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战“疫”】北京多举措促就业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新华财经北京4月10日电(记者李犇 陈旭)近期,北京发布多项措施保证企业用工需求,同时针对企业资金链紧张等状况出台优惠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北京多举措助力就业

为满足企业招工及人力管理等需求,北京市发布多项措施保证企业用工及劳务市场供需。近期,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在官方网站“就业超市”搭建“急聘”栏目在线平台,简化优化发布流程,服务企业间“调剂用工”与“共享用工”,已协助逾400家企业招聘。

此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力保重点企业用工、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就业服务等12条措施。为满足重点企业劳务市场供需,“急聘”栏目在线平台应运而生。

据了解,“急聘”平台归集并发布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经信局、市国资委、市交通委、市住建委等汇总的重点企业招聘信息,简化优化发布流程,实现当日审核,次日发布,助企业解决暂时性用工缺口问题。

“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急聘”平台搭建以来,多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动对接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创新机制,对接急聘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提供用工共享服务;前程无忧、智联、猎聘、脉脉等经营性机构采取免费或低收费方式,为重点企业提供远程面试线上招聘等工具。

除搭建就业平台外,北京市还出台多项措施保障就业、简化服务流程。1月31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与北京市市教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暂停现场招聘、鼓励线上服务、简化就业手续、推迟业务办理时间等四项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便捷举措,在疫情防控期间,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本市毕业生就业影响,切实保障本市毕业生身体健康和就业权益。

3月初,北京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制定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工作的说明》,大力应用数字影像档案,提供网上办、掌上办、邮箱办、电话办、咨询办等多种“不见面”服务,既减少群众办事聚集,又优化简化服务流程,为劳动力就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精准打通企业复工堵点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存提出了重大考验,一时的资金紧张就可能导致企业难以为继。为此,北京针对社保缴费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受影响较大的企业可以申请缓缴社保费6个月,最晚缴纳期限至12月20日。直接减免中小微企业半年的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

“社保缴费暂时延期或减免,并不会影响参保人员的利益,反而有助于企业复苏。”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认为,北京精准制定逆周期调控政策,利用延期和减免社保费用措施,及时降低企业费用,有利于企业的复工复产。

目前,部分社保业务还需要参保单位、参保个人提交相关材料,无法完全实现线上办理。对此,北京市社保中心提出“容缺受理制”,允许“先办后补”,社保经办机构可先受理业务,待疫情结束后再收取相关材料。

不少参保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的“不见面”业务办理效率不降反升,不见面却更暖心。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复工,便收到了海淀社保中心发来的社保“不见面”服务的微信推送,公司通过邮箱把材料发往社保中心,并顺利完成员工社保手续。

多措施做好就业后续保障工作

北京市社保中心主任郭青松介绍,在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过渡期,北京社保将全力推进各项服务政策,确保企业能招录员工,顺利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在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昌平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影像档案,为180名相关人员办理了失业手续,审核了378人的失业待遇申请,保障了失业人员后续事项办理;还通过“电话办”的方式,为40余名电话申请人员办理了失业相关手续。通过网上办、电话办,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群众聚集,对辖区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加大数字影像档案服务力度,着力打造体系化、标准化、便民化的服务模式,特别是在地域广、路途远、群众办事不便的地区,分批开展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便利服务,在部分地区之间探索开展不转递实体档案的劳动力跨区就业服务等,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