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君:疫情下重庆企业复工复产与金融支持路径优化

新华财经2020年03月05日11:08分类:研究报告

新华财经北京3月5日电  题:疫情下重庆企业复工复产与金融支持路径优化

作者:黄英君(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银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咨询专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防疫物资需求大增,如今疫情防控虽已有所减缓,但企业复工复产仍面临巨大挑战。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不是非黑即白的单选题,而是需要多方兼顾的多选题。

目前中央政府已陆续出台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社保减免等措施,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也是开足马力。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解中小企业燃眉之急。2月23日,中央召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会议,这次电视电话会议连通到全国27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给出了两个非常明确的信息:一是各地除去高风险的地区都应该全面恢复生产甚至生活,短时间内要快速提升整个复工和施工强度;二是今年要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GDP按照比2010年翻番的要求,增速的底线估计是5.6%。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当前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不断发挥金融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多地政策松绑,以及金融支持的杠杆效应发挥,企业复工复产节奏也会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回暖可期。

一、当前企业实现复工复产的主要障碍和应对策略

疫情当前,复工不易。企业复工复产的安全生产风险是存在的,必须要考虑这些风险如何进行有效防范和化解。当前企业实现复工复产的主要阻碍和应对办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疫情防控仍有难度。尽管近期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出现下降趋势,不少省份出现零新增。但大规模返工仍是一场大考,公共交通、办公室聚集性感染不得不防。口罩缺口明显,成了一种“硬通货”,导致“我和复工之间隔了一个口罩的距离”。为此,重庆市制定了诸如开辟物资采购绿色通道、建立防疫物资进出口绿色通道、畅通应急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等方面的应急政策,纾难解困。

2.企业复工审批困难重重。不少地方表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但复杂的审批程序让企业望而却步。据相关媒体报道,有企业想复工,需要提交很多材料,如各种表格、承诺书、应急预案、复工方案、食堂宿舍防护措施等,有些材料还需要去街道盖章。为此,重庆市设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但目前支持对象仅仅是对新落地生产防疫物资项目的企业,这一政策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重庆市的电子和汽车两大支柱产业,与国际和国内产业链深度融合,需要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做好复工复产政策研究和落地。此外,还涉及链条中各环节的企业,无疑都将面对产业链的巨大压力。这也是其他相关产业需要考量的重要方面。

3.企业延期复工导致经营难度增加。此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冲击巨大。不少企业资金告急、物资告急。各地也已出台帮扶中小企业措施,其中不乏真金白银的硬举措。重庆市也制定了有关政策,诸如减免税收、延期缴纳税款、缓缴社会保险费、减轻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经营困难。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可以申请减免租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确保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低于2019年同期余额,同时给予中小企业融资降成本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

4.企业员工返岗难。疫情之下,不少地方封闭村口、社区口;在高速入口“劝返”,导致返程的人进不了城市,回不了小区……既影响了人力资源流动,也影响了物资流动。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为此重庆市也制定并实施疫期援企稳岗返还的相关政策。

二、疫情防控前提下金融业如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2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发布会上表示:鼓励、支持银行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1月25日至6月30日到期的贷款允许展期续贷,做好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展期续贷、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安排。最长延期是6月30日,但对于少数受疫情影响非常严重、恢复生产周期非常长、自身行业或企业具有特殊性的企业,到期的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再延长。

重庆市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二十条,其中强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具体指出:提高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加大信贷支持排忧解困力度;给予中小微企业融资降成本支持等。同时,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组织辖区金融机构推出12项惠民便民措施,同时召开全辖区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金融机构“一把手”抓总负责,快速精准落实专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督导金融机构加快对接企业、加快授信审批,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

因此,疫情之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既要体现社会担当,也要做到审慎经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等金融支持形式对抗击疫情的金融力量。

关于疫情期间加大信贷支持方面,具体来看:①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按照暂时经营困难企业相关授信政策予以支持。例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展期、下调利率或授信再支持做好上述行业和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②针对符合“因地方延迟复工的企业”提供暂时延后还款的贷款延期应急场景,确保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连续性。③针对原总量到期日在近期疫情期间,经营情况正常,无重大风险事项的企业,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开通信用总量延期绿色通道,同时对近期总量到期客户抓紧组织材料年审。另一方面,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对于金融机构尤其是体量相对小、且区域性强的中小银行而言,面临较大的不良资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商业银行应提前做好风险预测和防控,在适当提升不良贷款容忍度的同时,提前做好处置不良资产的预案,为后期企业债务偿还等提供多种方式。

对于企业而言,疫情的出现打乱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导致银行贷款、合同逾期等问题。面对这样的窘境,企业应当主动对接金融机构,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具体而言,复工企业应当及时关注金融政策变动并合理评估企业自身情况,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存在的合同展期、变更、接触事宜,要进行具体商议,寻求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三、多维度、宽口径拓展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路径

疫情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得益于金融信贷和风险保障的大力支持,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但仅仅依靠金融信贷的支持,是不能稳定有效的解决当下企业面临的所有经营难题。

从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角度来讲,需确保相关政策实施、落地。为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重庆市特制定二十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减轻企业负担的相关财政政策以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如何确保相关政策尽快兑现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包括一行两局、市金融局等)及时对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效进行评估,同时,提出优化、完善方案,主动对接,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提高精准度和实用度,增强政策实效。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讲,适时优化对企业的金融服务。政府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货币政策的积极配合。因此,重庆市各级部门要继续完善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和务实创新的金融政策。银行类金融机构应主动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信贷门槛,适度放宽审批条件,根据相关政策降低贷款利率,推出为帮助中小企业战“疫”复工复产的专项贷款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同时,保险公司也需进一步强化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通过延长保期、拓展传染病责任、提高赔付预付等惠民惠企措施,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做好保险服务提升。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讲,需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公司治理能力。企业在复工复产前,应做好疫情后恢复生产经营的相关制度安排,提升疫情后生产经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经营成本;同时,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梳理当前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特殊风险,并针对每一特殊风险拟定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需依托金融业的支持政策和政府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等,进一步稳定银行信贷渠道、扩大风险保障范围、申请财政税收支持等,拓展企业生存空间,努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

凡事均有两面性,危机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应对,化危为机。在疫情短期冲击面前,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危机均应主动化危为机,加强自我变革,增强自身风险容忍度,积极创新突破。承前述,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当前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迫切需要金融业不断发挥金融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于金融业而言,变革的驱动因素可能促使金融业朝向更为开放化、智能化、定制化、综合化的发展方向转变,从而更深刻地融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