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北出南进”保价稳供 整合优化仓储布局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27日电   近期国内养殖行业逐步回暖,生猪补栏积极性增强,玉米现货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市场价格不断高企,期、现货市场价格均创近三年内的高点。其中,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已突破2000元/吨大关,广东港口成交价也已达到2100元/吨的高位。在玉米市场终端需求逐步回暖、基层粮源销售殆尽、局部供应显现缺口的情况下,政策粮投放备受关注。

临储库存结构分布不均,陈粮去库存压力仍存

1.临储库存超过5000万吨,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

据统计,继2019年10月份临储拍卖结束之后,临储玉米整体库存量剩余5600万吨左右,临储玉米去库存已经进入尾声。从玉米使用的年限角度来考虑,今年超过5600万吨的玉米需投放到市场需求终端,临储玉米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

2.临储库存结构分布不均,黑龙江玉米占比过半。

从地域分布来看,黑龙江地区玉米库存量占53.81%,吉林地区玉米库存量占23.27%,辽宁地区玉米库存量占6.10%,内蒙古地区玉米库存量占16.82%。黑龙江地区临储玉米库存占比过半。

无标题.png


“北出南进”,加快去库存进度保供稳价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玉米临储库存大、去库存任务繁重,南方销区需求逐步回暖,粮源供给呈现出缺口预期。鉴于玉米市场南北区域产销不对称的状态,宜考虑对北方产区、南方销区进行区别对待、因地制宜。

1.北方产区:加大转储和包干销售力度,拍卖定向轮换“多措并举”。

结合当前临储玉米的库存情况,今年临储玉米投放的工作面临着数量大,地域远(黑龙江占比过半)等多重困难。结合2019年的拍卖情况,把黑龙江地区超过3000万吨的粮源全部以公开拍卖的形势投放到市场,仅从物流运输角度来考虑要获得高成交率难度依然不小。因此,将超过5600万吨玉米均以临储公开拍卖的形势投放到市场,陈粮去库存的任务很难完成。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采取公开拍卖、定向销售、轮换、委托销售等多种方式结合,多措并举,才能更为顺利的完成临储玉米投放工作。

2.南方销区:倾销库存+进口增储,为养殖复产保驾护航。

今年包括生猪在内的养殖行业一直处于复苏状态,其中禽类养殖同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幅,生猪养殖受高额利润的驱使,补栏积极性高涨。虽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然存在,但规模养殖企业的扩张已经使得整个养殖行业需求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这对于养殖行业密集分布的南方销区来说,包括玉米在内的原料供应是否及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南方玉米的整体构成以国产为主、进口为辅,其中国产玉米主要依赖传统的“北粮南运”模式来完成,国家以及地方性的储备拍卖仅仅在个别的时间节点进行少量的投放来对市场提供少量的补充。针对目前南方销区市场供应紧缺的情况,可考虑将国家及地方性的储备通过拍卖全部投放到市场,使销区的供应量保持在一个相对充足的状态。在粮源供应充足、养殖成本稳定、稳定利润的驱动下,鼓励养殖规模扩大。最终实现肉、蛋、奶等民生基础消费品的供给量充足,物价稳定。

3.利用进口玉米作为国家及地方储备粮源。

完成国家及地方性储备销售工作之后,下一步需考虑未来轮入粮源的选择。粮源选择,可考虑暂时放弃从北方产区轮入粮源的办法,将轮入粮源的标的转向国际市场,用进口玉米来进行拍卖之后的轮入工作。这样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在目前的时间节点上加大美国玉米的进口数量,利用推动中美双方贸易互动。

其次,如果采用传统的国产玉米来轮入补充库存,鉴于当下玉米市场相对较高的价格,加上物流运输等相关费用,成本相对较高,且有可能使国内玉米价格再度被推高,就会使之前的拍卖变得没有意义。而可以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内大量补充进口库存来完成这部分玉米的轮入工作。

第三,继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国内玉米的整体需求跌入谷底之后,今年一季度后国内玉米市场的整体需求量已呈现出明显的回暖态势,考虑到国内玉米产量近年来一直稳定在2.5亿吨左右,种植面积经过了几年的调整之后很难再有上调空间这样一个前提,稳定增长的需求量必将造成国内玉米供应出现缺口预期。提前布局增加进口量来弥补供需缺口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稳定国内粮价的作用,又能对未来国内玉米市场供应提供有力的保障。

把控供给节奏,整合仓储资源

1.把握好时间节点。考虑到新玉米上市以及国际粮价的时间窗口等因素,南方销区需在8月底之前完成政策粮的销售以及进口玉米的轮入工作。东北地区则应在9月底之前完成政策粮的投放工作。结合新年度粮食生产情况,适时启动收储工作,保障农户种粮积极性以及种粮收益。

2.做好仓储评估。借南北地区政策粮大规模出售轮换之际,务必将各地的仓储设备、条件做出一个全面的调查评估。对于仓储条件较差,库容较小、物流运输不通畅以及管理不到位的区域或仓储基地,通过整改、取缔、以及整合的方式来进行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我国的养殖、加工以及粮食储备布局更加合理。

基于当前国内玉米价格相对高位、陈粮库存函待消耗、仓储布局调整在即的背景下,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采取“北出南进”加快国内玉米仓储布局整合优化,盘活国内玉米市场化“一盘棋”,从而实现保供稳价稳民生,真正发挥国家政策粮“压舱石”作用。(作者系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连敏]