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战“疫”】贵州夯实“田间+车间”产业 稳就业避免”因疫返贫“

新华财经贵阳4月21日电(记者汪磊)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目前,贵州还有30.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没有脱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贵州在“两个战场”全力作战,通过巩固夯实“田间”“车间”两域产业,牢牢把握住稳就业这一“抗疫战贫”关键。

“田间”春备耕 调整产业优结构

农村产业,尤其是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农业产业依然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要支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是贵州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目前未脱贫人口还有4027户、11870人。

从江县地势起伏、山多地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这个县竭力挖掘耕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林下养鸡、百香果、蔬菜四大产业。

受疫情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人员和物流处于严格的管控下,一些成熟的蔬菜来不及采摘运输。“我们的采摘工作因为疫情有所耽误,如今已全面恢复。”贯洞镇宰门村蔬菜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郑安倩说,目前菜地里有30多位村民正在采摘,接下来将对已采摘的土地进行清理和平整,逐步种上辣椒。

据了解,为尽快恢复生产,从江县适当调整产业,“接下来即将投入生产早椒3000亩。”从江县蔬菜专班班长罗德勇说,疫情防控的同时产业发展必须马上动起来,辣椒种植已经签订保底收购订单,可以放心组织生产。

同样的,地处武陵山深处的深度贫困县沿河县近年来依托生态优势,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注重培育长效、高效产业。在沿河县后坪乡,如今正逐步将玉米、土豆、红薯等传统低效产业调整为小龙虾和茶叶等长效、高效产业。

“这里养殖的龙虾品质很好,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一直是供不应求,批发价大概是26元一斤,去年基地光务工工资就支付了17万元。”后坪乡下坝村380亩小龙虾基地负责人王宗勇说,高效的产业调整上来,当地村民也很积极,他们把土地流转出来,有意愿的还可以在基地务工。王宗勇下一步规划发展稻虾养殖,希望既可以推广当地的特色大米,又可以让小龙虾的品质更吸引食客。

“车间”微扶贫 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贵州针对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等“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期间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而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贵州不少搬迁小区都引进了扶贫“微车间”,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复工复产,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贵州榕江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吴方亮说,园区附近有卧龙小区、阳光小区等4个搬迁安置小区,园区企业用工总量5279人,其中贫困户工人1498人,搬迁户工人568人。园区企业复工复产,事关不少搬迁群众的稳定生活和就业。目前,县里正多举措托底保障,全力打赢“就业保卫战”。

据了解,疫情发生初期,为迅速控制疫情蔓延,各地实施了强有力的措施,道路设“卡”,山乡封闭,人员返岗务工受限,榕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微工厂也受到影响。

不过,现在不少工厂已逐步复工。在铜仁市万山区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微工厂产业园贵州景航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裁剪工何茂喜和妻子陈香正拿着电剪,沿着电脑打出来的示意图裁剪加工衬衫用的布料。

该公司负责人廖景伟说,何茂喜和妻子在广东省中山市务工和生活了21年,今年过完春节,受疫情影响,不能顺利复工。“他们家有3个小孩,压力很大,正好铜仁市委市政府推行‘留雁行动’,他们夫妻俩就留在了我们公司。”

铜仁市就业局局长黄学勇说:“我们通过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等对外出返乡务工人员的就业意愿进行了摸排,也就是‘寻雁’。”

针对仍然想要外出务工的群众,铜仁市主动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务工地对接,动态掌握复工复产和疫情情况,统一安排车辆、高铁有序组织群众外出就业。“到目前为止一共送出去40余万名务工人员。”黄学勇说。

同时,铜仁市开展了“育雁”“助雁”等工作。如针对想留在当地务工的群众,工业、农业、商务和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其主管项目的用工缺口进行摸排,并大力开发市内岗位,开展针对性定岗、定向培训,提升务工人员整体就业技能。通过“留雁行动”,已有3.14万人在铜仁市实现就业。

稳就业促脱贫 “保姆式”服务一路护航

疫情期间,贵州各地还有序地引导劳动者返岗就业。积极推动“健康码”与其他省(区、市)互认,做好返岗复工人员的健康检测、防控防护和交通运输保障。并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等地区的劳务协作,及时收集发布用工信息,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组织专车、专列等形式引导劳动者有序外出就业。

“增加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从江县人社局局长龙国凤说,疫情发生以来,从江县实现有组织劳务输出就业15524人,其中贫困劳动人口5571人;输出省外10523人,省内5001人,通过点对点“保姆式”服务,有序组织跨区域返岗。

从江县战“贫”又战“疫”,安排了12辆专车,有序组织339名村民外出务工。“因为前期的防控工作,我们掌握了村民自春节以来的出行轨迹和身体状况。在包车接送过程中,县里还组织实施对接送的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庆云镇劳务专班工作人员石国伟说。

贵州普安县依托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对返乡务工人员和有意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进行了摸底。普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立社说,普安县目前共有返乡的在外务工人员34234人,其中在贵州省外务工的有32077人,浙江、广东和福建是主要去向。

摸清情况后,普安县协调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城市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社部门,组织10余家企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

近日,《贵州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发布,贵州将大力实施就业扶贫,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

按照要求,贵州将加强就业扶贫车间和基地建设,加大安置点周边产业配套服务力度,在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以工代赈工程建设,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就业。聚焦聚力深度贫困地区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到2020年6月底,确保有劳动力建档立卡家庭至少一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

此外,优先对贫困劳动力托底安置。适当安排部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对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扶贫车间和当地企业、参与东西劳务协作的扶贫企业,依据吸纳贫困劳动力规模,可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规定落实相关奖补政策。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