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智库报告·战疫】补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短板 维护提升政府公信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报告之十一

新华财经2020年02月25日09:32分类:智库报告

新华财经北京2月25日电(经济分析师张婷 王萌)此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各级政府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大考,暴露出的疫情初期预防不足、政府与红十字会等组织合作不够以及舆情风险激增三大短板,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挑战。

专家建议,政府应当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将风险控制在传播的初期,进而达到迅速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的效果;加强政社联动,整合社会动员体系,实现疫情救助中不同组织间的高效协同;构建疫情防控信息生态主动权,维护提升政府公信力与服务能力。

一、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应加强初期预防

当今社会风险高发,风险预防是民众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最基本的要求。与2003年的SARS相比,本次疫情来势凶猛扩散速度快。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积极应对。然而,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智库中心主任李清娟认为,初期的预防是地方政府在面对疫情的短板之处。

据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介绍,我国在经历2003年SARS疫情之后建立了中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下称网络直报系统)。2004年1月起,该系统正式启用,覆盖全国卫生机构,不明原因肺炎是其监测、报告的重点之一。按照设计,医院发现传染性病例后,要在这套系统上报告。颇为高效的一点是,这套网络直报系统并不需要逐级报告,而是只要医院在网络系统中点击报告了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就能收到。一旦发现某个地方的不明肺炎病例超过5例,就会自动触发核查机制,由中国疾控中心派人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的访视、采取样本。

但是,直到1月20日国务院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后,才纳入网络直报系统。究其原因,引发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全新病毒,未纳入传染性疾病报告目录,因此网络直报系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防范效果,事先预防的功能也就无法发挥。此外,一些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队伍专业知识不足,各地区之间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甚至还存在少数医疗机构缺乏专门从事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地区,这些网络直报意识匮乏乃至忽视的地方给我国的传染病预防造成极大的阻碍。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国家疾控中心的疫情直报体系,不能因为疫情属于新型病毒就无法上报国家,对于未知的病毒更应该适用风险预防,将可能发生的疫情扼杀在萌芽的初期,同时对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普及也尤为重要,工作人员只有用专业的知识去面对疫情才能实现疫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消除。

李清娟表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是预在前防在后,事前的防范准备考验着政府对卫生事件的侦查和应急能力,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事后危险消除必须由事前的风险预防所取代,“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上在面对环境问题时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从危害的防治到风险即潜在的损害的预防,将成为公共卫生安全制度调试的重点。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此次疫情后政府应当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机构的整顿,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专业技术团队的应急处理能力,全面培训疾控人员的传染病甄别知识、平衡各地区的专业队伍,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科学、及时的做出预警反馈,将风险控制在传播的初期,进而达到迅速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的效果。

二、政社联动  整合社会动员体系

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任何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影响到防疫大局。物资的发放和调配,关系到防疫“弹药”的供应,无疑是防疫环节的关键一环,直接影响到防疫效率。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红十字会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防疫物资的调配效率,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阻碍和困难。

(一)提高应急能力  实现不同组织的高效协同

多位专家指出,从参与现实来看,湖北慈善组织在应对疫情时存在诸多不足:第一,慈善组织参与疫情防治的功能角色认识不到位。更多是将慈善组织定位为疫情发生后救助资源募捐接收与分发调配的社会力量,承担的是资源引入者的单一角色,对慈善组织多角度、大范围内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疫情防控的功能认识有限。第二,慈善组织接受捐赠的顶层设计缺乏合法性依据。疫情蔓延后,民政部、湖北省发布的公告中将接收善款物资的慈善组织限定为三家省级、二家市级定点机构,被业内专家学者、律师、慈善组织从业者和爱心人士热议。事实上,无论是新版的慈善法,还是各地出台的应急预案,都没有依据支持政府限制募捐接收组织,这种“垄断慈善”做法将影响抗击疫情的志愿参与机制。第三,接收款物的慈善组织公信力遭受质疑。在此次疫情中,定点机构出现了资金、物资接收、分发去向等信息披露不及时、不详细、不准确的非专业化运作现象。第四,慈善组织资源动员体系协同融合不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毫无准备的各大医院频频官宣医疗防护物资告急的通告,纷纷向社会求援。第五,慈善组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欠缺。湖北慈善组织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没有参与制定各类突发应急预案,更没有相应的应急演练与培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急管理决策与仿真中心侯俊东教授、郭海湘教授提出,为了促进人道组织有效参与疫情防治,需要政社联动、提升应对专业能力、整合社会动员体系,完善疫情捐赠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

