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智库报告·战疫】社区疫情防控亟需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报告之十三

新华财经2020年02月28日14:25分类:智库报告

新华财经北京2月28日电(经济分析师李涌)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各城市展现的“智慧”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广受好评,有的颇受质疑。社区是我国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防控是城市疫情防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面对严峻的疫情,各地社区应该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通过“线下+线上”的立体布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布下天罗地网,展现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积极推动成果下沉,与社区自治、社区服务有效衔接。一是充分利用全部社区所形成的可洞察全盘的城市数据,辅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多源数据进行清洗、汇总、分析和判断;二是促进各类城市运行系统的互联互通,完善城市一体化运行体系,为城市及社区管理精准化、科学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协助地方政府更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从长远来看,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智慧社区建设应适应跨地区的、候鸟式的密集型人员流动趋势与相关需求,并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高质量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和社会治理水平。

一、疫情激发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发挥作用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得到初步应用,在共同防疫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本次疫情应对,也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一)智慧城市为疫情防控提供决策参考

面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政府应对坚决快速,从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指出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到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实行交通管制,仅仅隔了3天。这一方面有赖于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互联网建设带来的消息传播渠道畅通,同时也与近年来大力倡导的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大数据建设有着密切关联,信息化建设为政府应对疫情协同作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为打通城市运行各业务系统和服务,提升资源运用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全国各地大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根据德勤2018年发布《超级智慧城市报告》,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1000多个,中国在建智慧城市项目500个,试点智慧城市290个。

另据媒体报道,截至2019年7月,数字政务已覆盖全国422个城市,涵盖1000多项服务,累计服务民众达9亿人次。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政务云”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根据该报告,在此次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2019年就已有近90%的服务部门和业务系统,宣布“成功实现云上运行”。

为配合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也最新上线了“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提供丰富实用、权威的信息查询及防疫服务。目前平台已接入40余个国务院部门、32个地方政府的300多万项政务服务事项以及3000多项便民服务应用。平台覆盖了教育、助残、司法、民政等多领域服务,集成了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公积金查询、个人及企业办事等多项功能,有力支撑了地方部门平台更高效的“网上办”“掌上办”。

就在2月10日,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无疑也是意识到智慧城市对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治理能力、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见提出,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科学集约的“城市大脑”基本建成,全量汇聚的数据中枢运行高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深化,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成为辐射长三角城市群、打造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引领。

在当前防疫抗疫最为吃劲的关键阶段,更是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科技支撑的紧迫时期,智慧城市建设进展快的地区,已经彰显了对疫情联防联控较好的效果。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全盘洞察城市数据,让数据从下到上传递快速化、真实化,让决策精准化、科学化,使政府对未来发生的包括疫情在内的重大风险,都能尽早知晓,消灭危险于萌芽中。

(二)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助力社区防疫抗疫

社区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防疫抗疫过程中,社区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效果初现。在广州,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诞生,可在机场、车站、社区等地方进行疫情防控巡逻……在落实防控责任,实现入户排查、重点群体监控“两个全覆盖”等方面,社区发挥着积极作用。

加强社区人员管理,科技信息手段的快速运用成为最大亮点。很多社区用二维码扫码登记,让防控工作更加有效,更加安全快捷。一些互联网企业推出多个防疫场景应用,实现一部手机管理社区、智慧健康打卡、访客登记、视频关怀、数字巡查、快速上传下达等,用数字科技筑起社区防御病毒的保护网。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推出“余杭绿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疫情防控,有效减少人员接触,提高了检查效率。

(三)信息化促进社区疫情防控效能提升

社区有数量庞大的基层干部,有驻区单位,有大量的商家企业,有各类社会组织,有星罗棋布的小区院落,有成千上万的流动人口。社区对疫情联防联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把这道防线筑牢,关键要把社区的各类资源和各种力量整合起来,调动起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近日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综治中心和网格员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通知》,指出充分运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服务疫情防控整体工作。着力推动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向网格延伸。

