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应善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新华财经北京3月26日电(经济分析师杨丽)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钢铁企业运输受限、订单减少、库存积压、价格波动等问题,使得钢铁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经营风险加剧。部分钢铁企业已经在借助期货等多种策略来规避风险,目前来看总体效果不错。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在这特殊时期,钢铁企业应善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

目前来看,钢铁产业链的金融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体系也日益丰富完善。从原料到成品钢材都有对应的期货品种,如铁矿石、硅铁、锰铁、焦煤、焦炭、螺纹钢等,随着这些上市品种的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也逐渐提高,各类期现结合模式也逐渐成熟,这些都为钢铁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良好的环境。

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开始意识到期货等金融工具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参与到期货交易中来。整体来看,钢铁企业运用期货进行套保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例如南钢、陕钢、永刚和本钢等。南钢、永钢去年就是通过期货套保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巴西矿难导致的矿价上涨风险。具体来看,南钢主要是从基础套保、战略套保和虚拟钢厂三个层级来进行期货套保操作。今年以来,南钢股份就利用螺纹钢期货对冲了钢价下跌风险;陕钢集团在疫情期间为了防范钢厂原料及产成品库存跌价,也通过相关螺纹钢套保方案择机操作,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永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参与过钢铁产业链全部期货品种的交易,借助期货工具规避风险,在锁定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盈利;本钢则根据实际情况择优成为基差制定方或点价方,选择灵活的点价期与交货期,促进全产业贸易模式优化和完善。不仅国内钢企如此,还有一些国际贸易商在和国内钢铁企业合作中,也正通过期货盘面锁定原料和成材价格开展虚拟业务。

期权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首个工业品期权——铁矿石期权上市,为钢铁企业对冲原料价格风险提供了全新的避险工具。这使得企业可以在期货和期权两个市场之间开展套利、对冲交易,能有效管理标的期货价格波动。铁矿石率先实现了期货、期权和互换工具体系完整。业内人士认为,铁矿石现货、期货、期权互相融合、互为补充,能共同发挥衍生工具价格发现、风险对冲、资产配置的功能。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无论是去年巴西矿难带来的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还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所带来的钢材库存攀高与价格波动风险,都为钢铁企业敲响了警钟,即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并要善于利用期货和期权等金融工具来规避诸如原材料采购及存货贬值等各种风险。建议当下钢铁企业尤其要密切关注疫情对行业的后续影响、宏观政策及市场行情变化,并依据自身具体情况明确套期保值及风险管理的目标,制订最适合自己的套期保值策略和交易方案,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各种风险。

另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期货和期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钢铁企业在运用这类金融工具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限定在保值的范围内,切不可贪图小利而将其用于炒作。(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