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精细服务 为农民工就业“铺好路”

新华财经长春4月24日电(记者关子儒)“稳就业”是“六稳”之首,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就业部门将农民工就业作为重点工作,在摸排劳动力情况、对接就业信息、协助农民工返岗和调研用工情况等方面精细化流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为当地农民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助其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点对点 东西合作对接岗位

2月27日,载有106名农民工的包机从延吉朝阳川机场起飞,当日安全到达宁波栎社机场,拉开了节后延边州组织外出务工人员有序返岗的序幕。吉林省延边州与浙江省宁波市利用东西部地区对口帮扶的机遇,自2018年开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尽管2月两省疫情较为严重,但对接工作仍未停止。

安图县万宝镇江北村的施建波就是复工中的一员。尽管身体残疾,施建波凭借较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雇主的青睐。此次对接岗位,宁波当地企业直接要求他回原岗位工作。像施建波这样的农民工在延边州还有很多,目前当地赴宁波就业到岗118人,其中74名为复工人员。

“2018年我们第一次尝试,当时宁波企业来招聘,几十个岗位报名的只有几个人。”延边州就业服务局副局长沈龙介绍,许多农民工没有走出过延边,一些人没坐过飞机和高铁,对于千里之外的浙江“心里没底”。对此,就业部门专门赴宁波了解农民工生活情况,让农民工安心工作。

宁波当地人社部门也鼓励企业开发爱心岗位,多数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每月5000元左右的薪水。考虑到贫困户的劳动能力、身体状况、技能掌握情况,企业提供的岗位多为装配工、保洁员等。经过两年的尝试,就业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春节过后,延边各地就业部门陆续接到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咨询电话。

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延边宁波两地加强了“点对点”合作工作。劳资双方双向选择,一些企业还进行了“网络面试”。延边州安排各地有意向就业的农民工就近体检,增加了体温测量和胸部CT;宁波则对农民工进行了核酸检测。为减少接触,东方航空包机还申请取消了烟台经停,从延吉直飞宁波。

面对面 深入调研了解需求

延边州地域面积广阔,加之山地丘陵多,人员居住又分散,了解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较为困难。对此,延边州通过县一级就业局——乡镇劳动保障所——村级服务站的网络模式,掌握本地农民工就业意愿。目前,全州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摸排,为春耕后劳务输出做准备。

“我们的村会计还是村里就业服务站的站长。”敦化市就业服务局农村就业指导科科长高燕介绍,疫情期间,当地利用就业服务网络,深入了解农民工就业方向,同时还可以将最新的用工信息通过该网络快速传递下去。就业部门根据信息摸排及时调整当地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就业服务从入职前延伸到了入职后。敦化市就业服务局副局长王洪伟介绍,敦化市与宁波市北仑区合作,从城镇和农村选拔了一批年轻人到浙江从事巡警相关工作。敦化市就业部门与输出劳动力建立了微信群进行沟通,随时了解他们在北仑的生活、工作情况,以便于下一步劳动力合作方案的调整。

在线上,延边州利用微信和网站两个平台进行用工信息的发布和对接。安图县就业服务局办公室主任申银华介绍,全县将招工信息在微信群发给各乡镇,各乡镇将收到的信息再传到村里,既省时又高效。同时,延边州利用“延边就业创业”网站,及时发布招工信息和求职信息。

在线下,延边利用原有的就业服务网络将用工信息下沉到村屯。安图县就业服务局局长李俊哲表示,两年来延边与宁波成功的“点对点”合作,让许多农民工了解到去浙江工作的好处,返乡农民工成了当地最好的“就业宣传员”。

门对门 多元手段全面促进

吉林省就业部门专门开发了临时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受疫情影响面临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同时帮助有就业意愿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确有困难的农民工。目前延边州已经落实323个岗位,主要从事疫情防控宣传、人员摸排登记、防疫消杀、秩序维护和应急保障等基层防疫工作。

家住安图县永庆乡富强村的刘国军需要抚养3个孩子,岳母身体残疾需要赡养,家里离不开人,平时也只能在周边打零工。3月6日,当地为刘国军提供了为期6个月临时公益性岗位,负责当地劳动保障所的就业服务,主要负责招聘信息的发布和入户调查等,每月薪水900元。

“农民工多数没有其他专业的劳动技能,整体工资也偏低。”敦化市就业服务局局长郭春悦表示,为了提升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2019年,敦化市开展30期厨师面点、电焊等方面的技能培训,1087人次受益。已有一批学成的月嫂到上海的一些养老机构和社区工作,时薪多在40元以上。

2016年,敦化市被国家发改委评为结合城镇化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通过大德创客园孵化平台为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指导、工商注册、财务管理等服务。创业企业涉及农业种养殖、特种农产品销售等多个行业。据统计,近两年已累计扶持返乡创业人员3200人,创业企业1000多户,带动就业2.4万人。

除了创业,延边州还利用各类资源为本地企业“充能”,帮助企业协调用工,落实国家奖励疫情期间企业用工的各类政策。截至目前,延边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2万人。随着疫情形势的转好,当地还将积极对接省内外企业,帮助农民工走出“家门”进“厂门”。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