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业“复而不产”“复而低产”,警惕“数字游戏”误导决策

新华财经北京4月15日电(记者梁建强)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之际,不少地方公布的“复工率”数据正在节节攀升,有的地方通报称复工率已达到或接近100%。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复工率”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复产能率”,片面强调“复工率”而避谈“复产能率”,容易误导决策。

当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从“暂停”到“重启”“加速”,不少曾因疫情停工的企业,近期正在陆续恢复生产。许多因疫情滞留的务工人员,正在陆续返岗……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成为一些地方的公开表态与着力方向。

复工复产中的系列积极的变化,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企业已经进入“复工”统计名单,但人员到岗情况并不理想;有的企业已宣布复产一段时间,但实际产能与往年同期相比悬殊较大。来自媒体的报道也显示,“部分企业表面看起来灯火辉煌、正常运转,但其实只开了生产机器,让电表先转起来”。

由此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在一些地方,统计数据显示“复工率”已是较高水准,但实际的“复产能率”仍在低位徘徊。“复工七八成、复产三四成”的现象客观存在,亟待重视。

关注复工复产,不能片面强调“复工率”而避谈“复产能率”。“复工率”能够直接体现经济社会的变化,“复产能率”则是检验相关变化具体成色的一把标尺。两者不能割裂,也不应割裂,反之,如果空有“复工率”的高数据,“复产能率”没能有效同步提升,这样的复工复产很难说是高水平。

复工复产的相关数据统计,不能变成“数字游戏”。部分基层干部坦言,有的企业是“复而不产”,或是“复而低产”,但实际报送的统计数据中难以体现;有的数据统计,由于标准十分模糊,且不关注生产线的实际运行情况,导致复工领域的“数据注水”“数据攀比”等问题随之产生。

当前,正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如果各有关地方、单位上报的复工复产数据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会直接影响对于当前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判断。数据不实、不准,容易导致决策出现偏差。看似风平浪静,一旦错过了及时的预警与调整的时机,极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为战“疫”埋下隐患。

“复工率”的积极变化值得关注,“复产能率”背后可能潜藏的问题也要更加重视。尤其是,一些企业的产能恢复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着实际的困难: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的订单尤其是海外订单明显削减,产品的销路受阻;有的中小企业资金状况趋紧,员工的后续工资发放成为难题……尽早介入、及时应对,才能够把帮扶落到实处,将矛盾、风险化解于初始阶段。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全国复工复产情况调研汇报。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同时,要加大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复工复产,复工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能否及时、高质量复产是重中之重。抛开“复产能率”只谈“复工率”、仅仅关注“复工率”而忽略“复产能率”的现象,是时候纠偏了!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