通知要求,推进信息系统完善功能、互联互通,减少信息重复采集录入。深化大数据、物联网及“雪亮工程”等系统应用,提升疫情防控效能。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运用中国长安网“网格战疫手册”等小程序、小软件,方便网格员开展工作。对本区域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和矛盾问题,提前预警预防。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时调解群众间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人文关怀,开展心理干预和疏导。

二、缺乏互联互通影响辅助管理功能发挥

调研发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应助力各级地方政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实现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等工程,尚未发挥应有的或者是期望中的辅助管理功能。如部分城市提供的政务APP,却连“在线预订口罩”“线上收治登记”等基础功能都无法实现;个别宣称“智慧城市发展领先”的地区,网上政务系统崩溃停摆,无法为民所用;有些街道社区的通知传达、防控知识普及,依然靠嘴、靠腿、靠手动;体温上报、申报疫情线索、相关文件签字、信息填报等,用的仍是20年前的人工处理方式。

一些部门想掌握病患数字变化情况,还要靠打电话;部分高铁站登记乘客行程和身份信息,仍采用纸笔方式,徒增乘务人员工作量和感染风险;部分地区红十字会在“物资就是生命”的关键时刻,对紧迫物资的收发、分配仍在用“手写计数”,未能及时缓解一线主力医院物资匮乏难题——这些都与地方数以亿计的“智慧投入”不成正比。

上述不正常现象必然引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为何一面是“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近九成的政务服务已“上云”,一面却是大数据、数字政务等服务质量表现欠佳?有些早就开发验证过的成熟技术,为何应用不到该“硬核”的地方,导致最后处处应对失措,让群众看着干着急?

(一)智慧城市尚需有效下沉

找准制约、影响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症结根源,也是解决智慧城市下沉、有效对接公共需求的重要前提。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缺乏前瞻性、智慧城市建设与有关部门的业务对接与数据衔接存在问题,城市管理“积弊”现象仍比较突出,这并非是一城一市、一行一业所面临的个例性问题。

城建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薄弱,政务服务信息化不足。部分城市的“智慧化城市管理综合平台”项目由于资金、政务、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没有充分及足够的保障,项目不是无法实施,就是达不到设计要求。部分城市依托“数字城管”平台组建了视频巡查队伍,但仍需要通过人工识别及对比,视频回放取证等措施,实行事后监管,不仅造成人力、物力成本增加,而且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在路长制考评方面,由于惩处机制不够完善,个别部门对派遣案件不重视,导致信息化监管、路长制监督、部门处置等环节没有形成链条处置机制,致使数字化城管与路长制相辅相成作用发挥不明显。

另外,政府部门的开放性与信息化意识不足导致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场景应用不畅。目前我国数据相关法规和规范在不断完善,但全国各地方各单位各部门建立的数据体系却各不相同、各不统属甚至各不关联。本可以互相佐证的数据却因难以同时获取,导致向政府决策提供更为完整更为全面的大数据信息难以实现,割裂的数据让人工智能技术只能在特定场景下提供不全面的和不完整的信息。比如对高铁乘客的轨迹跟踪问题,如能打通连接公安、铁路、电信等多部门数据,再辅以地铁、公交、道路、城管等视频监控信息,利用人工智能视频(图像)分析与查询技术可以迅速定位跟踪目标,相对于人工查询要快捷得多、准确得多,可跟踪分析的目标也更多。

(二)缺乏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此次疫情期间,大多数社区无法也不具备与街道、居委会或是防疫、公安等上级部门线上系统对接的条件,防疫信息的上传下达仍然是通过文件、电话、微信等非实时的线下方式,疫情防控手段的有效性和疫情公开性不足。

