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升级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2月26日19:45分类:研究报告

新华财经北京2月26日电(经济分析师王欣蕾 刘琼)新冠肺炎疫情下,物理的阻隔使得智慧零售、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成为居家办公学习的新选择,人们离数字世界也更近距离。这也使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获得扩容的契机。特别是随着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业态升级,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业态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数字经济本质是基础设施、产业和生活方式的信息化。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三个方面。数字产业化指的是信息产业本身的贡献,涉及基础电信、电子制造、软件及服务、互联网。产业数字化指的是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间接贡献,主要带来三点改变:一是影响原有的产业布局和生产分工模式,二是催生新业态,如新零售、互联网医疗,三是带来新的就业模式,如共享员工。数字化治理主要应用在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数字政务等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德地图上线的“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健康码、广州交投集团“鹰眼”车辆缉查系统均属于数字化治理。

在数字经济稳步增长中,产业数字化领域占比达八成,数字经济规模即为信息产业本身的产值与新技术赋能其他产业的增加值之和。据工信部数据,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名义增长20.9%,占GDP的34.8%。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总规模预计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2025年将达到60万亿元。2018年中国产业数字化产值为24.9万亿,占数字经济总量的79.5%。

各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浙江省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广东省实施数字经济“128”发展战略,贵州省将数字经济作为全省战略行动推进,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出台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随着下一代通信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技术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领域将进一步扩大。2020年,三大运营商预计建设超过55万个5G基站,5G将深度赋能新零售、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同时,在行业边界模糊化的时代,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成为产业数字化规模增长的动力。

1

2

二、六大领域开启产业数字化新蓝海

2020年2月19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组织信息技术企业与医疗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支持完善疫情期间网络零售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营、在线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支持运用云计算大力推动企业上云,重点推行远程办公、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网上培训、协同研发和电子商务等在线工作方式;支持工业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完善智慧物流体系,保障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有效供给。由此看来,数字化应用将在不同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扩大,而新机遇正蕴含其中。

1、互联网医疗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互联网医疗在医疗信息咨询、疾病风险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打破了医疗资源地域限制,有效疏解线下初诊压力,推动了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

疫情期间,全国191家公立医疗机构,以及近百家企业的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义诊,缓解线下医院救治压力,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例如,阿里健康高峰期一天线上问诊量破10万,以此为流量入口带动医药新零售。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较大增长空间。随着疫情的发生,今年2月以来,国家卫健委接连发文,从政策层面助推互联网医疗发展。目前,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全国10多个省份已相继制定出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实施意见或行动细则,推动互联网医疗的落地。四川、广东、江苏、上海试点也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

疫情催化了用户行为养成,互联网医疗认知度提升,互联网企业和垂直医疗平台加快布局。汉鼎宇佑近日公告,拟与好医友、金服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好医友互联网医院(平潭)有限公司”。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技术深度融合,移动诊疗、移动护理、智能药房、智慧病房变为现实。政策、市场、技术三方利好叠加,互联网医疗前景广阔,但“实体医疗机构为主、互联网医疗公司为辅”“大病线下看、小病线上看”的局面不变。

2、智慧交通将提质升级

此次疫情中,城市级交通管控和服务需求大幅增长,智慧交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通力合作,开发出疫情地图等产品,有效管控人流和车流。湖北、山东、广东、浙江、福建、安徽等二十多个省份应用大数据疫情防控系统,通过采集车辆轨迹追踪、人流及车流迁徙数据,以此来确定相关资源的投入方向,满足人们对于安全出行的信息需求。

平安智慧交通的防疫重点车辆核查系统和疫情防控交通一体化系统、海康威视的车辆预警解决方案在人流和车流管控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基础数据采集、前端设备运维、数据开放共享需求扩大,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交通数据采集、分析、应用需要反复测试、优化,对于智慧交通企业、移动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助推智慧交通提质升级。

