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发挥普惠金融优势 战疫情保复工

新华财经2020年02月28日16:28分类:研究报告

新华财经北京2月28日电(记者刘琼 王中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营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对金融服务需求也更加迫切。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充分发挥普惠性的政策工具覆盖面广的优势,激励各级银行在支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大普惠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问题。

同时需发挥政策合力,提供更多普惠性资金支持,允许银行提高普惠不良贷款容忍度,将疫情影响作为不可抗力纳入员工免责条件,使得基层银行敢贷愿贷,提升服务三农、小微积极性,助力复工复产。

普惠性金融支持战疫情保复工

受疫情影响,不少民营小微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急需资金支持。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并新增优惠利率贷款。

央行26日即表示,在前期已经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分别为1000亿元、3000亿元,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

据了解,之前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中,2000亿元用于9家全国性银行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确定的全国名单内企业投放资金,1000亿元用于湖北、安徽等10个重点省份确定的地方名单企业。

按照规定,专项再贷款的利率不能超过最近一次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100个基点,中央财政再贴息50%,这是非常优惠的利率,只有在名单内的保供企业才能获得,且主要用于防疫物资生产、重要生活必需品生产、重要医用物资收储等方面,相对来说支持范围比较窄。

而此次央行强调,这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在现有支持领域基础上,重点支持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禽畜养殖、外贸行业等资金需求,并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对防疫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

此外,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能为地方中小银行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同时通过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提高使用覆盖面,有更多的行业和企业获得普惠性资金支持。

央行同时表示,2020年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LPR加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按照2月20日发布的1年期LPR4.05%,目前再贷款专用额度资金支持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应不高于4.55%。而2019年12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提供低成本资金精准支持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需求。2月19日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2602亿元(含扶贫再贷款1642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2832亿元。

11.png

践行普惠金融 各级银行在行动

国有大行资金来源广泛,成本相对较低,在特殊时期更具优势。24日监管部门明确,6大国有银行可以运用再贷款资金向地方性名单内企业发放贷款,这进一步加大了国有银行对地方性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国有大型银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要力争不低于30%。

事实上,疫情期间国有大行已经在积极发挥普惠金融“头雁”作用。例如针对防疫以及复工复产的小微企业,工行推出了“抗疫贷”“医保贷”“用工贷”等专属线上信用贷款。同时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18项措施,针对受疫情影响、资金需求较大的重点小微企业,将信用贷款额度提升至最高1000万。

农业银行近日出台的16项专项措施中明确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计划,足额匹配和保障信贷规模。为湖北省普惠型小微企业专项匹配100亿元信贷额度,强力支持疫情严重地区小微企业发展。

中国银行迅速上线“战疫贷”“疫情防控·快易贷”“抗疫贷”等一系列产品,为无法通过线上渠道放款的普惠金融客户打通非工作日应急贷款通道。对于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中行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方式予以全力支持。目前已为500多家客户办理信用总量及相关贷款延期。

建设银行发挥普惠金融线上产品优势,2月14日创新推出“云义贷”专属服务,主要针对疫情防控全产业链及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及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客户的信贷业务。贷款额度最高达3000万元,可采用抵押、质押、保证等多种担保方式。其中,信用贷款额度高达500万元,年利率最低4.1025%。客户可通过“建行惠懂你”APP、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各类电子渠道办理,实现全线上操作。

其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也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践行普惠金融。

中信银行通过将支行网点普惠金融联系人通讯录嵌入网银等电子渠道,随时随地响应小微企业需求。加快“物流e贷”“银税e贷”“政采e贷等信用类贷款开发推广,为企业提供分秒直达的在线融资服务。自疫情爆发以来,已为一汽惠迪、喜滴等近200户运输抗疫物资的小微企业在线放款近3000万元。

西安银行迅速行动,将央行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政策快速精准落实到位。于27日上午发放首批4户共计1234万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均不超过2月份一年期LPR报价加50个基点,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金融支持。

光大银行携手美团点评推出信用类融资业务—“阳光e餐贷”,帮助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克服现金流不足、经营压力大等困难,为入驻美团点评且符合光大银行授信条件的餐饮企业提供一年期以内,额度最高1000万元(含)的信用类融资产品。

近日,北京市银行业协会组织并发起了《北京市银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普惠金融服务自律公约》签署活动。截至25日,在京主要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有59家机构自愿加入自律公约,承诺对小微企业合理的新增贷款需求做到“应贷尽贷”,对到期的普惠贷款做到“应续尽续”等。

政策合力让普惠金融更有效发挥作用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应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也正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本意。特别是疫情期间,三农、小微等普惠金融服务对象需要等多的支持,需要发挥政策合力,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提供更多普惠性融资。融资成本和风险成本是银行信贷业务的核心,融资成本低,商业银行才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例如一些大银行对普惠条线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降低资金成本。

在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透露,下一步择机实施2019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在政策激励下,相信有更多金融机构在2019年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标准,可享受存款准备金率优惠,这样可以释放一部分长期流动性。

适当提高普惠不良容忍度。受疫情影响,民营小微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银保监会此前明确,因疫情影响出现贷款逾期的,在一定延缓期限内还款不计入不良贷款、不影响小微企业信用记录。同时,允许银行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上述自律公约中也要求各行适度提高普惠贷款不良容忍度,将疫情影响作为不可抗力纳入员工免责条件。这既落实了尽职免责,保护了银行员工,也使得基层银行和一线人员敢贷愿贷,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银行提高自身科技金融能力。疫情期间,许多银行业务移到线上办理,这就考验银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能力。因此银行需提高自身金融科技应用能力,推进智能化、场景化、综合化发展,有效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才能更好地开展线上业务,使得自身服务更加多元和便捷易得,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问题。

加强分险分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金融群体时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面临较高风险。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一些企业需要救急救难,因此需要增强政策合力,深化银保、银政保等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进一步发挥政策性担保的作用。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杜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