是普遍采取了为小微企业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的方式,加大授信支持力度。二是推出了小微企业专属金融服务,为之提供定制化的信贷支持。三是利用线上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还为小微企业下调贷款利率,减免多项费用。

此次抗疫过程中,凸显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此次疫情防控中,线上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价值与重要性更为凸显,这必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展,尤其在小微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方面,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疫情下,不同处境中的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分散化、复杂化的特点。期待银行业和非银金融机构能够在小微融资领域,结合各自的客群定位和能力优势,加强协同。

地方政府的行政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了国人的勇敢无畏,众志成城,同时也像一把尺子,丈量出了各地政府的管理能力、水平以及勇气和魄力。

一些省市不管是在疫情防控阶段还是复工复产阶段,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科学、高效且更具人性的政策措施,成为地方政府施政的模范。

2月2日,苏州市政府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提出将加大金融支持,确保小微企业信贷余额不下降;减轻企业负担,减免中小企业房租、水费等。政策一经公布,被广泛讨论。由于此次的支持对象为受到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因而为不少人将其视为首个地方政府层面出台的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共渡疫情难关的文件。

具体来看,支持措施分为三方面,分别是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另外,在每条措施之后,都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单位。

苏州率先制定10条优惠扶持政策,凸显了“苏州速度”和“苏州温度”。苏州作为工业大市,企业数量众多,发展快速。此外,苏州的快速应对,还源于精细的提前准备、早做预案。苏州十条政策出台的台前幕后,既是一个工业大市的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更是苏州倾心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的生动实践。

随着节后陆续返程复工,各地都将面临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产。这对地方政府施政能力和水平是一大考验。目前来看,义乌的表现特别优异。义乌出台政策,对于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员工,由政府组织专车、专列、专门车厢负责接送,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优惠使用于全市所有非公企业,政策有效期是“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省政府一级响应解除后三个月止”。

此外,据《金华日报》最新消息,2月19日,义乌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和市场经营户复工健康发展四条意见》,从贷款降息、电费奖励、政策性担保扩面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力为小微企业和市场经营户复工健康发展“输血”。

义乌的这波操作赢得一片赞誉。要知道,义乌只是一个县级市,虽然经济发达,位居全国百强县13位,但在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财政也不算宽裕。根据义乌官方的数据,2019年义乌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52.4亿元,同比下降0.7%。但义乌敢于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在企业身上。因为地方政府深深懂得,企业是义乌的立身之本,外来劳务工是义乌的发展之基。

专家献言小微发展

针对近期中央各部门、各金融机构等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一些专家学者也从帮服小微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2月1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参加研讨会时表示,疫情进一步暴露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他建议,近期一些救助小微企业的政策,如税费减免、五险一金免交或少交等,在协调完善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转化为长期性政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2月10日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从长期看,不妨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将对小微企业减免五险一金一政策固定下来,政府、企业、个人各承担一部分责任,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激发企业活力。同时,他还进一步提议,以金融改革助力救灾,以救灾推进金融改革,通过改革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救助中小企业为契机推动金融改革。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2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政策对企业复工也要有支持,建议将税费减免、贴息等由一线防控企业扩展到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关键行业及小微企业。

此次,各方发力,期待各项政策的叠加效应能够助力小微企业早日走出困境,重获活力。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直存在的。期望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态度能始终保持战“疫”时期的积极状态,一方面,银行针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或重点发展行业的特定小微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保留金融服务的绿色通道,形成长效机制,为这类小微企业提供高效、及时的金融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结合战“疫”期间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的搭建,银行可细致梳理、分析现有小微企业常规信贷流程中的问题和阻力,结合此次破除问题和阻力的经验,进一步疏通信贷流程,切实除去现有流程中的不必要环节、臃肿环节,扁平化操作流程,加强前中后台协调,建立贷前调查资料“容缺”机制等,实现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提质增效。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杜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