3、新零售进入理性发展期

5G与物联网、AR/VR、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等产业技术融合应用,驱动新零售业态创新发展。表面上,新零售是业务模式的改变,即全渠道应用,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实质上,新零售是基础设施的改变,即供应链数字化,强调数字化技术对“人”“货”“场”三要素的重构,是数据驱动的泛零售业态。在新零售业态中,“人”的数字化指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人员、企业员工行为数字化。SRM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CRM(社交化智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货”的数字化指的是商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将仓储、库存、销售、财务信息用数字化手段串联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至于“场”,5G+AI催化了银泰百货、苏宁极物、苏宁小店、多点Mall等数字化门店。疫情过后,消费终将回归常态。在产业数字化趋势下,零售商亟需应用新技术重构“人”“货”“场”三要素,从而把握新的消费机遇。

突发的疫情,深刻影响着最贴近民生的零售业。据艾媒咨询数据,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零售收入预计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生鲜电商、社区便利店等小业态表现不俗。大众的“囤货”需求带动生鲜电商客单量增长。盒马鲜生、苏宁菜场、京东生鲜等头部电商依托强大的供应链,保障物资供应并加强品质管理、运力保障及配送安全保障,深度服务社区。由于疫情扩散及返岗时间延后,生鲜电商在培养用户线上消费习惯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生鲜电商也应妥善匹配客户需求与模式创新,维持可持续经营。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9年,在4000余家生鲜电商中,95%处于亏损状态,4%维持营收平衡,仅有1%的生鲜电商盈利。在生鲜电商强势增长的背景下,企业如何盈利是关键。生鲜电商引领的新零售或将进入理性发展期。

3 - 副本

4

4、“5G+物联网”赋能智慧物流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智慧物流表现不俗。不仅解决了运输过程和货品存储的问题,还在物资集纳和调配上进一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带动更多的力量和物资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 

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依托阿里巴巴商业生态,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智慧物流系统,此次通过其开放的平台,让更多的物流企业参与到保障工作中。随着5G商用步伐加快以及物联网传感器成本降低,物联网在端到端的供应链中普及开来,物流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数据。同时,阿里云、腾讯云帮助物流企业增强数据处理能力,解决仓储、干线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推动智慧物更加智慧。

5、在线教育将迎来爆发

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维持着较高的热度。疫情期间,钉钉支撑国内超过5000万学生在家上课。77%的学校采用了钉钉“在线课堂”超级联播或多群联播模式,使得优质教学资源从一个班扩展到全校乃至整个城市。

在线课堂经过场景化改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感提升,力求与线下教学达到同等效果。但“线下课堂为主、在线教育为辅”的大方向不变,技术手段重在提升教学内容的影响力和教学效率。随着5G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将迎来爆发,对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会产生巨大作用。

6、巨头齐发力,远程办公市场打开增长空间

疫情影响下,远程办公业态持续受热捧。而远程办公比拼的是技术实力,随着5G的发展,速率、清晰度、网络容量提升,延迟度降低,从而改善远程办公体验。目前业内的共识是,包括企业协同办公服务在内的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将在未来的10-20年迎来更大的发展。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头部企业加快布局。钉钉在企业级市场基础较好,与腾讯的企业微信和字节跳动的飞书竞争激烈,抢占市场增量。

三、产业互联网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建议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数字化革命的中坚力量。未来,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能力,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推动数字化转型向各类市场加速渗透,建立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能力仍需全面提升。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5G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大数据基础设施水平,推进数据中心、云计算设施建设,继续加强超级计算、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性能计算应用生态环境。完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面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共数据资源库、云服务平台等基础数据。提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等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推广智慧建筑、市政物联、交通物流等应用场景的感知设施部署,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和管理基础设施数字化。

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依法落实企业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018年,中国将《数据安全法》纳入立法计划,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数字经济实践。一直以来,“关键数据”的界定是立法的难点。同时,如何平衡数据安全和数据流通利用仍未解决。加快推进顶层法律设计是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

建立并完善数据资产治理体系。随着互联网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业态发展,企业服务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将数据资产管理上升至企业战略层面。企业亟待规划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存储、应用,建立并完善数据资产治理体系。同时技术领先的公司将在行业变迁中脱颖而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