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抗击疫情,5G融合应用大显身手

新华财经2020年02月27日20:04分类:研究报告

 

新华财经北京2月27日电(经济分析师朱嘉林)工信部近期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5G商用步伐,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丰富5G应用场景,基础电信企业要及时梳理总结5G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加快推广新业务、新模式、新应用,抓住5G在网络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业务发展机遇,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扩大网络消费,促进信息消费。

我们关注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5G技术凭借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高密度的特点融合多种应用,在疫情的防控和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疫情防控,5G融合热成像测温系统广泛应用于全国人流高密度场所,减少了因接触式测温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提高排查效率。在智慧医疗方面,为纾解疫情期间我国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5G医疗应用云端智能机器人、在线问诊和远程会诊加速落地,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一、5G+热力成像测温,筑牢疫情筛查第一道防线

在战“疫”期间,随着各行各业复产复工的稳步推进,如何对返城人员做到快速精准筛查,是各大城市守好第一道防线的关键。5G+热力成像测温系统信息化应用,可有助快速做好疫情初筛。该技术使用热成像测试仪采集区域内人员体温数据,通过5G超高数据传输速率迅速回传至控制平台并做出判断,对体温异常的检测实时报警。目前该技术已在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四川、广西等多地推出,在火车站、机场、地铁、复工企业等多场景广泛应用。

为响应上海市政府对于返城复工人员提出的疫情排查需求,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于2月初完成了松江火车站5G热成像测温系统布设、调试,并正式启用。2月中,浦东机场的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始,上海移动相继完成了T1和T2航站楼、停车场、办公楼、食堂等区域共计18套热成像体温监测设备的部署,通过信息化手段严控疫情传播,这项技术的测温精度达到±0.3℃,可以满足多人通行同时测温的需求,做到“通行即测温”,这不仅提高了人员排查效率,也为安全复产复工筑起第一道坚实的防线。

成都菁蓉汇创新产业园需要针对复工人员每日测温,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主动对接该企业,将5G热成像体温监测设备引入园区,这项设备可快速在人群中检测到体温超过37.3°C的人员,为园区已复工的1700名员工保驾护航。成都天府软件园与成都移动合作,目前已完成软件园C区8号楼和E区1号楼5G热成像测温系统安装,覆盖人群超过3600人,降低现场复工人员工作风险。

我们预计,随着各地企业复产复工持续推进,远程办公逐渐结束,人员流动会随之加大,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将会加大5G热成像测温系统的安装,特别是地铁站、火车站、办公楼宇。同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迎接复工复产期间,部分城市的火车站、机场、地铁、农贸市场、商场、复工企业等多个场所已实现5G网络的覆盖,这将为后续5G应用的落地提供基础。

二、5G+智慧医疗,走上战 “疫”前线

随着疫情的爆发,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不同等级医院,地区医疗水平差异化明显的问题集中暴露,这也直接刺激了5G在医疗体系中的应用快速落地。在本次疫情的特殊时期,5G医疗应用端的云端智能机器人、在线问诊和远程会诊发挥了巨大作用。

1、5G+云端智能机器人,在战“疫”前线守卫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

为了减少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不必要接触,5G机器人“挺身而出”,替代医护人员完成一些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基础工作。中国移动携手达闼科技推出了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5G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5G云端送药服务机器人和5G测温巡查机器人,目前已在武汉、上海、北京、浙江、广西、四川等地的十余家医院上线,这4款机器人可以承担远程看护、测量体温、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有效减少交叉感染,提升医院在疫情时期的隔离管控水平。

具体来看,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可在人流最为密集的导诊台和咨询处提供零接触的24小时咨询导诊服务,为患者提供医院地图、科室、门诊等常用信息;5G+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凭借云端智能架构,可以自主定位医院内环境,实现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的高效清洁。它搭载了专门消毒水箱,清洁消毒效率高达1000-1200平米/小时,相当于1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千余平医院大厅的消毒清洁工作,确保来往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5G+云端送药服务机器人解决了无接触送药、送餐难题。新冠肺炎由于其高传染性的特点使得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做好严格的防护,在医疗资源紧张,人手不足的地区,5G+云端送药服务机器人可以替代医护人员送药、送餐,只需提前设置好送药的房间,机器人就会自主导航到隔离病房并提醒患者取药、取餐,一个房间完成后会自动向着下一个设定的病房行进。

5G+云端智能机器人短期可以减轻疫情中医院的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医院运作效率,缓解医疗资源紧张。中长期来看,有效纾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因此,在“战”疫时期推出的5G云端智能机器人,在疫情后将得到推广,以战“疫”期间医院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为样本,对5G智能机器人进行改造升级,与医院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2、5G+在线医疗,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随着疫情的爆发,医疗资源日趋紧张,很多病人无法通过转院或专家前来会诊得到有效治疗,而5G网络的接入实现了在特殊时期医疗专家对病人的在线问诊和远程会诊。5G凭借网络高速率的特性,能够支持4K/8K的远程高清会诊和医学影像数据的超高速传输与共享,不仅解决4G网络环境下图像时延、画面清晰度和分辨度不足的问题,也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指导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的排查效率,中国移动联合广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率先推出“逸仙5G云医院”。中山医院目前已完成中国移动5G网络全覆盖,“逸仙5G云医院”依托微信小程序,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清、无延时的视频问诊。患者无需下载其他软件,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逸仙5G云医院”后添加就诊人即可向诊室医生发起在线问诊。推出首日,小程序总访问量2674次,总上线医生128位、累计服务患者279位,完成365次问诊。

图表1:“逸仙5G云医院”

 

1.JPG

 

来源:“逸仙5G云医院”微信小程序,新华财经

随着疫情爆发,医院对远程会诊的需求激增。基于中国电信四川公司5G网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于1月26日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远程会诊,四川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等专家参与,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宝贵建议。这一次远程会诊,充分利用了专家资源,使得患者即使身处异地医院也能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目前,四川省正在稳步推进利用5G+双千兆网络技术,构建以华西医院为中心,所有省市县定点医院为基础的远程会诊网络。

远程超声也参与到本次疫情的防治中。基于5G网络低至1毫秒的延时性,身处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的副主任彭成忠教授、叶瑞忠医生通过5G网络远程操控机械臂为60公里外的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开展远程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报告,临床医生可以进入下一步的有效治疗。

图表2:5G+远程会诊在疫情中的应用

 

2.JPG

 

来源:新华财经,公开信息

我们认为,经过此次疫情,互联网在线医疗发展有望提速。自疫情爆发以来,患者在线问诊的数量爆发式增长。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京东健康等行业巨头纷纷入场。据统计,截至2月8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抗冠免费义诊专区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近106万人次,网页累积访问量高达9464.5万次,用户线上就医习惯充分培养。线上问诊短期可以帮助初筛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满足复诊需求的患者,缓解线下医院的就诊压力的同时,也降低了门诊交叉感染的风险。

中长期来看,在医保支付配套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将与实体线下医疗融合,有助于平衡医疗资源,使偏远地区的人们也享受到同等医疗资源。而且基于5G网络的远程会诊,可以快速建立上下级医院的专属通讯通道,缓解我国不同等级医院医疗水平差异化明显的问题,随着5G商用步伐的加快,远程会诊的建设将稳步推进,打通医院与医院间的交流阻碍,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杜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