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战“疫”】令人放心,值得托付——看上海怎样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新华财经上海4月16日电(记者杨金志、仇逸、吴振东、吴宇、王默玲)近期,一些归国人员相对集中从上海入境,并出现同一航班报告数十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情况。这引发了一些关注:面对新的国内外情况,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这座国际大都市如何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篇大文章?

必须时刻警惕,不必过分担心。事实证明,自启动疫情防控至今,上海的防控经验日渐丰富、防控举措有条不紊、防控态势从容良好,上海始终令人放心、值得托付。而这一切的背后,愈加凸显上海超大城市公共卫生治理的扎实基础和战略前瞻。

发热“ 哨点”遍布全市

市、区两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24小时轮班,做到24小时内快速查明感染来源;对“疑难病例”仔细排摸、逐一击破;组建“追踪办”,在第一时间排摸密切接触者、搜寻发现确诊病例,有效避免这些病例成为新的传染源……

作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哨兵”,上海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查明了所有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纳教授表示:“规范高效的疾控体系,守卫着防止疫情扩散的‘大坝’,助力上海成为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上海确诊的本地病例中,在发热门诊首诊的约占6成,从发现首例疑似病例至今,发热门诊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筛查、诊治和阻断扩散的首道关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开辟专用检查通道,将符合重点地区流行病学史、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等标准的患者引导至第一发热门诊,普通发热患者分流至第二发热门诊,避免交叉感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扩容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增添发热门诊专用CT等设备,发热病人进入诊区后,挂号、检验、检查、取药、治疗、留观“六不出门”。

目前,上海在全市常态化设置117家发热门诊基础上进一步扩容,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进发热哨点诊室建设,两张筛查网络分层铺设、上下联动,提高传染病病例的发现与预警能力。

作为上海已经完成建设的182个发热哨点之一,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1楼单独设置了哨点诊室,配备专门的医生、护士。中心副主任华志佳主治医师说:“无论是预检查出还是自诉发热,患者都会被引导到哨点诊室,进入规范的发热筛查、甄别和转诊服务流程。”

正如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所说:通过发热门诊和哨点,新冠肺炎“传播查得出”“患者瞒不住”。

闭环管理,环环相扣

一段时间以来,按照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署,上海及时研判境外疫情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从3月23日起,对除集中隔离人员外的所有非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来沪人员,进行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从3月28日起,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从3月31日起,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进行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海关是“国门卫士”。上海海关严格执行海关总署各项工作部署,持续提升海关在口岸的正面拦截能力,严格落实对来自重点防控国家(地区)的航班及入境人员的各项防控措施,同时,持续加大对其他国家(地区)的航班及入境人员的防控力度,保证在闭环管理和口岸有效管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旅客通关效率,减少和避免因人员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充分展现海关履职尽责、守卫国门的形象。

在进一步强化口岸检疫的同时,上海海关创新用好“120模式”和“130模式”,实现对重点人员的闭环管理:对登临检疫、体温监测等环节查发的有发热等症状的入境人员,同步开展医学排查,并立即安排 120车辆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诊疗。对症状不明显但存在高风险的重点人员启动“130模式”,直接转运至指定隔离点迅速采样送检。待检测结果出具后,由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后续处置。

同时,上海海关还全面加强数据和信息共享,健全海关与卫健委、公安、边检、航空公司等部门的信息交互机制,同步加强长三角信息互换,实现重点旅客精准布控、精准拦截。

上海市疾控系统派出40多位精兵强将支援口岸。连日来,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的宓铭副主任医师驻守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带领小组凭借着专业敏感仔细开展旅客信息的收集、复核、现场处置等工作。“我们和海关、边检、机场运营指挥中心等人员密切合作,在万千旅客中精准发现问题、及时管控。”

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

3月28日零时起,上海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这是上海做好隔离工作的基本遵循。

在浦东新区一处集中隔离观察点,“照顾好刚回家的人”是工作人员的自我要求。来自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潘红芬,用一沓已经裁剪好的纸,比照着名单把房间号用标记笔写在纸上,再撕下一条条透明胶带粘在桌沿。“这张纸回头要粘在房门上方便识别人员身份,隔离人员也舟车劳顿了很久,我们提前把工作准备好也能尽快让他们歇下来。”

一位从韩国回来的女士,因处于孕期情绪很不稳定,潘红芬特意送上一瓶免洗手消毒液,并告诉她:“若是感到焦虑,就涂一点消消毒,我姓潘,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专属医生,有需要就打我电话,我第一时间过来。”这位孕妈的焦虑在他的关怀下渐渐得到疏解。

从入沪通道、医疗救治到社区管控,如何构筑安全又温情的防护体系,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不断探索更好的答案。

近日,居住在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石一居民区的返沪人员刘先生一家还在自驾途中,手机上就收到了居民区发来的“温馨提示”,上面明确了返沪后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回到小区后如何做好登记、需要哪些材料等,这打消了刘先生一家的原有顾虑。

在把提前准备好的当地健康码、上海随申码和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等相关资料一并提交后,刘先生一家顺利返回家中。“你们想得周到,我一定配合你们,确保小区平安。”刘先生告诉社区工作人员。

据了解,除做好对外地人员返沪后的生活关心外,上海不少社区还邀请心理咨询师等,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向他们提供线上心理疏导和减压服务,为他们回归正常生活、顺利复工带去温暖和力量。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