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战“疫”】山东精准施策帮扶企业战疫情稳外贸

新华财经2020年02月26日16:00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济南2月26日电(记者陈国峰 贾云鹏)外贸,是山东联通世界的重要纽带,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给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按下“暂停键”。为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山东与疫情赛跑,急企业所急,出台一系列“暖企”措施稳外贸渡难关,与企业共克时艰。分析人士认为,疫情短期冲击不容忽视,但长远来看,在内外部积极因素共同支撑下,山东外贸仍将延续稳中提质的发展势头。

防疫生产两不误 稳住外贸基本盘

走进地处山东潍坊的潍柴集团动力一号工厂总装车间,一批高速大马力发动机正加紧装配,这是出口海外的紧急订单货物。从大年初三陆续恢复生产,一批批紧急订单促使潍柴全面恢复满产秩序。

为保障安全生产,潍柴建立了科学有序的疫情防控体系,统一为员工发放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潍坊本部1.5万名员工每天上岗之前都会接受两次以上体温测量,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域每天不低于两次全覆盖消毒,同时采取分时段供餐、打包带走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得益于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潍柴迅速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今年1月,集团发动机板块销售9万台,同比增长20%,实现开门红。

开足马力、机器轰鸣,这种生产场景同样出现在位于威海的威达集团。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手舞动穿梭,操纵着精密零件精准组合,流水线不停歇,钻夹头源源不断地产出……“现在我们的复工率超过80%,钻夹头日产量约10万只,产能还在进一步恢复中。”威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与客户紧密沟通联络,随着国内上下游客户陆续复工,国内订单比较充足;对国外市场来说,公司与博世、百得、TTI等客户紧密对接沟通,订单稳中有增,我们有信心冲击新目标。”这名负责人说,信心的背后离不开政府部门及时“撑腰”,送防疫物资、送优惠政策,一条条真金白银的“干货”为企业复工复产打下“强心剂”。

疫情发生以来,山东把支持外贸企业复工作为关键举措,建立企业复工生产日调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全力稳外贸。山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截至 2 月 24 日,全省 42847 家外贸企业中,已复工 31692 家,复工率 74%。

政策护航显担当 政企同心渡难关

“你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不仅让我们公司避免了违约损失,也对我们继续拿下大额合同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日,中碳能源(山东)股份有限公司将一封感谢信交到了潍坊滨海区主要领导手中。

中碳能源(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外向型生产企业,近期一个外贸订单货物需通过潍坊港森达美港区运往中东地区的沙特铝业。然而受疫情影响,港口作业人员严重不足,1.2万吨煅烧焦无法按期集港装船。“如果我们不能按时将货物装船,不仅要承受7万美元的高额违约金,还将影响企业信誉和全年的出口业务。”中碳能源(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光说。

特事特办、急事快办,成为山东各地各部门帮扶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常态。了解到这家公司的情况后,滨海区建设交通局、经济发展局、科技商务局、绿色化工园、海港经济区等部门单位迅速行动,成立服务专班,靶向解决企业货物装运困难,最终保证了外国客商急需货物的轮船按时起航。

外贸形势复杂多变,企业逆流而上,离不开政府鼎力“护航”。特别是受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困扰,政府部门正全力保障企业复工,打通进出口链条梗阻,与企业共渡难关。

前段时间,位于山东聊城的时风集团接到东盟和西非国家订单,对方急用数千台农用机械发动机。但受疫情影响,时风却因开工率不足生产进度变慢,办理出口、查验等也需要时间。

企业愁眉不展之际,聊城海关“点对点”服务,通过互联网前置监管和提前申报,为企业赢得宝贵时间,400多台农用拖拉机已于近日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商务部门也积极行动,建立企业复工生产日调度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用工、物流运输、贸易风险等方面困难;强化贸易救济法律咨询服务,组成商务法律服务工作组,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合规体检和法律咨询服务;指导企业妥善处理贸易纠纷,帮助企业申请办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

连日来,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各相关部门连续出台帮扶政策,山东省商务厅16条、青岛海关17条、济南海关12条,都精准把握“战机”,瞄准企业“痛点”,最大程度化解企业复工复产、进出口的“绊脚石”。

山东省商务厅认为,要利用政策的支撑作用突破困境,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强固政企关系、补齐服务业发展弱项和加速产业链的更新。

短期冲击不容忽视 未来空间依旧广阔

“预估一季度全省出口下降约3%。”山东省商务厅日前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的影响做出分析:企业面临用工难、备料难和物流难等问题,将造成供应链断环、产业链断裂、企业运行不畅。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等出口优势产品将首当其冲,受到较大影响。

山东社科院副院长袁红英认为,面对危机,那些在全球供应链中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免疫力”自然更强,这提醒外贸企业需勤练内功、强健体魄,锻造核心技术和品牌,打造不可替代性。

而这正是山东常抓不懈的外贸新动能。作为我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开始显现在出口产品结构上。青岛海关副关长石勇介绍,2019年,山东自主品牌出口值2614.8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省外贸出口总值的23.5%,提升1.5个百分点。随着动能转换步伐提速,外贸结构将呈现更积极变化。

山东外贸的内部动力在积聚,外部环境也在优化。去年以来,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增至4个……诸多开放发展的“国字号”战略平台在齐鲁大地叠加落地。

袁红英说,这些平台成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带来理念、产业、技术、发展环境等一系列变革。“以山东自贸区为例,提出了112项任务措施,通过制度创新打通堵点释放活力,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新的一年,山东擘画开放新格局。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用好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战略平台,深化与日韩交流合作,稳旧拓新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对外开放走深走实。

今年的山东省两会进一步提出,积极扩大对欧盟、日韩的进出口,稳定高端市场;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和自贸伙伴的贸易占比。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说,国家战略叠加、动能转换提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速调整、各种内外部积极因素催化,相信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上将留下更多的山东印记。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娜,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