一是更新思想理念打造政社联动,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疫情应急中的作用。建议突破传统应急理念的桎梏,在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中,借鉴弹性互动思想,结合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优势,构建基于网络观的多中心联动应急响应模式,弥补刚性应急管理策略的局限,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二是运用战略思维筹划平时战时两种情境,提升慈善组织应对疫情的专业能力。建议以战略观为引领,实施战略性运作,处理好各类组织与政府、媒体、捐赠主体、同类组织、社区以及员工等的内外平衡,不能只靠一点、一方或一处。同时,应促进平时运营健康,即组织在募捐、接收、分类、处理、流转,及信息披露等环节以及运营和内部治理等机制上处于比较健康和专业的状态。而且,要树立战时危机管理意识,建立广泛的社会关联,落实特定部门或人员,做好突发事件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准备、应对和善后工作,依法有序、有计划地协同政府参与疫情防控与物资筹集,使每一步能走在同行的前面,赢得公众的信任与认可。

三是加强虚实互动整合动员体系,实现疫情救助中不同组织间的高效协同。建议各地政府统筹协调,充分尊重组织的意愿,动员具备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高校基金会与校友会,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多元化社会力量,组建“条块结合”社会动员体系:“条”是有专业应急能力和疫情防控经验的慈善组织、企业、个人;“块”是省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高等院校等。例如,湖北省5家定点接收组织可以利用虚(线上)实(线下)互动平台,整合多元化力量,完善联动机制,激发动员活动,发挥组织间在人员协作、安全防护、社区防控等方面的协同效应,解决当前慈善组织面临人员不足、专业不足等问题,实现慈善组织多角度、大范围内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疫情防控的功能,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争提供资源保障。

四是提升专业能力塑造主动沟通模式,完善疫情捐赠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建议政府部门在现有透明指数评估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信息公开的追踪、反馈、公示规范和监督制衡体系,引导慈善行业提升专业化运作水平、增强信息公开意识。同时,强化年检及第三方审计评估主体的监督责任与惩处措施,而不仅仅是事后的涉事领导问责,切实规范慈善组织信息披露行为。对于慈善组织来说,要重点把握信息披露的关键要素与清单列表,及时主动按照规范标准向全社会沟通疫情物资进出信息,实现资源动员、物资配置的有效衔接,引导全社会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争贡献力量。

(二)科学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统筹调配效率

本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物资储备的信息和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的缺乏,在储备和调用应急物资时未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些短板既影响了医院医生的救治与防护工作,也引发了捐赠者、需求方及调配者间的矛盾。

在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统筹方面,政府应当发挥行政指导的职能,指导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的信息库和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库,依据科学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储备医疗物资,根据物资的周转期限及时更新储备额度,为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物质保障。

利用技术手段统筹疫情防控物资捐赠,精准配置供需双方需求。建议可建立(或社会购买)相应的物资捐赠信息统筹平台及APP,实现捐赠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的信息发布分享、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供需双方需求。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洞悉防疫物资缺口,引导社会力量的物资捐赠决策及方向,既缓解当前急需物资的紧缺局面,也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提高捐赠效率。

另外,可以尝试与社会企业或一些商业机构进行合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系统进行流程再造,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应急物资分配机制,优化物资现场调度及物流配送,有效缓解“最后一公里”困境,促进慈善组织在疫情下高效运转。

、营造清朗舆论环境  维护与提升政府公信力

从12月初疫情爆发,到1月23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再到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冠肺炎疫情不断发展的同时,信息扩散的规模和速度也在增大,引发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然而,网络乱象丛生、谣言四起,给民众造成焦虑甚至恐慌,也给疫情防控带来困扰和阻力。