当前社区管理在防疫过程中的不足,一方面是社区或是居委会,包括地方政府均是头一次应对如此规模的、如此跨度和如此周期的全民式疫情防治,应对的措施与策略均是在不断摸索、不断试错中总结出来的。另外,就是智慧城市建设与应用和城市治理终端环节的脱节。如社区在对租户人员的监管缺乏来自公安、卫健、交管、出行等大数据支持,分散而零散的数据也难以对社区管理提供有效支持,更何况是社区也无法自主选择监控对象和大数据信息;社区管理与上级总部缺乏信息化沟通手段,未能将社区疫情与上级部门数据与系统进行互联互通,信息传递依然靠手工报表或是微信、QQ、电话等初级手段,未能实现将社区管理功能嵌入智慧城市等诸多城市管理系统中。信息化手段的不足,导致社区在此次防疫过程中的有效手段不足,防控容易出现漏洞,与群众的期望相差甚远。

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有效下沉

如何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下沉,推动新技术新应用与治理现代化的融合,利用智慧城市技术针对突发问题制定预判方案、解决机制和运营服务能力等,都亟待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一)建立大数据平台推动公共信息开放与共享

目前公共服务市场通常是由政府控制大部分资源与场景,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数字城管、雪亮工程等政府工程。公共服务的社会资源均掌握在政府各部门之中,单独以企业的角度则难以获取进入机会。疫情期间,部分企业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发的“疫情防控”“同行查询”等微信小程序则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也是对大数据信息利用较好的尝试。

面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城市信息化和政务开放性思维建设,创造并鼓励更多的公共服务市场向企业、个人开放。在确保政治安全、公共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政务服务市场的信息化与大数据开放。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建议,在部分镇乡或街道社区试点智慧社区、数字城管和智能交通等,深度引入人工智能企业及技术参与智慧社区街道的建设、管理与运营;在新建住宅小区、楼堂馆所等商业设施或是道路管线等公共基础设施时,提前布局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应用的潜在需求,提升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的前沿性布局。推动智慧城市基础建设下沉,加大公共信息的开放与共享空间,为社区管理与自治引入更多的外部力量和参与机会。

(二)促进社区街道建设的智慧化进程

透过此次疫情的“群防群控”工作,应充分认识到促进社区智慧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基于智慧城市功能的延伸,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信息管理水平和能力。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手段,全面推行“智慧搏疫”“智慧防控”,通过信息互联和数据融合,实现对城市运行的超强感知、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异常情形的及时预警上报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完善和丰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推动社区社会治理。

(三)优化智慧社区建设机制

构建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机制既不能由政府包办、走行政化路子,也不能脱离政府的主导、监管和帮助,而应是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多种技术手段交叉融合下的模式创新、路径创新。

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实际和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围绕解决“谁来管、管什么、靠什么、如何管”的现实问题,寻找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之间的智慧化网格化融通点,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及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方面发挥最大效能。

一是围绕解决“谁来管”的问题,构建社区共建的主体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居民委员会的动员凝聚作用,依托社区微信群、社区公众号、社区QQ群、智慧社区客户端等社区信息平台,有效带动社区相关群体共同参与,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真正做到参与有热度、治理有法度、关爱有温度。

二是围绕解决“管什么”的问题,构建社区共享的利益保障机制。推进社区智慧化网格化管理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管理转型的需要,探索建立跨部门智慧化网格化运行机制,并通过信息技术、单元格和责任人划分的方式及时协调解决网格中的各类事项和问题,不断增强社区统筹使用人财物等资源的自主权。

三是围绕解决“靠什么”的问题,构建社区共管的技术协同机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信息技术牵引的社区公共事务和服务信息化动态管理、监督和评估平台,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城市留言板、数字城管等,实现各级数据互联互通。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服务项目、资源和信息的多平台交互和多终端同步,进而推动网格化治理中体制机制和组织载体的重构。

四是围绕解决“如何管”的问题,构建社区共治的价值认同机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工作体系,以“网上群众云平台”“网上群众工作室”等端口全面受理、处理群众诉求,压实责任和分级分类响应处理,畅通监督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