(一)构建疫情防控信息生态主动权

由于疫情发展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迫切渴望及时了解疫情最新进展。但由于很多公众关注的问题迟迟没有定论,导致舆论场中充满质疑的声音,公众“信息安全感”缺失。此外,疫情形势错综复杂,但疫情相关信息报道与发布存在着内容不够准确科学、渠道不够通畅、时机相对滞后等问题。主流信息不够透明,不能及时全面公开,有的专家发表言论不严谨,导致公众对于官方消息与专家建言缺乏信任,进而转向小道消息,以满足自己的信息渴求。虚假信息趁机通过多种渠道广泛传播,网络谣言四起。疫情爆发至今,一些真假难辨的消息一直在公共网络散播,给政府执政带来很大的舆论压力。

在来势汹汹的舆论面前,政府应该及时最大化地公布真实信息,做到消息发布不滞后,敏感事件不失声,抢第一时间、占第一落点,“领跑”舆论场,满足媒体的报道需求和公众的知情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镇建议,建立“一核、两翼、三通道”,构建疫情防控信息生态主动权,加强政府公信与服务能力。

一核(疫情专栏的权威信息集成发布),即针对公众关心的议题,通过快速整合官媒渠道,集中整理并发布有关政府行动、政策措施、防疫进展、疫情民声以及复工准备五个栏目的权威信息。可在各地政府官网设置疫情专栏,从“服务民众”角度而发“政府公告”,构建疫情信息生态核心。

两翼(预防与救治方案的迭代更新发布),即针对疫情的预防与救治,尽快推动预防知识普及与救治程序并重的信息发布渠道。疫情发生以来,预防知识普及与救治程序经过多次迭代,在大众社交圈的传播已经变得越来越混乱,无法识别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建议以各地政府尤其是以地方疫情防控指挥部为主,地方卫健委主持,通过完善其官网功能或开辟微信微博号,尽快构建并完善预防与救治并重的信息快速发布渠道。

三通道(官方媒体、自媒体以及民众互动),即加快官方媒体、自媒体以及民众三个主要信息传播通道的互动能力构建。建议各地宣传主管部门以服务民众的思路,重新梳理与官方媒体、自媒体以及民众互动之间的关系。指派懂得互联网新闻管理的专业人员,配合各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完善疫情信息的发布程序,科学规范新闻监管手段。特别要重视自媒体和民众的诉求和观点,可帮助政府及时堵漏。

专家指出,面对类似新冠肺炎等突发疫情突发灾难,大众可能面临的心理抑郁等问题,建议在防疫救灾的同时,尽快酝酿并启动大规模在线或非在线心理辅导准备,为在疫情中遭受打击的市民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鼓励官方媒体和自媒体,通过多角度、及时报道医务人员、志愿者、公职人员等奋战在一线的优秀事迹,为国内外抗击疫情提供更多的正向思想引导,也有助于提高社会民众参与恢复社会生产的愿望和能力。

(二)建立三大机制  维护提升政府公信力

研究发现,公共卫生事件对政府公信力影响很大,在事件中,政府的行政行为若得当、得民心,会因此大幅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若政府出现行政不得当、行政过程违法、行政程序违法或者行政不作为时,则会使公信力加倍弱化、流失。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建议,在疫情中维护与提升政府公信力,需建立疫情防控中的事件与民意观察分析机制、应急合规信用检查机制和临危授权与保护机制。

第一,建立疫情防控中的事件与民意观察分析机制。主要做法是:要求各级政府和职能机构在疫情中依靠信息系统对引起民众不满的事件进行抓取,列出主要事件,分析民意,找到民意的关键点和诉求。

第二,以对事件与民意的观察分析结果为基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建立应急合规信用检查机制。具体做法就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向下级或基层派出事件调查工作组,深入到民众中,在疫情中开展沟通、对话、交流、调查、疏解工作,并向民众公布进程与结果,目的是平复民众情绪,对事件有个交代,体现社会治理水平。

第三,为专业人员在疫情中提出建议与采取措施建立临危授权与保护机制,及长效的实施机制;建议地方人大、政协或行业组织成立“专业人士信用保护委员会”。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